06/27 - 遊戲公司雅達利成立:從賣座電玩,走到「史上最爛遊戲」
1972 年 6 月 27 日,遊戲教父諾蘭布希內爾(Nolan Bushnell)和泰德達布尼(Ted Dabney)創辦了遊戲公司「雅達利」(Atari)。不管你是哪個世代的電玩迷,都值得你花個幾分鐘,回顧這間催生出龐大電玩產業的公司所經歷的興起與衰落。
雅達利的誕生
希內爾和達布尼兩人先於 1971 年創辦一間工程公司「Syzygy Engineering」,並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街機遊戲「Computer Space」後,才又重新成立雅達利。而布希內爾不只對電玩有興趣,也是圍棋的愛好者,因此公司名稱「Atari」正是源於日本圍棋的用語,帶有「小心點!我快贏了!」的意思,類似中文中的「吃」和「將軍」。基於他們製作電玩的設計哲學:「簡單易學,但難以馴服」,也讓雅達利的遊戲不只是客廳裡的娛樂,而是一整個世代的共同信念。

1972 年成立之後,雅達利推出的首款遊戲《乓》(Pong)—— 以桌球為主題的街機遊戲,雖然這不是歷史上的第一款遊戲,但卻是第一個賣座的電動遊戲,更帶起電玩產業的繁盛。1977 年,推出家用遊戲主機「雅達利 2600」(Atari 2600),雖然在這之前的家用電玩市場已經有了「奧德賽」(Odyssey)作為先發,但雅達利 2600 卻推出多個首創:首度利用電視作為顯示器、主機連接手持搖桿、將遊戲卡跟主機做分離等。而這些規格也成為往後家用電玩主機的標準,雅達利 2600 也被視為家用遊戲主機的代表。
成功加速殞落
在雅達利 2600 的成功後,又推出了多款經典遊戲,例如《打磚塊》(Super Breakout)、《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等等。雅達利也進而大幅度擴張公司的規模,但使得工程師必須倉促地開發大量品質低落、規則類似的遊戲,在這個時候,玩家的不滿聲浪也越來越高漲。
到了 1982 年,為搭上當時暢銷電影《E.T. 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而砸下重金發行同名遊戲,卻因為 bug 實在太多而招來「史上最爛遊戲」的罵名,後來雅達利只好將所有沒賣出去的《E.T. 外星人》遊戲卡帶全埋到墨西哥一處沙漠,並宣布這次損失超過當時 3 億美元。這起事件不但成為「1983 年美國遊戲業蕭條事件」其中一個導火線,也被視為壓垮雅達利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雅達利的成立開始,市場規模和名氣便一飛沖天,甚至一度成為電玩的代名詞。然而,在經歷了虧損、轉賣、部門分裂(分成遊戲和主機兩家公司)和經營權爭奪等危機之後也黯然淡出市場。又經過多次的併購和轉賣後,經營狀況仍載浮載沉,最後於 2013 年申請破產。

回首當初打造那片江山的布希內爾更是讓人唏噓,這位現代電玩之父本身正是一位不折不扣電玩迷,他曾經說「我清楚記得小時候和鄰居朋友不停玩著大富翁、妙探詢兇和象棋的那些時候,我甚至曾在大學裡拿到象棋比賽第二名。我一直都會是個遊戲玩家」。
若要慶祝雅達利的誕生、緬懷它的殞落,最好的方法就是關掉網頁,開始打電動吧!
參考資料:
- Wikipedia-Atari
- The History of Atari: 1971-1977
- The man who made ‘the worst video game in history’
- 揭秘电子游戏诞生史一 雅达利帝国的兴衰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