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泛知識節紀實: 觀落陰與陰陽眼──AR與VR科技的人類學詮釋

  • 文/林詩茹 │ 政大廣電系,從小是電視兒童,高中的時候則是憤青,現在是無所事事大三宅女,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成為編劇,透過文字和故事傳遞溫度和能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你有想過嗎?由法師協助到地府探親的「觀落陰」,其實就是古早版的 VR,我們身邊有「陰陽眼」的朋友其實也早就有了類似 AR 的體驗。

過去,這兩件事只能是少數人的專利,也無法為社會所共享,卻也成為我們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現在,AR 與 VR 的技術進步,讓一般人得以理解以前「門檻極高」的體驗,那麼反過來,過去的「觀落陰」或是「陰陽眼」相關研究,又能帶領我們如何去解讀今日的科技呢?

2016 泛 ‧ 知識節便邀請到中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的專案助理教授 ──跨界的物質文化研究人類學家宋世祥,目前一邊在大學裡推動跨領域創新創業,一邊在網路上推動人類學的大眾化,從人類學觀點詮釋日常生活現象,並從中找到生活與工作創新的可能性,希望運用所學讓大家面對未來科技有更多認識。這次,他與大家分享在此議題上的看法,以及究竟,觀落陰能怎麼跟 VR 扯上關係。

VR、AR 和觀落陰

在開始前,我們先來複習 VR 和 AR 的定義。

  • 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利用電腦技術模擬出一個立體、高擬真的 3D 空間,當使用者穿戴特殊顯示裝置(VR 眼鏡)進入後,會產生處在現實中的錯覺,操作者可以藉由控制器或鍵盤在這個虛擬的環境下穿梭或互動。
  • 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一種將虛擬資訊「擴增」到現實空間中的技術, 它不是要取代現實空間,而是在現實空間中添加虛擬物件,藉由攝影機的辨識技術與電腦程式的結合,當設定好的畫面出現在鏡頭裡面,就會出現對應的虛擬物件。

再來,是大部分人應該都聽過,但可能不那麼熟悉進行流程的觀落陰。

  • 觀落陰背後的人觀:代表著一個社會怎麼去看一個「人」。而在宗教裡「靈魂」很重要,漢人社會裡相信人類擁有「三魂七魄」。
  • 觀落陰的儀式:進行者戴上紅色頭巾、放上符咒,當事人赤腳接觸地面,透過誦經引導,讓三魂七魄中的一個「魂」離開身體、和另一個世界做連結。

人們期待以物質文明理解抽象

「今年(2016)是視覺突破、視覺爆炸的一年。」李安導演的《比利 ‧ 林恩的中場戰事》、各家電子大廠公布 VR 虛擬實境穿戴式設備,以及 AR 遊戲 Pokémon Go 暑假於台灣開放所造成的轟動等,全都是透過將虛擬與生活結合,讓民眾更熟悉這些技術。

這麼一說,觀落陰似乎就沒那麼難連結了,同樣是「沉浸式體驗」嘛!

「雖然兩者一樣都坐在椅子上、也帶著面罩或遮閉眼睛的東西,但是觀落陰的人一旦進入『另一個世界』,身旁的人都無法理解他在體驗什麼,因為我們無法與這些人的視覺同步。」宋世祥解釋,很多參與觀落陰的人也可能因為「沒有完全進去」另外一個世界,無法完全描述狀況,但 VR 頭套能讓所有人進入同一個系統,接收到同樣的訊息。

「人們所相信的諸如神、鬼、權力,甚至社會地位,其實都是因為『看不見』,所發展出來的文化,因為是抽象的概念、肉眼未見,人會對其產生恐懼及猜測,也因此發展出特殊的文化觀。」他說,觀落陰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連結了生者與亡者,但視覺經驗不能被複製,我們常說「眼見為憑」,這樣的「存在」難免使得大家產生疑慮。

因此,人們嘗試透過某種器物的實際象徵,去了解它是什麼、該如何與之合作或運作。「例如透過文化累積在文字書寫或實驗上,讓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得以用另一種樣貌被看見,人類期待透過物質文明去理解這些抽象事物。」

乍看之下和觀落陰還挺像的 VR 體驗(圖片來源:BBC

接著,宋世祥舉了幾個運用新科技打造的「思想實驗」。

  • 仿人意識(人工智慧):如何應用到遊戲上使得遊戲角色更加生動、更有真實感
  • Pokémon(寶可夢、神奇寶貝):從電動到卡通、演變至現在成為全球刮起 Pokémon Go 炫風,作者希望透過遊戲與 AR 的結合,讓當代只會坐在家裡滑手機的小孩也能走出去認識世界。
  • 虛實整合的地理:如果把道館設在民雄鬼屋,是否會有玩家為了抓到稀有寶貝而不管傳說,使聖地或所謂禁地重新被定義?

以上幾點思想實驗,都是非常有趣的問題,引起現場聽者非常多討論及回饋。

新的視覺經驗將成為新定義

如今視覺經驗正在變化,新技術發展、使用工具也跟著改變,越來越多人使用智慧型手機、越來越少人發喜帖,這些科技逐漸取代過去我們仰賴的視覺文明,新的物質文化讓人類的社會互動也產生新基礎,也讓大家對世界有新的定義。

宋世祥笑著說,「或許有一天,我們不必大費周章去觀落陰,也能用虛擬實境的技術,讓每個人都能看見過世的親人、體驗另一個世界。」

關於作者


泛知識節

從「科學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交給科學家」,到「科學家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懂科學」,再到「知識太重要了,所以不能讓它關在牆裡」,「泛知識節」為泛科知識召集之年度大型活動,承繼 PanSci 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邀請「科學」「科技」「娛樂」「旅行」四個領域的專家與耕耘者,一同談說、分享、攻錯。 這是一個大型的舞台,我們在此治茶拂席,虛位以待,請你上座。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