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08/19 - 總是公開透明的 Google,就連首次公開募股(IPO)也很 Google Style

如今里約奧運正鏖戰的如火如荼,眾家運動選手用他們高超的技藝競爭,觀眾則興奮見證著傳奇的誕生。不過,把時間拉回到 12 年前的 2004 年 8 月 19 日,儘管正逢雅典奧運期間,當時人們注目的焦點卻不單單只在地中海 -- 全球的資本家、科技迷們正緊盯著美國華爾街,這裡有場另類的重量級大戲準備上演:科技業新巨頭 Google 的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

1998 年成立的 Google,靠著版面簡約、但功能強大的搜尋引擎起家,隨著逐漸高漲的用戶數量,1999 年 Google 開始在頁面上販賣搜尋關鍵字的相關廣告,獲利也隨之迅速攀升。到了 2004 年初,Google 的發展準備邁入全新里程碑:一半為了符合美國證券法的規定、一半也為了讓員工都能獲得公司的股票,Google 宣布即將啟動他們的 IPO 計畫。不過,這個決定卻也引來了一陣懷疑的聲浪。

所謂的 IPO,指的是當一間公司營運達到一定的規模,便會以在華爾街等股票市場上市、公開向大眾販售公司股份的方式來募集資金。但在上市的同時,卻時常代表著公司要開始在意起股東們的意見,營運手法將會漸趨僵化、失去活力,因此一向強調自己自由、創意的 Google ,才被懷疑其公司精神會隨著上市與往後的實際走向漸行漸遠。

2004 年,Google 正式在華爾街掛牌上市。 圖片來源:Youtube 截圖
2004 年,Google 正式在華爾街掛牌上市。 圖片來源:Youtube 截圖

沒想到,Google 還真的連 IPO 的方式都「很 Google」。有別於傳統的 IPO 形式,Google 選擇採用了更為公平且透明化的「荷蘭式競標」系統拍賣 -- 利用網路系統,讓大眾在特定的價格區間內下標,並逐步向下遞減來找出一個最終的售出價。以 Google 最終定出的 85~95 美元價格區間為例,假設 Google 希望能夠賣出總計 100 股的股份,小明下標「1 股 95 美元、購買 50 股 」,小華下標「1 股 90 美元、購買 50 股」,東東下標「1 股 85 美元、購買 50 股」,則最終的拍賣結果將會是小明、小華各買到了 50 股, 每股 90 美元(數量通通賣光時,所達到的最低價格,所有人最終都會是以一樣的價格購買),東東則會因為出價過低(低於股數已經賣完的價格)而兩手空空回家。

相較於一般透過一間「承銷銀行」首先吃下所有的 IPO 股票,並自由決定販賣對象與價格的模式,Google 的作法不但讓股票價格的產生更透明,也讓幾乎所有人(當然不真的是所有人,畢竟還是有訂出個競標價格區間)有更為公平的機會能夠買到股票。

最終,Google 的 IPO 在眾人的期待與疑竇之中圓滿結束了,總計發行超過 1900 萬股,並以每股 85 美元的價格募得了超過 19 億美元的資金。在 IPO 以後,Google 的市值迅速暴漲到了 230 億美元,許多公司的職員也都瞬間成了百萬富翁。甚至連作為競爭對手的 Yahoo!,也因為持有 Google 840 萬股的股分,因此連帶獲得了大筆利益。Google 在上市後,仍然不斷在各個領域中創新、突破,如今已經成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網路公司。

 

參考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Youtube 截圖

關於作者


Seliao

PanX 實習編輯。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