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04/01 - 這不是愚人節!容量「高達」 1G 的 Gmail 正式上線

2004 年 4 月 1 日,Google 在這個很適合開玩笑的日子,啟動了一個很像愚人節才有的服務:容量 1G 的免費電子信箱:Gmail。為什麼說 Gmail 很像是騙人的東西?因為當時最多人使用的 Microsoft、Yahoo 免費信箱,容量分別只有 2MB 和 4MB。換成今天的角度,就像是中華電信突然宣布,免費提供使用者 100G 空間的雲端硬碟一樣(這絕對是愚人節的玩笑)。

最早期的 Gmail 介面非常陽春,下方清楚顯示著 1G 的容量,右邊則有 Google 廣告欄位。圖片來源:geekshizzle.com
最早期的 Gmail 介面非常陽春,下方清楚顯示著 1G 的容量,右邊則有 Google 廣告欄位。圖片來源:geekshizzle.com

最早期的 Gmail 是一種非常「貴」的免費信箱,因為必須要有邀請函才能註冊,最初只有一千名 Google 員工擁有邀請函,可以寄送給親友。4 月 25 日開始,邀請函的範圍擴大至 Blogger (Google 自家的部落格平台)使用者,並且不定期發出邀請權。這讓 Gmail邀請函成為一種商品,在拍賣網站上開始有人標售邀請函,畢竟當時許多付費電子信箱的容量,都不到 1GB。

2005 年,Google 開始大量拋出邀請權,每個人可以邀請 50 – 100 位使用者,讓 Gmail 使用者快速成長。2007 年,Google 才正式向全球開放註冊,根據最新的統計,讓更多使用者愛上它,因為那天是 2 月 14 日,此後 Gmail 用戶不斷成長,到今年活躍用戶已經達到 10 億人。

Gmail 的容量逼得各家 Email 服務商趕緊跟上,紛紛提高容量,但是 Google 實在太狂,隔年就宣布容量翻倍,而且還說「會持續增加儲存空間」,筆者還記得約莫在 2009 – 2011 年這段期間,每隔一陣子打開 Gmail,就會看到空間又變多一點,給人一種莫名的快感。目前 Gmail 的使用者可以獲得 15G 的容量,微軟則追加到 25G,可惜當容量大到一個程度後,使用者就不是這麼在意大小了。

Gmail 另一個擄獲人心的法寶,在於簡潔流暢的介面,運用 AJAX(非同步 JavaScipt 與 XML)技術,讓頁面反應速度比一般的網頁版 Email 快多了。許多人開始拋棄 Email 應用程式(對,那個 O開頭的,就是在說你),改用網頁瀏覽器收發 Gmail,改變了使用者的習慣。

Gmail 的另一個樂趣是可以體驗 Gmail 研究室推出的新功能,例如:寄出後可以反悔、新增附件提醒、YouTube 預覽等,經過試用後,使用者反應良好的功能就會成為正式功能,反之則被除名。

從 Gmail 延伸出去的 Google 服務幾乎沒有極限,甚至連原本的搜尋功能,也可以根據 Gmail 使用者資料來優化搜尋結果。Google 以搜尋起家,但是能夠抓住使用者的 Gmail 才是整個 Google 帝國的核心。

科技史上的巧合很多,但是沒有比愚人節更有趣的了,除了這個像是在開玩笑的郵件服務外,還有家企業選在這天開業,它的名字叫 Apple。

1976 年 4 月 1 日,Steve Jobs、Steve Wozniak、Ronald Wayne,三人各自變賣自己的寶貝,湊了 1,000 美元,在賈伯斯養父家的車庫裡創立了蘋果公司,到今年正好是 40 週年。這四十年來的故事,相信已經不用多說,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家老字號企業直到今天,仍然被當作是「創新精神」的標竿之一,儘管賈伯斯和海盜旗(註)已經不在了。

 

參考資料:

註:1983 年,賈伯斯為了激勵 Macintosh 開發團隊的員工,發表了三個原則,其中之一是:「寧可當海盜,也不加入海軍。」團隊設計師則繪製了一幅有蘋果 logo 骷髏頭的黑色大旗,掛在團隊辦公室,象徵他們的精神。不久後,這面標誌著 Apple 「不與人同」精神的海盜旗,就飄揚在蘋果公司總部的草坪上,維持了一年多。
封面圖片來源:Synergyse.com

關於作者


Kobe Chen

金屬搖滾樂中毒,科技狂熱份子,愛貓人士,愛妻男人,這些都是我。相信台灣不只是鬼島,相信每個人都希望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