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08/08 - IBM「象棋計畫」的誕生背景:藍色巨人的華麗轉身

自 1950 年代以來,大型電腦(mainframe computer)主要是企業組織才負擔得起,而 IBM 一直主導著這塊市場;但在 1970 年代受到美國司法部反托拉斯法的影響,以及個人電腦像 Apple ll 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IBM 的市佔率在短短十年間從 60% 直落 32 %,同時在小型電腦的發展過程也落後於惠普(HP)及王安電腦(Wang)等對手公司。

為了進軍個人電腦市場,當時由 IBM 董事長歐寶(John Opel)創辦的獨立業務部門(IBU)找來 IBM 工程師羅威(Bill Lowe)擔任領導,籌組一個名為「The Dirty Dozen」的團隊,目標要在 30 天內設計出迷你電腦的產品原型。

比爾・羅威(Bill Lowe )。圖片來源:Marcin Wichary @flickr , CC 2.0
比爾・羅威(Bill Lowe)。圖片來源:Marcin Wichary @flickr , CC 2.0

藍色巨人決心進軍個人電腦

1980 年 8 月 8 日這一天,羅威在 IBM 內部首次進行迷你電腦說明會。即使羅威只端出粗略的原型,但這項提案最終獲得公司大部分人的支持,隨後在十月轉型為「象棋計畫」(Project Chess)。這項計畫將打破 IBM 生產電腦的準則,不再由 IBM 全權包辦電腦軟硬體的開發工作,改採用現成的、不同製造商的零組件和作業系統來開創 PC 事業。

在 1960 年代早期,IBM 一台造價 900 萬美元的大型電腦,光是體積就佔據了四分之一個辦公室,還需要 60 個人員來操作,一直至 1980 年,即使是 IBM 最便宜的電腦 - IBM 5120 價錢還高達 13,500 美元,仍是一般人無法負荷的價錢,且僅能透過 IBM 的銷售部門購得,無法在 3C 賣場等零售商通路看到。

個人電腦講究快速及大眾化製造,和大型電腦一開發就要花上四至五年的時間大相逕庭,業界對於 IBM 是否該加入個人電腦的戰場看法兩極,有的人認為 IBM 已錯過進場時間,也有的人認為以 IBM 可觀的財富及技術,將為個人電腦市場帶來一陣腥風血雨。

IBM 的 System 360 大型電腦。圖片來源:Naotake Murayama @flickr , CC 2.0
IBM 的 System 360 大型電腦。圖片來源:Naotake Murayama @flickr , CC 2.0

其實早在 1972 至 1973 年間,弗里德博士(Dr. Paul Friedl)在 IBM 洛斯加托斯實驗中心(IBM Los Gatos Scientific Center)帶領的團隊,已製造出擁有 IBM PALM(Put All Logic in Microcode)處理器、小型陰極射線管及全功能鍵盤的可攜式電腦原型 - SCAMP(Special Computer APL Machine Portable),由於可執行原本只有大型電腦能用的 APL 語言,因此也被《個人電腦雜誌》(PC Magzine)譽為「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

但看似在個人電腦捷足先登的 IBM ,卻被狹隘的市場導向給絆住。以 SCAMP 為原型開發的 IBM 5100,仍以科學研究為主要使用目的,並沒有考慮到商務人士,且仍須 20,000 美元才能購得,過高的價格並不受市場青睞。

突破窠臼以加快開發的腳步

為了一改 IBM 在電腦生產上的文化,羅威打算與雅達利(Atari)合作,不但以 Atari 800 為模型設計 PC,也打破 IBM 垂直整合的生產準則,與許多 Intel 及 Microsoft 等大廠進行水平分工以降低成本。

而雖然 IBM 矢口否認,但開發團隊中許多人擁有 Apple ll ,這讓 IBM 的第一台個人電腦 - IBM 5150 的設計帶有 Apple 的影子,而公司在定價及銷售策略上也效法了 Apple 許多成功的例子。

IBM 5150。圖片來源:Ruben de Rijcke , CC 3.0
IBM 5150。圖片來源:Ruben de Rijcke , CC 3.0

IBM 5150 在「象棋計畫」啟動隔一年的 8 月 12 日進行產品發表,擁有 16K RAM、彩色圖像調適器(CGA),搭載由未成氣候的微軟開發的 DOS 1.0 作業系統,且僅需要 1,565 美元(相當於 2015 年的 4,073 美元)。

因 PC 將進駐零售商店,為 IBM 70 年來只提供 IBM 相關產品的維修服務畫下句點,也因開放式架構及第三方廠商加入的關係,帶動起 IBM PC 的產業鏈,研發出企業用(IBM PC XT)、家庭用(IBM PCjr)等不同目的的電腦,也漸漸形塑出市場上 CPU 找 Intel、作業系統找微軟的氛圍,奠定了 PC 硬體架構的開放性。

 

參考資料:

關於作者


Liang

PanX 實習編輯,期望能將「寫」與「做」集於一身。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