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傳奇還是騙局?以無痛血檢聞名的生技玉女 Theranos 如何大起又大落

2016 年 05 月 05 日

2015 年 10 月是血液檢測新創公司 Theranos 的命運分歧點。

在那之前,它以無痛、平價又快速的指尖小量驗血技術,顛覆傳統大眾對血液檢測的想像,贏得歡呼與掌聲,公司市值飆高到 90 億美元,創辦人如明星般在各大媒體和場合曝光。但在那之後,創辦人就停止無盡的媒體曝光和巡迴演講,連個人 Twitter 都靜悄悄地停在 2015 年 12 月。

今年 4 月中 Theranos 又回到媒體鎂光燈下,卻是因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聯邦檢察官展開調查,想了解該血液檢測公司是否有誤導投資人與監管機構的嫌疑。Theranos 已經發信告知外部合作夥伴此次調查事件,及法院將要求他們提供有關文件。

調查不代表 Theranos 真正從事不法行為,但反映著外界長期以來對創辦人伊莉莎白.荷姆斯(Elizabeth Holmes)公司營運的方式感到擔憂。

5 月中《華爾街日報》又爆出,知情人士表示該公司將專利驗血儀器愛迪生(Edison)過去兩年做出的數據作廢,並發出上萬份更正報告給病患與醫生,但已有許多的醫療處方根據原始報告進行,有醫生就表示他發現原始報告中的異常數據而把患者送入急診室檢查,但更正版報告中的數據卻是正常的。

Theranos 發言人對此表示:「高品質與病患的安全是我們的第一要務,所以公司正採取全方位的改善措施,盡力解決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觀察到的問題。目前事情都在調查中,無法提供更多資訊。」

6 月,《富比士》把創辦人荷姆斯的身價估從 45 億美金調整為零元。

7 月初,美國 CMS 正式下重罰,除了課以罰金外,還對荷姆斯下達兩年內不許在美國經營實驗室的禁令,並撤回 Theranos 加州紐華克市實驗室的臨床實驗室改進修正條款許可。

圖片來源:©torange.biz
圖片來源:©torange.biz

Theranos 是什麼公司?創辦人是誰?

現年 32 歲的 Holmes 在 19 歲時從史丹佛大學化學工程系退學,把她從 SARS 實驗中獲得的啟發用來創辦 Theranos,公司名字由「therapy」(療法)和「diagnosis」(診斷)結合而成。

一般的血液檢測,人們需要忍受打針抽血的疼痛,為了一次化驗抽取幾毫升到幾十毫升的血液,外加昂貴的費用,再為結果等待幾十個小時,而 Holmes 認為血液檢測如果更簡單、快速與便宜,就能提升大眾檢測的意願,進而讓慢性病患者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2004 年成立的 Theranos 提供血型、膽固醇、含鐵量、糖尿病、懷孕等兩百多種血液檢測服務, 價格幾乎是傳統檢測的十分之一,由專門的技術人員以專利抽血技術,從手指指尖快速採集幾滴血(約 0.1 – 0.5 毫升),4 小時後就有結果。該公司宣稱其分析設備愛迪生不但精準度高,比一般實驗室來的小,流程也全靠機器自動化處理,能減少人為疏失。

這項劃時代的醫療技術,讓 Theranos 從甲骨文創辦人 Larry Ellison 等創投人手中獲得近 4 億美元的資金。也讓常穿著黑色西裝和圓領毛衣,被比擬為下一個賈伯斯的 Holmes 擁有 45 億的身價。

三年前 Walgreens 老牌連鎖藥局也找上門來成為 Theranos 合作夥伴,但這一切風光都在幾年後逐漸變調。

圖片來源:Fortune Conferences@flickr, CC BY-NC-ND 2.0,
圖片來源:Fortune Conferences@flickr, CC BY-NC-ND 2.0,

是商業機密?還是不能告人的祕密?

Theranos 的技術在公司內部或學界都有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真有這麼厲害的話,Theranos 為何總以商業機密為由,不公布自家產品和其他產品的比較性數據,對於技術面也避而不談。而《華爾街日報》調查記者 John Carreyrou在 2015 年 10 月發布的報導讓 Theranos 徹底蒙上陰影。

與荷姆斯共同研發十多項專利的英國學者 Ian Gibbons 過世後,妻子向媒體表示丈夫生前曾告訴她其實研究進展十分緩慢,有些技術根本不管用。

該公司前員工爆料,直到 2014 年,Theranos 提供的血液檢測項目中,190 項還是以傳統方式進行,只有 15 項是通過自家開發的專利愛迪生儀器測試,且準確度還存在問題。

突破性的技術經不起外界考驗?

還有前員工透露,首席營運長包瓦尼(Sunny Balwani)命令他們不要以自家的愛迪生檢測外部驗證機構提供的樣品,改用傳統方式檢測再把數據往上呈報,此舉違反美國聯邦的法規。

報導表示有消息來源稱,2013 年末至 2014 年末,Theranos 收到十多名醫護人員的投訴,指其為病患檢測的數據和醫療機構的結果差距非常大。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對 Theranos 進行突襲調查,發現該公司存放血液的容器屬於醫療器材但還沒經過批准,且必須針對多種向 FDA 申請的檢測項目再次提交數據。

對於華爾街日報的指控,Theranos 發表聲明,稱該報導建立在無根據的輿論指責上。

圖片來源:Theranos
Theranos 的超小型試管。圖片來源:Theranos

過度吹捧的新創泡沫?其實矽谷老將已看出端倪

Theranos 似乎又是一矽谷經典案例:新創團隊靠著未經檢驗的新奇點子,被投資客捧上天,成為市值上億的公司。

但紐約時報認為,資深矽谷創投對與性命有關的醫療新創技術非常謹慎,也早看出 Theranos 背後的問題,只能說 Walgreens 等公司在新創投資界涉世未深。

矽谷圈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由 15 到 20 家科技領域創投公司,及相似數量的頂尖生命科學領域創投組成的生態圈。二是大量尋找關係好的投資客的新創團隊,以及永遠在挖寶的投資客。兩者看起來相似,但知識和連結網絡上差很多,矽谷圈前 10% 創投公司的報酬率,比後 90% 成果加總還要高出好幾倍。

圖片來源:TechCrunch@Flickr, by CC 2.0
圖片來源:TechCrunch@Flickr, by CC 2.0

生科界創投不看好,媒體卻積極吹捧

Theranos 曾向許多生技創投公司募資,部分創投也對創辦人類似 Bill Gates 和 Mark Zuckerberg 的背景印象深刻(從大學中輟,然後創立公司。)不過在醫療領域,幾乎每個人都得花上好幾年扎實的學習才能爬上現在的位子,以 MPM 和 GV 等生技創投團隊來說,總監或投資夥伴不是有博士學位就是醫學博士學位(甚至雙學位)。

GV 以「太多空話」為理由兩度拒絕 Theranos,有些創投也不滿意 Theranos 想以「虛無飄渺的酷勁」取代能夠驗證其血檢技術的詳細細節。此外, Theranos 也不肯參與同行審查(peer-reviewed),接受其他產業專家的科學檢驗,而能夠幫助公司執行政府相關法規的董事會成員中,竟然幾乎沒有醫療或健康照護領域的專家。

Theranos 的第一筆 100 萬美元從一位非典型的創投人(也是 Holmes 童年時的鄰居) Tim Draper 獲得。而就在矽谷圈反應冷淡的同時,Holmes 在 2014 年登上財星雜誌封面,稱其為「矽谷市場的下一個傳奇」,用她大學教授 Robertson 的話來說:

我了解到那是一雙比爾蓋茲或馬克祖克柏也會有的眼睛。

接下來彭博社富比士Fast CompanyCNBCCNN經濟學人The New YorkerTimeWIRED 數位時代等都先後加入報導行列,Holmes 還登上 TEDMED 做演講。

媒體無不強調 Holmes 輟學創業有可能是下一位賈伯斯,Theranos 的技術突破多神奇,個人化血檢對醫療的意義,但就是沒人能讓她談技術細節,因為要「防止對手竊取機密。」

 

光環不再,公司力拼改變

在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刊出後,Holmes 就停止各種媒體曝光和巡迴演講的行程,也不繼續在個人社群媒體發言。

4 月中被政府調查的消息曝光前,Holmes 登上 NBC 電視台節目《Today》談論這陣子的爭議與公司的未來,表示自己因驗血議題被「蹂躪」,現在持續為了拯救公司而奔走。Theranos 已經與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合作,也努力邀請醫療專家加入董事會,並為位在洛杉磯的辦事處雇用新總監,力圖改變。

不論 Theranos 的技術最終可否獲得證實,其故事給其他醫療科技新創團隊一個警示,那就是當產品與大眾生命健康有關時,別用未經證實的產品功效來炒作。

 

參考資料

首圖來源:Glenn Fawcett@wikipedia

關於作者


Valerie

PanX 編輯,興趣多多,書籍雜食者。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