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PanBooks/創造是不凡的,而創造者皆是凡人

2016 年 04 月 28 日

在蓋爾頓(Francis Galton)和優生學出現之前,人人都有天賦

第一個關於「天才」(genius)的定義來自古羅馬,字義是「精神」或「靈魂」。這是創造天賦的真義,創造之於人類,就像飛行之於小鳥,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的精神。我們之所以為人,或作為一獨立個體,便是為後代子孫在藝術、科學、技術各方面,留下更新穎、更進步的遺產,如同我們之前兩千個世代的先人一樣。

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在共一個同體之中,彼此相連又錯綜複雜。一種恆常、無形的存在:愛與想像力,才是人性真實的底蘊。對於自認為知識份子的人而言,這不是什麼時髦的想法。知識界有個愛抱怨的錯誤傳統,習慣把好事看成壞事,把輕蔑當成清高,把人類說得很卑鄙可恥:「都是饑荒」、「都是戰爭」、「都是希特勒」、「都是氣候變遷」。在湯裡找蒼蠅,遠比進廚房工作容易得多。事實上,我們彼此息息相關,而且個個富創造力。沒有人能獨自完成一件事,即使是最偉大的發明家,腳底下也踩著成千上萬前人的努力成果。

創造是做出貢獻。我們無法事先衡量我們能貢獻多少。我們必須為創造而創造,相信我們所作所為,或許會有意料不到的影響。同時了解最偉大的貢獻,通常會帶來最難以想像的改變。

我們的創造帶來最大的影響, 是我們自己

人類人口在 1970 年到 2010 年整整增加一倍。1970 年的人均壽命是五十二歲,到了 2010 年,延長到七十歲。兩倍的人口數,比過往多出三分之一長的壽命,每個人消耗的自然資源正不斷增加。1970 年, 平均每人每年攝取的食物是八十萬卡路里,2010 年已經超過百萬。每人每年用掉的水從 1970 年的十六萬加侖,到 2010 年將近三十三萬加侖,增加了不止一倍。雖然網路和電腦崛起,報紙、書籍等印刷品日益式微,我們的用紙量仍然從 1970 年每人每年五十五磅, 成長到 2010 年的一百二十磅。比起 1970 年,我們有更多節能的技術,但同時,有更多技術,以及更多人用電,因此,我們在 1970 年的每小時用電量是一千兩百千瓦,2010 年則是每小時兩千九百千瓦。

對現在的人來說, 這些是好的改變, 表示有更多人活得更長、更健康、不愁吃穿,而且有更大的機會可以避免或克服疾病和傷害,我們的下一代應該也是如此。然而,持續的消耗,很快將成為我們整體族群的危機。這並不僅僅是人口增加和資源消耗多少如此單純,這些數字的成長率也在增加。我們消耗速度很快,而且持續在加速中,自然資源無法跟上我們的需求,如果沒有任何改變,人類總有一天會讓地球超出負荷,只是不知道何時會發生。

這些並不是新的憂慮。1798 年, 英國有一本名為《論人口原則》(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的書出版,使用筆名發表的作者已經警告過可能的災難:

人口的威力一直大於地球產出生存資源的能力,若不加以節制,人口將以等比級數增加,而資源則是呈算數級數增加。只要對數字略有概念,便能了解第一種力量相對於第二種之龐大。由於大自然生產人類所需的糧食,這兩股力量必須平衡。這意味著,因為資源短缺,必須經常對人口成長予以節制。糧食取得困難,勢必會在某處發生,一大部分人口將深受其苦。

說白了就是:我們製造的人口遠超過糧食供給,所以大多數人很快就要挨餓。

作者是馬爾撒斯(Thomas Malthus), 一名來自倫敦南方三十英里華頓村的教區牧師。馬爾撒斯的父親受到法國哲學家梭羅的啟蒙,認為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將使人類更臻完善,但年輕的馬爾撒斯不贊同,他的論文指出的慘澹景象,是對父親觀點的駁斥。

馬爾撒斯的論文被廣泛閱讀,在他過世後影響力仍舊持續著。達爾文和凱因斯很喜歡提起他,恩格斯與馬克思則攻擊他的學說,狄更斯在《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一書裡調侃他,主角史古奇告訴兩名紳士,他為什麼不捐錢給窮人,「如果他們寧願去死,最好就去死吧,剛好減少一些過剩的人口。」

馬爾撒斯如此描述:

人口的威力遠勝地球產出資源的能力,於是人類某種形式的夭折必然會發生。人類的惡性是減少人口積極而有效的手段,可能以毀滅性的戰爭、疾病、大規模傳染病、瘟疫或鼠疫出現,讓人類成排成列、成千上萬地滅亡。如果未能成功, 大規模、無法避免的饑荒勢必隨後而至,讓人口與地球資源達到平衡。

然而,我們至今仍然安在。

馬爾撒斯對人口成長的憂慮是對的,事實上,他仍然過度低估,但他對於後果的預測卻錯了。

18 世紀行將結束, 也是馬爾撒斯寫這篇論文的時候,世界上約有十億人,三個世紀之間,這個數字增加了一倍。對他而言,這樣的成長率已經十分驚人,不料,到了20 世紀,全世界人口又往上翻了兩番,1925 年到達二十億人,1975 年四十億。根據馬爾撒斯的理論, 早該發生大饑荒。其實,當人口增長同時,饑荒是下降的。20 世紀有七千萬人死於食物短缺,但絕大多數發生於20 世紀初期,1950 年到2000 年之間。除了非洲之外,饑荒幾乎從世界上銷聲匿跡。自1970 年代以來,僅兩個國家仍有饑饉:蘇丹與衣索比亞。越來越少人死於饑餓,即使地球人口越來越多。

根據馬爾撒斯的說法,避免饑荒的唯一方式,必須藉由「人的惡性」來消除足夠的人口。在20 世紀上半葉,這說法看起來並沒錯,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締造了自黑死病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數十年。1940 年代,平均每年四百人中有一人死於戰爭。二戰之後, 戰爭死亡人數銳減。從1400到1900 年,平均每年一萬人中有一人死於戰爭,17 世紀的宗教戰爭與19 世紀拿破崙發動的戰爭是兩個高峰。1950 年之後,這個數字趨近於零。與馬爾撒斯的預測相反的還有,在人口成長飛升時,嬰幼兒夭折數目反而直線下降。

關鍵在於創造,或更精確地說:創造者

當人口成長,我們的創造力成長更快。越多人創造,彼此連結就越多。越多人創造,工具鏈上的工具就越多。越多人創造,我們便擁有更多時間、空間、健康、教育和資訊,供應創造所需。人口即生產力,這也是為什麼過去數十年,創新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個人並沒有變得更有創意,只是量變造成質變。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創新。能源耗損在算術上是個危機,但創造消弭了這場災難,我們用改變擊敗改變。

創造之鏈是一條環環相扣的長鎖鏈,每一個鏈結──每一個人的創造──都不可或缺。所有關於創造者的故事都指向一個事實:創造是不凡的,而創造者皆是凡人。我們所有的善,可以矯正所有的惡。今日的發展並非無可避免的結果,而是個人選擇而來。需要並不是發明之母,你才是。

如何讓馬飛起來:物聯網之父創新與思考的 9 種態度

封面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Images

關於作者


泛科選書(PanBooks)

PanX 泛科技新聞網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若希望有任何書籍合作歡迎向我們聯絡:contact [at] panx.asia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