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PanBooks/開始是困難的,但持續更難

2016 年 04 月 27 日

當我們坐下,想要開始寫小說、科學報告、美術作品、專利、詩句或營運計畫,往往覺得難以下筆--那也要我們能提起勇氣坐下來再說。

了解這是創作過程自然且正常的一部分,會讓我們稍感心安,卻不會對創作有任何幫助。我們環顧四周,尋找靈感,這樣做是對的,奧妙總是藏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當我們嫉妒他人完美的作品,並沒有看到,或看不到,那些被丟棄、失敗,以及不夠格的作品。即便我們回顧自己的經驗,也往往忘了這點。看著完美的成品,我們不應該把它放上神壇,應該放在一大疊寫壞的草稿上。已經揉成一團或撕成碎片的草稿,有些寫得真的很糟,活該被扔到垃圾桶,但這些垃圾並不是失敗,它們是締造完美的基礎。

最強大的創造力不是來自人類,而是人類的創造者。我們可以向造物主學習,要稱之為上帝或演化都行,造物主是無可否認的冷血編輯。祂摧毀幾乎所有自己創造的事物,手段包括死亡、絕種,只挑選最好的留下。創造即是揀選。

每件事,不論自然或文化,都經歷過同樣的創造過程。每一顆桃子、每一座果園、每一片屋頂,如同每一件成功的藝術、科學、工程或商業行為,以上千個失敗及毀滅為代價。創造是揀選、重複與拒絕。

好文章其實是修改得很好的壞文章;好假說是許多失敗的實驗去蕪存菁的結果;烹調美食要經過揀選、切、刨、去殼等步驟;好電影剪掉的鏡頭往往比留下來的多。

要成功駕馭創新的藝術,我們必須能自由地失敗,經常地失敗。空帆布不能一直留白,我們得大膽塗色。

我們做出來的成品總是很差,至少不甚如人意,這很正常,我們要學著處之泰然。當我們開始發明,或創造,或孕育,一旦開始嘗試創新,我們的腦袋裡會充斥著擁護現狀的聲音,阻攔不了的審查糾舉,還有喋喋不休的批判。這些大部分我們都很熟悉,他們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群搗亂者、裁判、投資人、評審人員,是我們的演化本能創造出來的幽靈,讓現狀得以維繫,一切有條不紊,讓我們不致於陷入新事物帶來的混亂和破壞裡。

這些虛擬人物──當然,都是我們自己的化身──應該受到歡迎,而不是拒絕。他們很重要,而且很有用,只是來得太早。嚴格評斷的時間─他們上場的時刻─應該要晚一點。在這個階段,先把他們請到腦海裡的等候室稍待片刻,直到需要編輯、評審與修改時再上場。否則他們不但讓我們舉步維艱,還會使想像力枯竭,聽這些唱反調的聲音會消耗非常多元氣,我們需要元氣應付眼前的任務。

有一種啦啦隊也一樣有破壞力。有時候內在的批判聲音,會被引誘我們追逐名利的啦啦隊取代。這群啦啦隊幻想我們寫的第一首爛詩可以帶來一棟豪宅;當我們還在草擬科學報告的題目,他們已經在幫我們寫諾貝爾獎的感謝詞;我們才寫出小說的第一頁,他們就在排演日後上節目專訪要講的小故事。這些聲音認為,我們所有的創新嘗試,甚至尚在醞釀中的,都很完美。同樣請他們到房間裡安靜等候。

我們第一次的創作幾乎不可能很好,但也很少很差,很大的機會就是普普通通。第一個作品最大的功德,就是打破空白。像是陰暗沼澤裡的一線生機,因為是一個開端、一個起點,所以格外美麗。

開始是困難的,但持續更難。世界的抽屜裡,塞滿了各種半途而廢的東西,沒畫完的草圖、某個發明零件、不完整的產品構想、寫了一半的假說、放棄的專利、殘缺的手稿。創造是單調的,無數個清晨與深夜,努力把內在的批評和懷疑擋在外頭,長時間投入一件最後可能失敗,而被刪除或抹掉的工作。如此經年累月,日復一日,看不到進展。渴望光鮮亮麗的生活的人,不應該從事藝術、科學、創新、發明或任何求新的領域。創造是一個漫長的旅程,到處都是錯誤的轉彎和沒有出口的死巷。

然而,挺過開始的艱辛,深入看不到盡頭的道路之後,有些東西開始成形。

在失敗的十個原型、一百個實驗或一千頁文字之後,就有足夠的資料可供揀選。轉輪上的胚土終於可以不僅是新作品,還有機會成為好作品。

這時候,就可以把那些一直敲門的現狀擁護者、內在的評審和裁判放出來,他們已經摩拳擦掌很久,準備用跟爪牙一樣銳利的藍筆大肆攻擊。讓他們盡情吵鬧,讓他們嚴苛地檢視資料、手稿或草圖,砍掉多餘的枝節。揀選是一個血淋淋的過程,投注幾個月的心血結晶,可能瞬間化為烏有。

這是最困難的階段。我們的作品是時間、夢想和行動的產物,放棄一個想法,感覺就像失去一條手臂。但這是必須的,而且也沒那麼嚴重。獸群必須適當減少數量,否則可能絕種。任何新作沒有經歷過痛苦的揀選,也可能面臨相同命運,無法通過同儕審核,無法生產、申請專利、展覽或發表。這個世界對創作總是比我們自己更不友善,無情的篩選可以減少麻煩。

當一切騷動平息,只留下最好的作品,這時又要重來一遍。「維持現狀,這樣就夠了」這樣的聲音必須撤退,讓嚴選留下的作品能再生並發展成第二份草稿、另一個原型、改過的實驗、重寫的歌曲,比前一版更有力、更恰到好處。

如此重複循環,沒有尤力卡或靈光一閃。創新是除去所有失敗之作,存留下來的成果。唯一的途徑是接受我們創造的衝動,以及維持現狀的渴求,平衡兩股動力為己所用。創新之道,或者快樂之道,並非新或舊任何一方的絕對勝利,而是求取兩者的平衡。鳥兒並沒有對抗地心引力,或被綁在地上,牠們利用重力飛翔。

如何讓馬飛起來:物聯網之父創新與思考的 9 種態度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關於作者


泛科選書(PanBooks)

PanX 泛科技新聞網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若希望有任何書籍合作歡迎向我們聯絡:contact [at] panx.asia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