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彥/中小企業和台灣的今昔與未來(系列三)
「小就是大」已是先進經濟認知
這些年當我在各種場合主張「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天佑」、「中小企業是多元創新根源」、「中小企業再造台灣經濟奇蹟」時,多半面對的是懷疑、不解或嗤之以鼻。長久以來,大眾媒體的聚光燈焦點幾乎全集中在大企業,聽到的也都是明星企業家的言論。大家似乎都認為企業規模越大才表示越成功,或者只有大企業才能帶領國家經濟走向活路。因此,「重大輕小」、「大者優先」是既定主流思維。
或許,在大家內心深處,「傑克與豌豆(Jack and the Beanstalk)」故事裡主人翁傑克解決大巨人的結局,不只是童話,根本就是脫離現實的神話吧?然而,如果花一點時間上網打幾個中小企業關鍵字,就不難發現,美、歐、日等主要先進經濟體近二十年的發展思潮,卻都逐漸往「以小為大」、「小者優先」方向邁進。
以歐盟為例,2000 年時彙整各界意見提出「歐洲中小企業憲章(European Charter for Small Enterprises)」。主要會員國經過幾年前導研究,更於 2008 年大膽倡議「以小為先(Think Small First)」經濟政策制定原則,由歐盟執委會、各會員國、中小企業代表、其他利害關係社群等攜手合作,擬定「歐洲中小企業法案(Small Business Act for Europe, SBA)」,並在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的艱難時期中,持續完備相關執行配套,如 2011 年啟動法規執行成效評估與跨領域策略協同的「歐洲中小企業法案執行成效評議委員會(SBA Review)」、「中小企業特使網絡(Network of SME Envoys)」,以及 2014 年執行「新法案公眾咨詢(Public Consultation on the New SBA)」的大規模調查等。
歐盟並非唯一採取行動的組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 2000 年同時提出「Bologna 中小企業政策憲章(Bologna Charter on SME Policies)」,呼籲各會員國重視中小企業政策法規環境改革。世界銀行亦在每年涵蓋 183 個國家的「經商環境調查報告(Doing Business)」中,納入中小企業高度相關的法規環境評估,並促進國際社群相關議題對話。隨後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與東協國家組織亦跟進倡議中小企業策略發展與環境改革的相關長期計劃。
說不定未來世代回顧會認為,現階段的中小企業發展思潮,可能只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史上的「再啓蒙運動」吧?
「以小為先」的歐洲 SBA 重點與實踐
2000 年「歐洲中小企業憲章(European Charter for Small Enterprises)」提出之後,歐盟政策思維逐漸形成 Think Small First 的政策制定原則,主要意涵在於政策在早期規劃階段就必須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施政對象,做周延充分的企業經營影響考量。邏輯上,中小企業可以承受的法規或管制負擔,對大企業應不至構成問題,但反之則不利中小企業的發展。
舉個簡單例子來說,政府統計調查業務的「單次原則(Once Only Principle, OOP)」即強調盡力整合跨部門行政,對於終日疲於市場競爭與生存的中小企業,相同資訊的索取應以一次為原則,以免造成過度行政負擔與干擾。對比之下,台灣政府行政跨單位整合一向惡名昭彰,可曾「以民為念」,嘗試努力遵循過這個原則嗎?
2008 年制定的歐洲中小企業法案 SBA 有以下重點:
(一)四大政策優先領域
- 促進創業發展(Promoting entrepreneurship)
- 減輕法規遵循負擔(Less regulatory burden)
- 確保財務資源管道(Access to finance)
- 市場機會與海外拓展(Access to markets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二)十大施政綱領
- 創造有利於創業家與家庭企業興盛發展的環境(Create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entrepreneurs and family businesses can thr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rewarded)
- 確保善意破產企業家能儘早東山再起的機會(Ensure that honest entrepreneurs who have faced bankruptcy quickly get a second chance)
- 遵循「以小為先」的政策制定原則施政(Design rules according to the “Think Small First” principle)
- 政府部門必須及時回應中小企業需求(Make public administrations responsive to SMEs’ needs)
- 針對中小企業需求來調適公共政策工具,便利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及善用政府相關補助(Adapt public policy tools to SME needs: facilitate SME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procurement and better use State Aid possibilities for SMEs)
- 協助中小企業受惠於單一市場規模經濟與公平競爭機會(Help SMEs to benefit more from the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the Single Market)
- 獎勵支援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商機(Encourage and support SMEs to benefit from the growth of markets)
- 增進中小企業財務資源管道並推展及時支付的商業交易法規環境(Facilitate SMEs’ access to finance and develop a legal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supportive to timely payments in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 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升級與各類創新(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skills in SMEs and all forms of innovation)
- 提升中小企業面對挑戰能力,化危機為契機(Enable SMEs to turn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into opportunities)
(三)執行架構與配套
- 法案治理架構:主要有兩大組成
- 中小企業特使網絡 Network of SME Envoys:由歐盟與會員國層級各推派一名特使所組成,擔任 SBA 執行之顧問指導團及內外部政策溝通對話角色。主席由歐盟特使擔任。
- 中小企業大會 SME Assembly:全歐盟年度大會,於每年歐洲中小企業周(European SME Week)召開。大會結論提供中小企業政策制定之重要參考依據。
- 執行成效評議委員會 SBA Review:此機制不僅在於法案執行成效的評估與改進建議,亦在於執行策略的跨部門協同。現階段歐盟上位發展策略即為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所提出的「歐洲 2020 十年戰略(Europe 2020 strategy)」,中小企業發展協同策略的未來主要行動方向包括:
- 落實智慧型歐盟中小企業法規制定(making smart regulation a reality for European SMEs)
- 密切掌握中小企業財務資源需求(paying specific attention to SMEs’ financing needs)
- 多面向強化中小企業海內外市場機會(taking a broad-based approach to enhancing market access for SMEs)
- 協助中小企業參與效率資源新經濟體系(helping SMEs to contribute to a resource-efficient economy)
- 增進創業、就業與包容性經濟成長(promoting entrepreneurship, job creation and inclusive growth)
- 新法案公眾咨詢機制(Public Consultation on the New SBA):2014 年首次實施。主要目的在廣泛搜集大眾政策措施回饋與修法意見。
結語
本專欄再三指出,應將中小企業視為代表產業新陳代謝的動態生態系。如此才容易理解,對國家產業經濟發展來說,重視中小企業發展等於重視經濟發展的現在與未來。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一味以大規模企業的發展至上,反而可能是冒險將過多珍貴國家資源投入產業生命週期的末段。先進經濟發展思潮不正提供最佳佐證?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