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Apple 專題(三)/果粉的內心告白:我的奇妙蘋果使用者歷程

2016 年 01 月 28 日

文/Michael

在 iPhone 還沒崛起之前,絕大多數的人在買電腦時,根本不會去考慮 Apple 電腦。除了同規格的硬體設備下 Apple 電腦總是比人家貴上個三四成外,當身邊幾乎沒有人使用 Apple 電腦的情況下,萬一有狀況需要尋求支援或者詢問都會是一大考驗。

Mac 是什麼?Windows 才是王道

不僅如此,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在購買東西前,都習慣詢問身邊朋友來得到一些參考資訊。對於當年 Mac 市佔率不到 10% 的市場來說,想要聽到身邊朋友推薦 Mac 的機會還真是渺茫。

在還沒接觸 Mac 之前,我跟許多人都一樣,總覺得 Mac 是給專業美術人員或者音樂從業者使用的。

尤其,幾次接觸 Mac 系統的經驗中,因為不瞭解也不習慣,更加深我對 Mac 系統的排斥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當年只要去一趟光華市場,PC 用的軟體、硬體、周邊產品應有盡有,不僅種類繁多,還可以讓你貨比三家。所以,當年在我的認知裡面 「Mac」是給有錢假掰的人用的,超貴!超不普及!超難用!不能跟 Windows 互通!還不能打電動!在當時我的定義當中,「Mac 是個假掰的東西」。

但老人家常常勸誡「話不要說太早,說太滿!」。2003 年後,我成了當年我嘴裡那種很「假掰」的 Apple 愛用者。

一不小心掉入 Apple 的「坑」

事實上,我真正擁有第一個 Apple 的產品是四代 iPod 。剛開始總覺得很難操作,不像其他的 MP3 播放器直接整個資料夾拷貝過去就好了,要對 iPod 存取資料一定都得透過 Apple 自家軟體 iTunes。在此之前,在 PC 上都是靠著自己的分類資料夾在管理 MP3,也沒想過其他更有效的方式,反正習慣了也懶得改了。結果每到需要找一首歌,就得在滿坑滿谷的資料夾跟檔案中一個一個慢慢地爬。

直到開始看到一些網路上的分享文,告訴我怎麼善用 iTunes 的整理功能。原來, iTunes 音樂庫可以讓電腦自動分類管理好,我可以透過不同的搜尋條件,快速有效地找到我想要的音樂,比如說,演唱者、專輯名稱、音樂種類,哪個年份的音樂等等。再利用這些搜尋條件去產生播放清單,而這一切全都丟給 iTunes 就搞定了!慢慢地,開始發覺其實也沒有那麼糟嘛~ 而且還頗好用的啊!加上原本就頗喜歡神奇的 click wheel 操作模式,不論是觸感或者操作便捷性都讓人可以快速的習慣。

而這正是 Apple 設計神妙的地方,總能在不知不覺中讓使用者習慣。

這種習慣養成之後,就開始覺得其他系統非常不順手、很不人性。也大概是這種潛移默化的使用者經驗,讓許多 Mac 使用者自嘲像是「染了毒癮」一樣。而 iPod 帶給我的良好經驗,更進一步地讓我毅然決然買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台 Mac--第一代的 Mac Mini。

我還清楚記得收到 Mac Mini 的那個早晨,迫不及待的拆箱、拍照,然後貼上網路炫耀!開機時的那一聲「咚隆~」,就好像 Wall-E 充飽電看到太陽一樣的滿足!看到出現在螢幕上的 Apple Logo,就好像 Wall-E 看到 EVA 一樣的小鹿亂撞!我相信第一次接觸到 Mac 的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覺。

你還會不經意地在一些小地方看到 Apple 的貼心,比如說,早年的 Mac 前方都有一個電源顯示燈,當電腦進入休眠狀態時,這個燈示也會呈現一種「呼吸狀態」,讓你感覺你的 Mac 是有意識的生命體,而這些小細節都令人會心一笑。開心之餘,我們總是要回歸現實面,當這些新鮮點不再新鮮之後,我得學會善用這台 Mac Mini。

不僅是「果粉」,還出了書、變成了員工!

剛開始,我會夾帶著許多 Windows 系統的習慣在 Mac 上執行。比如說,我很習慣安裝軟體時,完全不去閱讀螢幕上跳出來的安裝視窗,反正就是一直「OK」下去就對了。移除軟體也是,得先到控制臺,然後點選「新增/移除軟體」來移除。我想,這是大多數習慣 Windows 操作模式的朋友都懂的流程。可是,在 Mac 上,軟體的安裝是直接把軟體拖拉到「應用程式」資料夾裡,而刪除就是直接把軟體從「應用程式」資料夾,丟進去「資源回收桶」的資料夾裡。

對於已經習慣過去繁瑣程序的我來說,這根本簡單到讓我覺得很詭異,好像忘了做什麼,總覺得不踏實,而這些就是 Switcher 常會面臨的「文化衝擊」。我便開始把這些經驗、心得與想法慢慢記錄下來,分享在網路上與其他使用者交流,也因為網路的關係認識了不少好朋友。透過這些經驗的分享與傳承,慢慢在當時的 Apple 圈累積一些讀者,產生了一些共鳴。很快的有出版社來找我洽談,出了一本「阿西摩的蘋果學習誌」,把我這些經驗,自己摸索出來的解決方式等等分享給更多的使用者。

寫完這本書的同時,我也因為一些個人因素搬回加拿大定居。重新投入職場的當下,我面臨一個重大的抉擇:繼續軟體工程師的生涯?又或者轉換跑道?或許是對於工作倦態剛好在那時萌發,也或許是對於 Apple 公司的熱愛,與其一輩子花錢買 Apple 產品,不如把自己成為推廣者。

於是,我毅然決然地在 Apple 官網上投了我的履歷表,申請進 Apple 直營店工作。說真的,我壓根沒想過會被錄取,畢竟,對於零售業我是完全的外行,唯一有的就是那自以為很懂 Apple 的莫名自信,還有那份想要協助別人分享經驗的熱忱。於是, 2008 年 9 月底,我正式成為 Apple Canada Inc. 的員工,展開了超過五年之久的 Apple 員工生涯。

 

Apple 專題下篇預告:「你所不知道的 Apple Store:細節的惡魔藏在商店中」

常說「魔鬼藏在細節中」,而 Apple 的魔鬼們都藏在哪裡?除了產品之外,Apple Store 也充滿了各種你不知道的魔鬼們?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關於作者


PanX 泛科技

PanX 泛科技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本帳號也會發布來自其他單位提供的新聞稿。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