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 /謊言,該死的謊言,還有資訊圖表

我很愛資訊圖表,在資訊圖表(infographic)這個詞彙出現之前就愛上了(大概吧)。我喜歡它那清楚簡潔但帶有喻意的設計、恰當但能凸顯差異的比例感、豐富到滿出來的資訊量、卻又有條有理的排序邏輯。資訊圖表有著強大的說服力、超越文字或任何線性陳述的傳播力道、散發著網路知識份子或中產階級最能接受的美感。我喜歡蒐集好看有梗的資訊圖表、更樂於在社群網路上分享,我愛資訊圖表!

但,等等,我是不是忘了什麼?感覺怪怪的。

我這才發現,我從來沒有試著驗證過資訊圖表的內容是否正確。面對資訊圖表,我的選擇好像只有「拜服」或「略過」(因為每天都有太多資訊圖表出現,不得不略過),沒有挑戰、沒有查證,無法回嘴,只能按讚。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不是自詡為網路公民嗎?我試著回答。

首先,驗證資訊圖表的內容是否正確這項工作具有極高的門檻。光一則資訊圖表可能就統整了數十項原始統計資料,其中又經過許多次的轉換,要驗證所有資料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而且還要懂方法。有些負責認真的資訊圖表作者會在發表時附上原始資料,例如一個Google線上試算表,這大概已經是最理想且負責的作法了;但即使如此,會點進去自己驗證幾個項目的人有多少?儘管許多資訊圖表都在最後會註明資料出處,表示內容皆有本可考,但因為網址都加在圖檔中,無法輕易超連結或複製,所以根本就不會有人認真去檢查。好吧,我就沒有。

再者,資訊圖表漸漸變成了資訊情色(info-pornography);我的感官受到極度誘惑–被時事熱議話題、對比強烈的配色、有趣的圖示誘惑。我看到資訊圖表第一件想做的事竟然是趕快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出去,而不是認真看完。我漸漸只在乎資訊圖表的表面,而不是實質內涵(如果有的話)。

但好的資訊圖表不該是這樣。透過清晰直觀的資訊整理,協助我們,讓我們從原本混亂、破碎的訊息亂流中脫離出來,繞到聳動、嘈雜的媒體主觀後面看見事實真相,這才是資訊圖表的目的。但如今,愈來愈多的資訊圖表被用來服務混亂、造成破碎,呈現上更是加倍聳動、額外嘈雜。更不用說許多資訊圖表只是廣告商利用的媒材,他們看上了它看似有內容、容易被傳播、而且幾乎沒有人會去驗證資料正確性的特質,大量生產資訊圖表,也因此才讓我開始警覺。

我曾經把亮麗的資訊圖表當成開放資料的象徵、當成在網路上說故事的創新作法,因此毫不遲疑地投注信任。但以後我不會了,我要拿回我的質疑權。

本文同步刊登於數位時代雜誌七月號《公民之聲》專欄

延伸閱讀:還我用心的infograph-石墨工房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