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Libra」來自監控資本主義的最新詛咒?

2019 年 07 月 04 日

Libra,這個由 Facebook 與另外 27 間知名企業、創投、金融機構、非營利組織共同創始的加密貨幣,醞釀一年餘後在今年 6 月驟然降臨,宣稱要替無法取得金融服務的 20 億人帶來福音,儘管在 2020 年正式上線之前,此一計畫想必還有諸多波折(如本週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黨團發函要求暫停此項目),但 Facebook 這支箭已搭在弦上,目標卻不只是銀行。雖然我的同溫層大多引頸期盼,而我不禁認為那只是另一種詛咒的偽裝。

單單 Facebook 的使用者數量就超過任何一個國家,而聯合起來的 Libra 協會就更不用說了;這些企業對人民的生活與政治影響之深、顛覆之快,前所未見,然而在享受將近 20 年的自由放任後,如今各國政府開始警戒,就連比較民主自由、尊重市場經濟的國家都趨向再管制。不過往往管制高一尺,科技就高一丈,著眼於歐盟 GDPR 等類似立法可能接二連三成為攔路虎,Libra 幣的任務就是在未來替「可能」越來越難大規模收集資料、投放追蹤廣告的企業,另闢掌握消費者行為的蹊徑。

在科技巨頭已經將個人經驗數據化且數值化之後,Libra,或是其他科技公司可能推出的類似貨幣,將大大降低設定價格跟交易個人經驗的成本,聽起來很正向,成本降低聽起來總是好的,但這樣一個由「監控資本」主宰的世界可能不是你我所期待的。

什麼是監控資本主義?

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 為知名科技批判作家 Shoshana Zuboff 提出的名詞,為資本主義在西元 2000 年後全面升級後的版本,Zuboff 認為要掌握它的樣貌就得先正確地稱呼它。而她的新書《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也已經在歐美掀起深刻討論。我同意「監控資本主義」比我之前所用的「資料資本主義」或「數位資本主義」更能捕捉其本質,因此之後我也打算繼續使用。

圖片來源:EdTech Situation Room

Google 與 Facebook 則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這兩家企業直接「替個人經驗鑑價」,說服數十億人將自己的經驗數據化,無償贈與給這兩家企業,接著透過演算法與機器學習等新時代的組裝跟萃取法,將這些零碎的個人經驗變成可購買的「預測產品」,將人的注意力跟使用行為施以動態定價,賣給廣告主。

當一個產品「不認為該被定價」、「不知道怎麼鑑價」、「不能掌握交易成本」、「沒有市集或類似的平台存在」–以上這「三不一沒有」,是我們現在還沒辦法買賣某些東西的原因,反過來說,只要突破這三不一沒有,交易就可以成立。也就是「監控資本主義」所形塑的「個人經驗」也能被鑑價,你的經驗即為商品。

我們更進一步舉例來說,如果這世上有一件藝術品,但創作者或擁有者沒替它定價,也沒有可信度高的專家能夠替它鑑價,連買家都不知道這樣的逸品存在,更沒有業者從中穿針引線,那就沒辦法產生交易。自古以來,成功的商賈就是能消滅三不一沒有的痛點,或是大幅降低任一項的門檻,而當今許多成功的網路公司也是這樣,例如有了 ebay 跟 paypal 之後,線上拍賣帶動了第一波電子商務浪潮,有了阿里巴巴之後,外國與中國做交易變得簡單而有保障,而 Uber 與 AirBnB、Fiverr 等共享經濟與零工經濟平台的出現,則讓原本難以交易的破碎時間、產品、及服務的價值得以被定價跟販售。

圖片來源:freestocks.org @ flickr,by CC0 1.0

我們常說一出生就伴隨著電腦跟網路成長的世代是數位原住民,而中途加入的是數位移民,這說法跟概念聽起來簡明有力,乍聽之下也給人一種數位原住民好棒棒的激勵感,但細思極恐,因為不管是移民還是原住民,在現代的社會都是被資本家與殖民者壓榨跟奴役的對象。不管你跟我是數位移民還是原住民,在監控資本的眼中,都只是人形的自然資源,等著被攫取跟利用。就像另一句大家常聽到的名言:數據是新的石油 (Data is the new oil),是不是也給你一種資源到處都是,只待開發的期待感呢?然而現實世界中開採石油,帶來了污染,破壞了生態,原油被轉化為各種產品,帶來便利,也讓人類面臨了氣候危機跟垃圾滿溢。如今我們的個人經驗則被轉化為各種人類行為的精準預測,待價而沽,則讓人類社會與民主政治都危如累卵,而這些亂象都是這些企業還沒掌握金流之前。

鑑價後的下一步,創造貨幣

那麼,有什麼比一個應用範圍無限廣、比任何主權貨幣都通行、能不受時地限制讓所有人類使用的貨幣,且能與 Facebook 的應用緊密連結的加密貨幣,更能幫助 Facebook 遂行其目標,也就是讓人們照著該公司的期盼而觀看、點擊、以及消費呢?

Facebook 當然想成為微信,但更想超越微信,以 Facebook 的規模與全球運作的複雜性,若直接照抄微信支付的模式,要一一處理的麻煩太多,而如今採用區塊鏈技術、找來 100 家知名組織當節點、配合 Facebook 等監控資本企業的數十億用戶數、數據中心、開發能力,更符合其一貫舉「改變世界」大旗的手段,實則有如幾百年前西班牙人在美洲土地上恣意插旗,宣告土地所有權的殖民侵佔歷史。如今的數位原住民則跟當年的美洲原住民一樣,在還搞不清楚狀況下,就在「 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的 Facebook / 矽谷哲學下被剝奪了原先擁有的。

Facebook 當然也想超越 Google。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只要你使用 Gmail,那麼 Google 就能自動分析購物後電商平台寄到你信箱的確認信,擷取出你的消費資訊,知道你買了哪些東西,就算你不是跟 Google 買的也一樣。只要打開這個頁面,就能一清二楚。此外,Google 壟斷搜尋市場,加上在 Android 手機上的 Google Pay 等,在掌握金流的佈局上遠勝過此刻的 Facebook,也因此逼得 Facebook 要透過 Libra 彎道超車。

圖片來源:pixabay

想像一下,若未來一個廣告主(例如珍奶飲料店)想要在 Facebook 上投放廣告、辦線上活動收名單,最好的方式(Facebook 強力推薦的方式)就會是結合 Libra 幣的玩法,例如跟品牌的 Chatbot 對話並邀請朋友,就可以獲得 30 元 Libra 幣之類的。各種微信上品牌灑紅包的玩法都可以實現,Facebook 不用靠自己,就能讓廣告主跟用戶自己普及 Libra。而之後,這些數據都會讓 Facebook 從中汲取出更精準的預測,讓廣告主知道針對不同的目標該用多少 Libra、用什麼方式最有效。

雖然 Facebook 再三強調,Libra 協會擴張至 100 個組織後,Facebook 只會擁有 1% 的投票權,不比別的單位多或少,避免任何單位壟斷,降低外界對 Facebook 主宰的疑慮,卻絲毫無損 Facebook 利用 Libra 來強化監控資本主義的策略,而且這些都會被偽裝成「連結每一個人」的普惠金融作為;或許,Facebook 也會把經驗的定價權交給使用者自己,用一種強調隱私、把權力交還的態度演出偽轉型正義戲碼,讓我們自己成為個人資訊的賣家,例如最近 Facebook 在 F8 大會上強調的 「The Future is Private」,但 Facebook 提供的預測必然成為經驗資料賣家的最重要參考、甚至依循其建議,例如出現一行小字「XXX 公司想購買你過去一年的使用者資料,根據計算你的最有利交易額為 300 Libra 幣,同意請點讚」。

當 Libra 幣正式上線運作,或許的確能帶來更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務,但也將對中南美洲、東南亞、非洲等地原本蓬勃的數位金融創新生態產生嚴重打擊,例如從非洲起家,並已進入印度、中亞與東歐的 M-Pesa 行動支付服務。競爭或許是好事,但挾大資本進入開發中國家,以天龍上國之姿想要改變落後的世界角落,讓我不禁想到 Facebook 另外一個堪稱失敗,且同樣與 Libra 採取 .org 方式推廣的嘗試: Internet.org。

資訊科技的能耐就是不斷將這個世界轉換成資訊,而監控資本主義企業的能耐則是不斷將資訊定價,甚至用自己創造出來的貨幣。數百年前,台灣原住民並沒有替土地與山林定價,也不認為自己是自然的擁有者,直到漢人、清國、歐洲人、日本人等殖民者接連襲來,把土地、木材、梅花鹿、蝴蝶等無價自然資源一一調查定價,任意掠奪,或以自己的貨幣交易。在世界各地都不乏原住民的領域跟身份被帝國主義殖民者剝奪,如今數位原住民的隱私跟經驗也同樣被監控資本主義殖民者掠奪。當全球民主政治持續受到重大衝擊、到處都是假新聞掀起的認知戰火、而資本快速累積在聲稱正當擁有數十億人資料的極少數企業身上,並帶動無數冠上「智慧」、「數據科技」與「個人化」形容詞的監控資本主義創業潮,而若我們還以為這些之間都無關,並不加以警惕,繼續放任監控資本主義企業遂行其志,那麼 Libra 幣正式將人類拉入「黑鏡」的反烏托邦世界,也是無可奈何。

延伸閱讀:

想了解加密貨幣是什麼?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