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知識節紀實:人類創造科技,科技卻又如何改變人類?──品玩創辦人駱軼航
文/吳易珊
PingWest 品玩創辦人駱軼航緊接《好奇心日報》主編楊櫻上台分享,他們兩人曾於《第一財經周刊》共事,卻發展出相異經營理念。駱軼航認同楊櫻的閱讀美學,但幾乎不同意她對流量與轉發的看法,「做為一個在當下被科技技術、數據驅動的人,這很重要。」
他認為世界不斷被數字化,任何人都無法不接觸數字。
駱軼航將 PingWest 定位成全球化、關於科技與數字內容文化的傳播公司,北京與舊京山都有辦公室,有幾百萬名用戶;現在最主要的業務是科技媒體,但媒體只是內容的一部分,PingWest 也嘗試把科技和創新元素融入訪談節目、網路劇等,把科技創新變成娛樂產業;他們也準備成為科技與創意生活的消費平台,直接將內容轉化成消費,駱軼航認為,當人們足夠信任內容,就會為內容付費。
智能化時代襲來之際 PingWest 想做的事
像中國這樣一個互聯網商業發達、創業者眾多,資本也多的市場,有很多科技資訊的提供商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駱軼航說,被問到 PingWest 和其他媒體如 36 氪有什麼差別,「他們在一個圈子裡,我們在一個圈子外。」他會這樣回答,PingWest 欲影響不在科技圈內,但生活會被科技化進程影響的人。廣義上的科技從業者在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只有幾百萬人,卻有上億人的日常將被改變,PingWest 要解決的就是這些人與科技的關係。
「我們到了一個時間節點。」互聯網正在消失,智能化的公司正興起,駱軼航認為現代人已被科技進步主義感染,他問,如果沒有微信人的溝通是否足夠方便,問沒有社交媒體時一個人該如何表達自己,指出過去十幾年互聯網帶給我們巨大紅利。
智能化時代是互聯網的延伸,當互聯網握有更多數據、掌握更多用戶的習慣,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之後,人們該如何面對它?又該如何在這時代與他人產生連結?
在離開中國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路上,駱軼航與司機聊天,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介紹無人駕駛與虛擬實境,話題結束後驚嘆連連的司機讓駱軼航沈默,他想到未來來接他的可能就不是司機,而是無人車。
作為一個科技內容的平台,PingWest 帶領讀者思考人類與科技的關係,而不做解答。
4 個科技應用與被改變的 4 種生活
支付寶、微信、Uber、Airbnb,駱軼航從這 4 個應用討論被科技改變的生活。
支付寶讓你可以在中國不用信用卡和現金生活一個月;微信改變工作、閱讀以及建立社群的方式,人們開始閱讀朋友分享的文章或follow公眾號,無法不被身邊的人影響;後兩者出現於對科技樂觀的年代,Uber 在台灣不合法,也與中國監管機構產生摩擦,「它讓生活更方便,所以讓政府不方便。」駱軼航分析道;Airbnb 則是透過互聯網營造人的信任關係,將房間租給陌生旅人。
科技正在改變我們自己
科技正在改變政治,於 2016 年美國總統選舉投票之半年前,無政府主義且多元的矽谷曾出現集體反對川普的聲浪,只有一間頂級互聯網公司不表態,那間公司就是推特,社交媒體上的數據早就顯示結果,讓它早民調機構一步掌握選情。
駱軼航認為,同年的台灣總統選舉並未著重數據預測與分析,但未來數據將影響選戰與公共政策。
科技正在改變娛樂,李安 2016 年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讓人關注技術的進步,以及技術如何提升敘事;同年 12 月的王菲演唱會將用虛擬實境直播,只要戴上頭套,就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享受臨場感,Fox 也提出將《絕地任務(The Martian)》翻拍成虛擬實境的計畫;當娛樂結合新興科技,PingWest 未來也有機會生產故事,或製作一場虛擬實境的發佈會。而紅極一時的中國迷你劇《萬萬沒想到》,則是依據用戶的習慣及意見分析,來修改劇情和人物設定。
科技更是會改變我們自己,改變媒體,也改變寫作。
PingWest 的內容團隊每天都會看兩張表格,一張是科技、電影、數碼等話題,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的新聞熱度氣泡圖;另一張圖表則是抓取同行的用戶互動紀錄,找出熱門的關鍵字,了解用戶想在網站中找到什麼。PingWest 將分析讀者感興趣的議題,再用他們想不到的角度切入,「未來希望能有更好的預測功能,預測什麼是明天、後天、大後天我們的用戶想知道的事情。」駱軼航說。
「我們能做的不只是紀錄這個過程,而是要參與這個過程。」駱軼航期待,未來機器寫作能滿足人們最基本的訊息需求,如小米發表新產品的報導,而 PingWest 也會嘗試虛擬實境的內容,把科技創新的元素變成產品。
中國防火牆阻斷智能與數字化的進程,阻礙人們獲取新知,「這個人正在建一座物理的牆,在美國和墨西哥的邊界。」投影片出現川普,駱軼航指出他不信任科技、不信任訊息自由來往,每個生活在智能與數字化年代的人,都該思考於此處境該如何應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