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虛擬實境將會迎來什麼樣的 2017 ?台灣 VR 創業者與創投這麼看|老闆學校講座

2016 年 12 月 26 日

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並不是個嶄新的概念,但在 2015 年,因為技術成熟、用戶端價格下降,使得 VR 總算得以走進廳堂,引起廣泛討論,然而忽然之間鬧哄哄地都在談論「你 VR 了嗎?」好像萬物套了 VR,就能飛天遁地。

確實,矽谷在 2016 年上半年的投資金額,超過一半投注在 VR 項目,顯示了此概念的強大吸力。但備受矚目,拿了Google、阿里、Andreessen Horowitz 等超過 14 億美元投資的 MagicLeap 團隊重要成員相繼離職,產品被揭露離微軟的 HoloLens 很遠,替 VR 加了些泡沫化的陰影 ,加上 Oculus RiftHTC VivePS VRSamsung Gear VR 等似乎無法為消費市場帶來更耳目一新、殺手等級的體驗,要期待 VR 跟智慧型手機一樣曲線成長,似乎已經落空。究竟,VR 是不是一項改變世界的應用?人們對 VR 內容的想像又到哪?各種台灣已存在的技術該如何被「整」進 VR 運用中?

老闆學校講座倒數第二場《VR 風潮過後,到底帶動了台灣什麼產業的發展?》邀請跨視代科技共同創辦人蕭富仁、以及專攻 AR / VR 產業的華南投顧研究經理張志華,從 VR 產業、品牌的脈絡講起,看台灣已做到哪些應用,並指出準備進入產業的團隊可能的立足點。

mj6ydht

跨視代:台灣 VR 直播先行者

這場活動的現場參與者都和 VR「有點關係」,遊戲製作人、影片應用團隊、臉部辨識新創團隊、動畫工作者,還有一位來自多媒體導播人才訓練單位。大家共同關心的便是,VR 還能有怎麼樣的運用?

「我們公司算是國內最早開始從事 VR 影音的,」跨視代科技共同創辦人兼行銷總監蕭富仁笑,「想應徵 VR 導播的請來找我們,這個需求真的存在,而且會越來越高。」

蕭富仁創業前在工研院待了十年,做過程式設計師與動畫遊戲影視產業輔導、參與拍攝兩部 3D 電影:五月天的「諾亞方舟巡迴演唱會」電影、霹靂國際多媒體的「奇人密碼」電影。

「95% 的新創會在三年內倒閉,跨視代於 2014 年成立,再撐一年,我們就會很驕傲。」兩年來,跨視代已在台灣創下不少紀錄:在金鐘 51 做出台灣最長的無人軌道 VR 直播(打造陪偶像一起走星光大道的體驗)、最多 VR 直播機(3 台)、最長 VR 直播時間(7 小時),當時 App 有來自 40 個國家的人下載。

蕭富仁以第一次看 VR 360 度影片的心情來描述他對這件事的詮釋:「現在,你不用花二十萬搭機、轉機去北極,在低溫中等待;只要花一千塊左右、搭配你的手機,就可以擁有一場極光之旅。我也是當初看了很感動,才開始做的。」

不是有錢人才能玩 VR

回到基礎題,VR 影片怎麼做?蕭富仁說製作一支影片的流程是:機器 > 各角度取景 > 拼接 > 成為影片,使用工具則可概略分為拍攝、剪輯與觀看。

●  拍攝設備:價格範圍其實很廣,從親民的 1 萬多台幣可得手的三星相機、3 萬台幣以下的 GoPro,到貴的如要價約 47 萬台幣的 GoPro Odyssey,甚至一台 190 萬台幣(6 萬美元)的 Nokia 360 camera 都有(「目前台灣只有一台 Nokia 360 camera,在 HTC。」他補充)

●  剪輯:通常使用 Kolor 拼接軟體,或是 Nuke

●  觀看:頭盔、眼鏡等,和攝影機一樣層次範圍廣,例如以紙板與凸透鏡打造、主打「人人皆可享有」的 Google Cardboard(載體主要為手機),以及連接主機的 HTC Vive 與 PS VR

「VR 360 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聊到應用,蕭富仁態度肯定地說,「除了主題樂園、雲霄飛車、電動遊戲等娛樂,如購物、工作、上課也都可以藉由 VR 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例如看房子時以 VR 眼鏡看見還沒搬來的家具,更完整想像未來家的模樣。這些事都在發生,只是有些還在國外,你還沒有感覺,但它們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

跨視代共同創辦人兼行銷總監
跨視代共同創辦人兼行銷總監

VR 行銷:讓 Lamigirl 對著你跳舞

接著他提到以 VR 360 影片行銷的案例。「行銷的本質是抓住眼球,現在訊息太多,你只要多吸引消費者十秒,就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行銷。」

跨視代科技去年(2015)便以此方式幫 Lamigo 桃猿隊行銷冠軍賽。當時,跨視代出動兩台 360 度攝影機,一台定點拍攝、一台則負責捕捉球場各角落的畫面,讓買不到票的球迷(或啦啦隊粉絲)只要戴上 VR 眼鏡,就能享受最前排座位的視野,清楚看見球員,以及被 Lamigirl 包圍 ── 轉向最喜歡的那位女孩,還可以只看著她喔!

這樣的比賽、演唱會 VR 直播體驗,雖然看起來十分新奇有趣、客群反應也不錯,但蕭富仁透露,執行過程中還是藏著許多「妖魔鬼怪」。「首先是好貴,雖然設備從便宜的二十萬到百萬等級都有,但演唱會光源低、觀眾又希望畫質高,所以我們最後選擇自己打造數位單眼機器。再來,機體過熱、雜訊多,都是直播可能遇到的問題。」因此,跨視代選擇一步一步來,第一次做的演唱會共兩天,第一天從最後一小時開始直播,確認沒問題後,第二天直播全場共四小時,最後才在去年接了金鐘獎的七小時直播。

「現在手機自拍、直播盛行,很多人會認為 VR 也可以用手機拍,但使用者的期待過高,反而容易對這種新方式失望。」這是跨視代的另一個擔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mAB30Tm6M

硬體與品牌被大廠佔據

跨視代實際嘗試各種 VR 影片的可能,在錄播應用上,和雜誌合作時尚秀直播,或讓不敢乘坐遊樂設施的人能享受相同體驗;在文化紀錄上,他們也曾嘗試大甲媽祖遶境、鹽水蜂炮祭典(想像 60 萬發蜂炮朝你衝過來!)。

放眼 VR 影片生態圈,蕭富仁認為已被各知名大廠佔據,例如韓國美妝店願意花錢找韓星拍攝 VR 體驗影片、讓大家進店裡消費,金鐘 51 也是品牌導向的策略。就現階段來說,最賺錢的會是這些品牌廠商。

在這個情況下,台灣能切入的部分有通常由各領域新創團隊遍布的「內容製作」,或目前還是藍海的「平台端」。他說,「這是一個還在發展的產業,期待有更多人進入!」

VR 由硬體走入軟體

在蕭富仁與大家分享過創業經歷之後,第二位講者由專注於 AR / VR 議題的華南投顧研究經理張志華接力,跟我們談談全球市場與產業的未來趨勢。

「VR 的硬體在這一年幾乎都講完了,大家知道頭盔就是這樣、VR 就是這樣,但內容在台灣還有很大的空缺,為什麼 VR 內容出不來?」一開始,張志華便直接點出現況,「因為後端裝置真的不夠。這麼說好了,現場的大家比一般人更了解 VR,你們可能都體驗過 VR,但家裡都有一個頭盔嗎?」

不過,這樣的狀況即將改變,而第一個關鍵在於大廠的決策。「Sony PS VR 今年十月開賣,定價 399 美元,而因為搭配 PS4 主機,包含《真三國無雙 7》、《REZ 無限》、《Final Fantasy XIV》等,它應該是可以應用遊戲最多的頭盔款式了。PS VR 連結將近 4,500 萬台 PS4 的使用者,且有多款大型 IP 遊戲將在 2017 年發表,這會造成其他競品不能超過這個價格,所以才會有人提到不要再做頭盔了,我們預計 VR 頭盔明年將進入紅海市場。」

第二個關鍵,是手機 VR 外殼。張志華提到,智慧型手機是終端最大市場,潛在用戶超過 50 億,在今年的 Gear VR 之後, 2017 年將有更多手機品牌導入專屬手機 VR 機殼拉動銷量,目前採取行動的包含 Google、Samsung、樂視、華為、ASUS 與 Acer 等。當手機 VR 外殼的普及率提高,銷量增加、價格降低,VR 相關服務、遊戲 App 等內容就會陸續被開發。

張志華說,「台灣在 VR 內容產業的機會,可以抓住三個關鍵字:在地化、App、跨領域。」

華南投顧投資經理張志華
華南投顧研究經理張志華

AR 開始起飛

2016 最火紅的話題之一 Pokémon GO 結合了地圖、強大 IP 與 AR 應用,這款讓上億人在路上奔跑的手機遊戲改變了很多大廠對 AR 的看法,Apple 現任執行長庫克就屢次在公開場合提及看好 AR 發展。張志華說,「庫克說過,如果 AR 產品成熟了,人們的生活裡就不能沒有 AR,像智慧型手機一樣。他把 AR 市場看得很大。」

另外,AR 的硬體也正在起飛。

過去的 AR(Augmented Reality)頭顯設計多數仿造 Google Glass,差異只在單眼、雙眼或獨立外掛等「形式」,直到今年三月上市的微軟 HoloLens MR 頭盔上市,以 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建構)演算法讓虛擬和實體影響可以更完美結合,搭載 CPU、GPU、LCOS + WLO顯示器,並內建四個麥克風。HoloLens 無須連線電腦,能夠透過 Wifi 讓使用者在空間內自由移動,延時程度低,你可以快速移動虛擬影像也不會晃動,因此暈眩問題小,今年銷售推估達約 30 萬台。

「有趣的是,HoloLens 在商業用途上的進展比遊戲更快,已有多家企業如福斯、Volvo、Audi 等車商與他們合作。而微軟也將 MR 技術釋放給 PC 品牌商,我想明年或後年,我們有機會看到 HP、Dell、ASUS 等推出 MR 頭盔。」

(註:更多 VR / MR / AR 相關資訊可參考《VR 來了》書摘

從大廠策略看產業趨勢

接著,張志華以一張圖片與大家分享 Google、facebook、Sony、微軟的布局。

201601124_vr%e7%94%b1%e7%a1%ac%e9%ab%94%e8%b5%b0%e5%85%a5%e8%bb%9f%e9%ab%94-ar%e9%96%8b%e5%a7%8b%e8%b5%b7%e9%a3%9b
(圖片取自張志華簡報)

「Sony 和 facebook 對市場的影響較小,再下面的手機廠商更是必須跟著 Google Android 走。Google 是 VR 的先驅者,Google Earth 最近也推出 VR 版,以衛星拍攝,你可以從帝國大廈頂端俯瞰到最底層;不過他們投資的 Magic Leap 還是個謎。」大家都笑了。

「微軟的話,我預計 2017 年 Win 10 會有兩次大幅更新,一次針對 VR,第二次是 MR,為了即將推出的 HoloLens 第二代(延後了,原本預計是今年)。基本上,AR 的應用比 VR 更廣,若要專注在遊戲和影音上做沉浸式體驗,VR 是優於 AR,但 AR 可以應用在工作、家庭等更日常的層面。」張志華解釋。

不過,他也強調,「中間這顆蘋果,沒有人知道它要幹嘛,但如果有一天它做了什麼東西出來,全世界都會跟隨,這是現實。」

生存錦囊:跟好自己領域的大廠

張志華說,台灣有不少技術含量高的公司,他建議大家嘗試發展眼睛、手勢偵測等跨軟體技術;另外,VR / AR 的使用者習慣,會和過去網站遊戲或廣告的分析方式接近,所以大數據也仍然適用於這個領域。「總之,明年會是蠻混亂的一年,可以確定的是技術不會熄滅,但怎麼走,得看大廠釋放出的每一波技術,大家要跟好自己領域的大廠。

最後,回歸到「VR 能不能賺到錢」這個問題,他的答案是肯定的。「有機會獲利,只是看你從什麼角度。App 應該還是以廣告為主,內容付費困難;商機大的我覺得是演唱會直播,但它是跟大廠綁定,例如華研授權給你,一定可以賣給大量消費者,決定權在大廠身上,如何突破是你自己的 know how。」

 

Cover photo@pexels, CC License

關於作者


der

PanX 編輯,商學院畢業的小流氓,除了文字,最喜歡狗和吉他。非常羨慕神樂,想養一隻定春。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