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落商城到創意街區 — 建築師呂大吉講大稻埕再造
編按:去年,PanX 跟著「創業臺灣 368 行動巡迴」來到金門,記錄了旅遊達人工頭堅討論在地觀光的網路化與趨勢。今年我們再度回到金門,聽聽在建築、地方再造和社群經營領域耕耘已久的呂大吉建築師分享自己在大稻埕的經驗,以及金門有哪些可參考連結之處。
文/蕭婷尹
回想曾走在大稻埕這條街區,映入眼簾的是仍保有傳統韻味的南北貨老店舖、巴洛克式風格建築,不難想像這裡當時蓬勃發展的盛況。講座一開始,曾任社區規劃師、並身為建築師事務所與大稻埕旅遊資訊站創辦人的呂大吉便先簡單爬梳歷史,將我們帶回這大時代的脈動與變遷更迭中。
「過去商業城鎮倚賴著河川而發展,享有淡水河帶來舟楫之便利,現今所見迪化街聚落的形成,最早是在咸豐元年(1851年)林藍田及其族人所起建的住家,與店舖兼用的三間大厝。」清朝統治時期,艋舺曾為北臺灣的商業要地,但是後來因為河沙淤積、船隻不便停靠,加上族群械鬥事件 ─ 艋舺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械鬥中失敗,由郊商林右藻率領,部分居民搬遷至大稻埕,在林藍田的對面建起商號,形成「中街」,便是繁華商城的前身。清朝晚期,大稻埕終於逐漸取代艋舺的地位,成為新興的貿易樞紐。
進入日治時期(1895~1945)後,當時臺灣政經中心由臺南轉移至臺北,迪化街初期以南北雜貨、茶葉為主,至中期稻米、布匹、中藥材等,此時商業發展到達顛峰,當時「永樂座」、「淡水戲館」、「港町文化講座」也成為重要的文化薈萃地。
光復後,臺灣的紡織工業取代農業成為新興產業,迪化街可蔚臺灣企業之搖籃,如臺南紡織、南亞紡織、遠東紡織、光泉食品、旺旺仙貝、聯華食品、統一企業集團總裁高清愿、新光集團吳火獅、中信集團辜家、義美食品高騰蛟、臺鳳食品黃家等,皆出自迪化街。
故事從修繕老屋開始
「我參與大稻埕歷史街區修復工作已經超過 25 年,對我來說,這份工作有意思的地方,是必須在修復老屋之前先了解它的過去,就像把脈一樣。」呂大吉也提到,此任務的精髓並不止步於修繕,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它活化、再利用。
談到創立「大稻埕旅遊資訊站」的契機,亦是從老屋翻修開始的。在他於大稻埕修過幾棟老房子,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口碑時,碰上這個案子。原址是保留日治時期街屋看板式磚木建築風格的老繡莊,原屋主想在修繕後,將房子租給熱炒店,呂大吉覺得有些可惜,決定自己承租下來。當時大稻埕並沒有官方的旅遊資訊處,「與其等,不如自己辦一個」,於是他與在地居民一起創立巷子內工作坊,「大稻埕旅遊資訊站」也順勢而生。
範例一:URS 都市再生基地計畫
越來越多地方試圖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力量,保留在地獨特的歷史氛圍與文化景觀,但呂大吉認為,僅留下歷史的外貌不夠,深入文化內涵、持續繼承傳統,才是由內而外將體質打好的解決之道。
近兩年政府單位推動將老舊空間進行創意改造的「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URS」計畫,便是使瀕臨殘破建物在經過考察、研究、重建後獲得重生,賦與空間更多機能,也讓老房子產生新的意義,促使大稻埕再次熱鬧起來。
呂大吉介紹,計畫中的「URS44 大稻埕故事工坊」有文史展示館,幫助大家了解整個歷史街區的故事;「URS127 玩藝工場」的清水紅磚、閩南瓦與拱型窗洋樓式建築,擁有藝術設計圖書館,你能在這裡看場電影;「URS155 團圓」則透過食物與創作,將記憶從味覺裡喚出,在紅磚屋裡品味著每個創作者講述關於土地的故事。
URS329 稻舍 Rise & Shine(稻舍有台語「多謝」之意)舊址空間原是稻米中盤商,此計畫引入年輕的創意能量,打造街區活化可能。URS27W 城市影像實驗室則是日治時期大稻埕知名茶商洪九江的發記茶行,緊鄰當時推動民主運動先驅蔣渭水先生主持的「大安醫院」、「文化書局」與《臺灣民報》批發處,是臺灣早期改革人士的據點,目前與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攜手進駐與營運管理。
URS 都市再生基地各個聚所的名字擷取自原街屋的門牌號碼,像是密碼編號一般,彷彿看似獨立運轉的個體,卻又擁有同樣的歷史背景,緊密結合在一起了。
範例二:微型創業基地
然而,重生之後的大稻埕街區逐漸冒出新的問題:「士紳化」,租金日漸升高,導致有想法的創業人士無法進駐。
「創業除了題目之外,另外一個困難點就是空間與資金了。」
呂大吉提到另一個計劃「世代文化創業群」,面對這樣的問題,發展出自己一套獨特的策略與作法。過去為社會運動者的周奕成,退出政壇後選在大稻埕發展「世代文化群」微型創業聚落,企圖再造一波新的文化運動。計劃期間,世代文化群承租位於民樂街 20、22 號這兩棟二進仿舊重建洋樓,定名為「眾藝埕」,透過打通中央天井,將兩棟街屋改裝成擁有 12 個營業空間之全新街屋商場,賦予「民眾工藝、本土在地、復古風華、當代設計、生活滋味、美學教育」等 6 大方向,和大稻埕的 5 種傳統行業皆緊緊相連:茶、布、農產(中藥、南北貨)、戲曲(歌仔戲、布袋戲、南北管)與建築。
「他們創造的是一種全方位的公共空間營造計劃,排除一般社區營造仰賴政府補助的習性,採用民間企業自給自足的方式,激盪更多文化創作與公共討論,創造屬於臺北、臺灣的時代型公共空間。」呂大吉說。
做「在地」不用侷限在地市場
聊到如何將商品「產業化」,呂大吉分享了自己經營「稻埕文化 x 九份限定」的銷售經驗。
「一開始在大稻埕的開發文創商品,紙膠帶、環保袋和檔案夾都試過。當初開發大稻埕美食地圖的檔案夾,只敢下單訂製 50 個,少少做、便宜賣,幸運的是到最後『大稻埕傳統小吃』紙膠帶成為賣到缺貨的熱銷商品。後來轉念一想,可以不用侷限在大稻埕!我們看中九份地區日本遊客的購買力,努力突破地限,把大稻埕系列商品轉移到九份商圈販售。」不僅如此,他們還與日本百貨公司業者互惠,在市集上販售彼此的商品,使大稻埕的在地文化走向國際。
「其實,做(社區再造、地方經營)這些都是意外、沒有計劃性,也不能說做下去就一直做下去,要看我們有什麼資源可以繼續。」
將產地與生活結合,真實生活著
這些年來扮演過各種角色的呂大吉,曾任公務人員、建築師、社區營造規劃者,甚至現在成為商家業者,豐富的經驗讓他能從不同角色去權衡、不同角度去觀看,找出更適當的創業格局。
他也在這些經歷中看見,傳統建築與老店鋪引領著人們跳脫現代都市的框架,「老街再生」成為城市行銷的新亮點,同時在地居民也能真實的生活著。
呂大吉提到,許多當地阿公阿嬤也會走進裝修後的屋舍坐坐、喝茶談天,「這就是我們想做的事,將街區組織資源整合,凝聚社區共識,透過在地發聲與文化傳承,希望將產業和在地生活結合,並提供觀光支援、導入具有大稻埕在地特色的文創產業或社區服務之場所,共同帶動大稻埕的新榮景。」
大稻埕旅遊資訊站創辦人,呂大吉建築師至金門分享社區再造與經營的經驗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