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06/26 - UPC 產品條碼史上第一刷,是黃箭口香糖

1974 年,美國俄亥俄州時值晴朗舒適的 6 月,在清晨 8 點走進連鎖 Marsh 超市,從架上選了一包十條一組的黃箭口香糖,慢慢走到櫃台刷條碼、結帳。這現在看來平凡不過的日常瑣事,卻是通用產品代碼(Universal Product Code)的史上第一刷。

條碼的發想與起源

在商品條碼普及以前,商店店員必須一張張地為產品貼上價格貼紙,結帳以肉眼辨識價錢、用手工計算。清點庫存時,為了出動大量人力盤點只能暫停營業。若臨時要進貨叫貨呢?只好憑直覺了。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伯納席佛(Bernard Silver)和諾曼伍德蘭(Norman Woodland)兩位美國賓州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研究生,於 1948 年開始研發可快速追蹤庫存的零售結帳系統。

他們嘗試了許多方法:可以發出紫外線光的油墨,但因成本太高、圖案難以保存而作罷,甚至要嘗試摩斯密碼,卻因閱讀困難而打消這個念頭。有天,伍德蘭在沙灘上散步,閒暇之際在沙上隨意畫出點和短線,接著下意識把這些記號拉成垂直線、加寬成長條矩形。是的沒錯,條碼的前身就是沙灘上的隨手塗鴉。

條碼的設計與發展

長條狀條碼是設計出來了,卻因為電腦的成本太高、體積太大,且在光學掃描技術不成熟的狀況下,幾乎無法掃描與紀錄條碼中的數據。

為了因應技術的短缺,伍德蘭又研發出機器更容易辨認的「靶心條碼」。當時正值 1970 年代,許多公司紛紛投入產品條碼的製作,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於是買下靶心條碼的專利要進行研發。這時各家公司的研究進度彷彿百米賽跑般令人緊張,但當 RCA 還陷入在靶心條碼印刷的苦境時(墨水形狀不易固定),IBM 就於 1973 年推出掃描系統,並發布 UPC 條碼的規格。到了 1974 年 6 月 26 日這天,選在安訊資訊公司(NCR)附近的 Marsh 超市做 UPC 條碼的首次上路,因為安訊公司是收銀台的設計者。

後來 UPC 條碼發展出許多版本,每種版本用途不同,編碼方式也各異,例如涵蓋最廣的 UPC-A 用於通用商品,UPC-B 是醫療單位等。

UPC-A 的編碼規格,圖片來源:Wikimedia。
UPC-A 的編碼規格,圖片來源:Wikimedia

以 UPC-A 條碼的排列與編碼規則為例(如上圖),由左至右共有 12 位數字:1 位系統碼、左側代表廠商的 5 位數據碼、右側代表商品的 5 位右側數據碼,以及 1 位檢查碼。

那下方數字和上方黑白線條有關係嗎?有的。

每個數字都會對應到 7 條等寬的線,每條線稱之為模組,黑色模組數值是 1,白色模組數值則是 0。從圖中右側數據碼的「4」來看,對應數值是「1011100」,而左/右側數據碼的模組排列邏輯各不一樣。至於左、中、右較長且沒有對應到數字的線(圖中綠色部分),則是 3 個模組(101)的起始碼、5 個模組(01010)的中間碼,和 3 個模組(101)的終止碼。

UPC 的規格推出後,歐洲也依照 UPC 碼發展出「歐洲商品條碼」(European Article Number,EAN),而台灣在 1985 年成為 EAN 會員國,因此台灣沿用的就是 EAN 條碼。2005 年起,EAN 更名「GS1」(Global Standard One),成為最普遍的國際通用條碼。

這些條碼不只應用在刷價錢和庫存紀錄上,還能夠配合信用卡號和會員帳號來追蹤每個消費者的購物偏好。除了消費行為,條碼也存在生活大小領域之中,例如航空公司管理旅客行李、掌控貨運包裹、研究員追蹤動物等。直至今日,條碼發展出越來越多類型,也興起了能記載更多數據量的「二維條碼」,如此一來,才能因應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和資訊爆炸的社會。

 

參考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關於作者


PJ H

PanX 工讀編輯,不是 3C 迷,也非科技專家。希望人類、環境和科技能好好相處,太冷就待在家,太累就睡一覺,眼壓高就先別看螢幕。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