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別酸莫苦,給 2017 Computex 的三個建議

2016 年 06 月 06 日

近幾年,每逢 Computex 展覽的時期,總是會有不少聲音開始質疑 Computex 是否衰退了?還要繼續辦嗎?特別是上週一篇文章「COMPUTEX,停了吧!」,更是引起多方討論。熟悉台灣科技產業的資深老鳥立刻用一篇「該拿 MWC、CES 來跟 Computex 比嗎?」來反駁。如果你沒去,看這些討論或許也是摸不著頭緒,所以我建議還是先去現場看看吧!(但,這篇發佈時展覽已經結束了,只好等明年),或者可以看看 PanX 為你整理的 「別糾結辦與不辦了,3 件事情看懂 Computex 的熱鬧與門道」我個人認為 Computex 沒有這麼糟,比起過去有顯著進步,只是進步的幅度不夠大,而世界科技潮流前進的速度已經太快

Computex 從1981 年創辦至今已有 35 年。1980 年代,因為台灣電腦資訊產業與科技製造代工的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展覽一開始創立的目的就是要讓國內廠商可以展示產品技術給國外買主看,讓電腦筆電的 ODM/OEM 廠商可以接單。但其實更重要的大訂單都不是在展場內談成的,像是廣達、仁寶與 MediaTek 等大公司都會在鄰近的 TICC 或君悅設置 VIP 室,專門展示產品與技術給客戶看,商談之後的訂單,這種場合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進去的,所以若是拿一般的消費電子展或資訊展的熱鬧程度,或者是 Show Gril 多寡來期待 Computex,那就是大錯特錯,因為本質上就是不一樣。

如果只是酸言苦語,對 Computex 一點幫助都沒有,身為台灣科技圈一份子,我倒認為大家可以一起幫忙 Computex 改善體質。我就從我過往在電子廠服務與多次參加國內外科技展的一點經驗,提出幾個建議。

廣達設置在 TICC 的 VIP 室
廣達設置在 TICC 的 VIP 室
MediaTek 僅供被邀請的客戶參觀
MediaTek 僅供被邀請的客戶參觀

重新定義「Computex」吧!

Computex 的中文名稱是「台北國際電腦展」,從名稱上就開宗名義寫著「電腦」,Logo 也是以電腦的造型概念做設計,可是近五年以來,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的華麗崛起,電腦與筆電的出貨量每況愈下,不僅曾經的一方霸主 Sony 退出了筆電市場,Acer 也遭遇了經營上的重大危機。台灣廠商引以為傲的筆電與相關周邊設備,早已失去光環,電腦不再是 Computex 重點所在,而且從今年官方的宣傳中更可以看到這一句:

隨著國際資通訊產業趨勢逐漸從 PC 轉移至重視創新應用的物聯網科技

就連 Computex 官方都自己說,產業趨勢已經從電腦轉移到物聯網,再來還有這一段介紹:

2016 年 COMPUTEX 以「物聯網技術應用 (IoT applications) 」、「創新與新創 (Innovation & Startups)」、「商業解決方案 (Business Solutions) 」及「電競 (Gaming) 」四大主題貫穿展區規劃,展現產業最新趨勢。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看到了物聯網、新創、解決方案與電競,但電腦呢?當然我們可以說,這四大項主題中都缺少不了電腦的實質參與,尤其是電競對電腦規格的需求很高。可是,一個展覽的名稱在官方介紹上存在感如此薄弱,是否整個展覽品牌的規劃概念就有問題呢?

Computex 必須從名稱開始思考與發想概念,帶入新的想像,全面規劃展覽的設計與走向,如果展覽的目標是「建構全球科技生態系」,應該要有更大的視野與眼界去廣納所有相關的科技領域,以台灣豐沛的科技產業能量,有足夠的資源去建構出完整的平台,別再把自己綁在「電腦」這個框架下,釐清想法與各家廠商目的,建造一個新品牌能夠對海外發表新產品、新技術及全球 ICT 採購平台的展覽。

IMG_6483

需要大型的展覽館,聚集參觀人潮

說真的,與其花一堆錢蓋設毫無意義的蚊子館,到不如集中起來蓋一個規模夠大的展覽館,能夠舉辦國際規模的展覽,吸引國際買主,帶動產業蓬勃發展。 Computex 一路的發展從松山機場的外貿協會展覽館到台北世貿中心,到今年總共有世貿一館、世貿三館、南港展覽館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四個展館同時展出。參觀者要奔波在四個展館之間,世貿一、三館與 TICC 就在 101 周邊,來往還比較方便,可是南港展覽館距離卻遠很多,雖然設有來回巴士與捷運可以前往(捷運淡水線跟板南線還無法直達!),但還是略微不便。

今年展期中下了非常大的暴雨(就是桃園機場淹大水的那一天!),我看見許多國外來的參觀者冒雨奔波在各個場館之間,尤其一館到三館間,根本毫無遮蔽物可言,許多人都是全身濕透地走進場館內。雖然這只是一個小插曲,也是很不好的經驗。而且太過分散的場館規劃,會讓各館的人氣無法聚集,分開展出效果不佳,造成各館使用率不平均。雖然目前南港展覽館正在興建二館,但完成之後南港展覽館一二館合併也只有 5000 個攤位,光今年 Computex 的攤位就高達 5009 個,尚未完成就已經不敷使用。

雖然我沒有去過 CES 或者是 CeBIT,不過之前倒是參加過在亞洲國際博覽館所舉辦的香港電子採購展,展館總共有 10 個,攤位超過了 5500 個,另外我也去過在日本千葉幕張的 Messe 展覽館舉辦的 CEATEC Japan(日本先進電子技術展),也是集中在 8 個相連的展館舉行。場館空間高挑明亮,就算參觀人潮聚集,也不會有擁擠壓迫感,而且動線規劃得宜,各個主題區域可以互相串連。

展覽規模做大,參觀的買主就多;買主多,國外的參展商自然搶著來,而且搶佔先機後,後進者很難取代。想坐穩寶座,規模一定要不斷擴大,讓全球產業界都將該展當成是年度盛會。 德國深諳其理,除了已經是歐洲展覽重鎮,多項展覽規模做到世界第一。Computex 雖然號稱世界第三大,但展場面積只有第一大的 CeBIT 的二十分之一而已。Computex 現在已經很大,但還要更大,必須有一個夠大的展覽館,才能坐穩世界前三大電子展的位置,因為後面的追兵可兇狠了!

雖然台灣多個地方政府都想要興建展館,但從香港電子採購展跟日本先進電子技術展的經驗,展館都位於國際機場附近,考慮到交通性(如果機場捷運可以順利蓋好)與國際接軌的目的,桃園會是有競爭力的一個地點,或許這也是銜接「亞洲矽谷」計畫的方式之一。

日本千葉幕張 Messe 展覽館
日本千葉幕張 Messe 展覽館

統一組織單位對外宣傳,社群部分是重點

Computex 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TAITRA)」以及「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TCA)」兩個單位合力主辦,而你或許也發現,Computex 官方網站竟然有鬧雙胞:外貿協會官網 與 電腦公會官網,兩個官網到底有何區別呢?看起來外貿協會版官網的資料比較齊全,但電腦公會版網站的廠商產品資訊比較多。但一個活動何須兩個網站呢?我認為應該統一集中火力經營一個網站,才不會讓海外人士混淆。

由於 Computex 主要想要吸引的是國外買主的目光,所以國際宣傳是頭等重要的工作,目前看起來是由外貿協會所負責,透過 Computex 的媒體合作夥伴的頁面可以看得出來,長期發展下,外貿協會已經與許多國際媒體建立了連結,但是除了原有的海外媒體連結之外,我更想討論一下「社群」。

外貿協會經營的 Computex 的 FB 粉絲頁 約 8000 多人粉絲,從展期開始的 5/31 ~ 6/4 之間,只有 7 則 PO 文,在最重要、目光最聚集、可以有效宣傳散播展覽的消息活動的期間內,卻沒有好好利用,甚至從去年年底到三月多,有長達四個月的時間沒有任何的臉書 PO 文。我們都知道,長時間沒有經營的社群,影響力會逐漸消退。不過就跟官網一樣,台北電腦公會也經營了自己的 Computex FB 粉絲頁, 有近 5000 人按讚,比前者較勤勞更新產品與展覽訊息,即使非展期也有貼文。但是這種分散式經營是正確的嗎?

再來看看歐美日還很受歡迎的 Twitter,Computex 也有官方帳號,跟隨者有 2700 人左右,展期期間的 PO 文有稍微積極一點,但是內容卻很無趣,多是記者會與簡報錄影,也沒有重點簡介,沒有產品技術介紹,只有幾張攤位照片帶過,聊勝於無。

同時間我們可以看看 CES 的 FB 粉絲數是 19 萬人Twitter 則是 16 萬跟隨者CeBIT FB 紛絲近 5 萬人Twitter 則是 2 萬跟隨者。所以展覽規模相當的台灣 Computex 社群不應該只有這麼小,應要吸引更多關心科技的社群跟隨才對。社群的力量很驚人不用我多說,好好利用可以讓消息可以散播到全世界,聚集更多海外的目光,讓更多人可以關注 Computex。

Computex 沒這麼差,但希望更好

今年 Computex 有著許多新嘗試,像是三館的 InnoVex 新創區域,我覺得是個很重大的改變,而且是好的改變,從展場舞台設計到內容都跟以往的印象有很大的差別,讓人驚艷。

Computex 真的沒這麼差,台灣科技電子產業有許多公司依舊努力於技術開發,與國外大廠合作開發新產品,新未來,許多亮眼的新品跟技術依舊讓我稱奇。當然,每個人看的角度或有不同,但我認為主辦單位用心改變是看得出來的。

不只是台灣廠商在轉型找下一代產品,Computex 也該順應科技潮流立刻轉型,展覽與廠商相輔相成,Computex 才會走的更長更久更好!

圖片來源:Computex 官方網站

關於作者


Amanda

興趣多元,熱愛科技,喜歡運動,關注任何新奇有趣的事物。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