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PanBooks/產品沒有與市場適配,行銷根本是在浪費時間

2016 年 03 月 20 日

如何作到「產品與市場適配」

「產品與市場適配」可能是個難理解的技術性商業概念,但我將擺脫專有名詞、拿實例來解釋。原來,我在拜讀陳安卓的專欄前,早已熟悉這個的概念。

我大多負責作者和書籍行銷。過去 5 年,我經手過數十本暢銷書,當然,也處理過許多不是很成功的書。就我的經驗來說,上市後會失敗的,通常是那些作者閉關一年寫成、再交給書商出版的作品。他們滿心期待,但極少熱賣。

另有一些客戶,出書前已經在部落格大量發文。他們的出書構想來自本身感興趣、但也是讀者迴響最大的主題。也有客戶以 Google 搜尋結果頁截圖、突顯他網站的熱門程度,賣出他的出書提案。還有人利用部落格和公開演說,測試打算寫進書裡的構想,並詢問讀者想在書裡看到什麼樣的內容。同時,他們也會檢視貼文獲得的評論和臉書的「分享」次數,來判斷主題是否得宜,並將書名和封面構想放上網路,測試市場反應。他們還會查看其他部落客討論的熱門話題,想辦法在書裡加以討論。

善用部落格與網友互動的作者達到「產品與市場適配」;閉門寫作的作者並沒有。一個走成長駭客的路,另一個僅靠臆測行事。對我來說,一個易於行銷,另一個常常失敗。一個只要輕推一把就能順利前行,另一個每步都會遭遇強烈逆風。

如果「寫一篇假設性新聞稿」對你的狀況沒有幫助,亞馬遜還有幾個簡便易行的建議。亞馬遜科技長韋納.佛格斯(Werner Vogels)說,你可以嘗試為正在研發的產品寫常見問題解答,有助預先解決潛在用戶的抱怨和疑難雜症。你也可以試著找出決定用戶經驗優劣的關鍵,例如製作模擬頁面,撰寫假想案例討論,讓你看出成品的模樣、目標客戶是誰以及效果好壞。最後,設法編寫使用者手冊,依佛格斯的解釋,這通常包括三部份:概念、解說和參考資料。說得清楚,代表你能從客戶的角度理解自己的想法。佛格斯也說,如果用戶類型不只一種,就要多寫幾份手冊。

我喜歡這些點子。聽起來雖然像回家作業,

但強迫你改從別人的觀點想像自己的產品,就是達成「產品與市場適配」的最佳做法—— 說到底,你不是重點,你要拉攏的顧客才是。

也許你會像 Instagram 一樣,很快就達到產品與市場適配,又或者透過每次改善一點,逐漸達成產品與市場適配。馬克.安德森(MarcAndreessen) 是網景(Netscape)、軟體公司 Opsware 和社群網站平台 Ning 的創辦人,自己也有創投基金,還是臉書、eBay 和惠普(HP)等公司的董事。他認為,企業必須「做任何必要之事,追求產品與市場適配」,包括換人、修正產品、切入不同市場、不想迎合時向客戶說不、不想拒絕時向客戶說好、進行會高度稀釋股權的第四輪增資等。換句話說就是,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敞開心胸傾聽意見

新做法的難處之一,就是必須放下身段,坦然接受行銷人員不見得是團隊中最關鍵的成員。沒錯,有時候行銷人員的最大貢獻在於,讓大家暫時不要因為「行銷」分心。對外業務有時正是最不重要的部分。

以提供生產力和組織管理軟體工具的新創公司 Evernote 為例,該公司決定,在開始成長的前幾年,不在行銷上花一毛錢。Evernote 創辦人菲爾.萊賓(Phil Libin)的那句話已成經典:「若只把心思放在創造最佳產品以外之事,絕對做不出最佳產品。」所以 Evernote 剔除行銷預算,把錢全部投入產品開發。這在初期會導致品牌建立較遲緩,但成果十分豐碩。為什麼?因為 Evernote 終能成為實力遙遙領先的生產力和筆記軟體,時至今日,它實際上是在自我行銷。

也許這就是你該做的事。我知道,你看這本書,多半是想找出可以立即派上用場的祕訣,想知道預算和資源該投入何處。姑且讓我們先跳出框架、別管預算,思考一下是否改進產品就是最佳策略。

這並不是表示你什麼都不該做。儘管行銷在策略上並非優先要務,Evernote 還是想出了一些高招,讓大家注意產品。聽到客戶抱怨被老闆質疑開會時用筆電是不專心的表現,Evernote 團隊印出「不好意思, 我正在使用 Evernote 做筆記」的貼紙,把忠實客戶變成各個會議中的活廣告。

一旦產品不再是動不得的東西,不再認定行銷人員只能盡力包裝產品,但不能改善產品,整個局面就會改觀。現在,我們不會無計可施、不必推銷產品給沒有共鳴的記者和用戶,我們要用資訊改善產品,相信我們最終可以琢磨出能夠自我行銷的產品。

這場比賽已經發生變化。獎金和獎項不再頒給第一個上市叫賣的人,而是給第一個做到產品與市場適配的人。一旦達到產品與市場適配,行銷就會像火花點燃浸過煤油的火種。至於舊的行銷手段呢?那像是劃了根火柴⋯⋯然後奢望某處會生起火來。

重點就是:沒有產品與市場適配,行銷根本是在浪費時間。

當然,現在有許多工具可以協助你達到產品與市場適配。Google、Optimizely 和 KISSmetrics 都有很棒的服務,供你研究網站用戶的動向和喜好。這種觀察比直覺更能讓你趨近產品與市場適配。

但最有效的還是蘇格拉底法,也就是不斷質疑每個假設:

這個產品是為誰設計的?他們為什麼要用?我為什麼要用?

也要詢問客戶下列問題:哪一點吸引你使用這個產品?什麼原因讓你沒推薦給朋友?還缺什麼功能?什麼地方最棒?不要隨機亂問或只問你的朋友,要用科學態度看待此事。使用 SurveyMonkey、Wufoo、Qualaroo、甚至是 Google Docs,這些工具讓你可以輕易地針對部分或全部顧客進行意見調查。

這是第一次,我們因為打算有所行動而開口提問。再也不必私下向朋友、同事和配偶抱怨,我們和沒人要的產品栓在一起。

這不代表所有調查到的數據都要派上用場,但你還是應該要取得這些資料。無憑無據的黑箱作業不再必要,情況確實有可能改變,所以你要敞開心胸。

產品與市場適配並非巧合。企業對此全力以赴,拚了命地追求。證據支持這樣的決定,所以他們願意投資數週或數月時間。客戶目前看到的服務,已與剛推出時截然不同;那時,產品尚未與市場適配。

但一旦達成產品與市場適配,這些公司不會坐等成功自己來敲門。下一步就是找顧客進門。

成長駭客行銷:引爆集客瘋潮的新實戰力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關於作者


泛科選書(PanBooks)

PanX 泛科技新聞網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若希望有任何書籍合作歡迎向我們聯絡:contact [at] panx.asia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