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科技與愛情(二)/失去邊界的戀愛:「即時」通訊,讓我們失去了什麼東西?

2016 年 02 月 15 日

文/程威銓

台大心研所畢,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目前為泛科學、女人迷、姊妹淘、三十雜誌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

每年情人節,都是有伴的人失血、失戀的人吐血、單身的人假裝看不見,媒體商人躺著賺錢的日子。但在這你來我往的攻防中,我們似乎忘記了,隨著手機通訊軟體的盛行,情侶之間的溝通已經有非常大的變化。

失落的訊息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個容易在情侶之出現的對話:

「好吧,你先忙。」

「沒關係,你爽就好。」

「都你在講。」

「是好了沒~」

摸摸自己的良心自問:如果他是你的伴侶,你真的感覺得出來傳訊息的人在「說」什麼嗎?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開心、體貼、生氣、揶揄、還是委屈?

早在簡訊的年代,我們就開始習慣以文字取代聲音,而在即時通訊軟體越來越興盛的今天,訊息一直傳一直傳一直傳一直傳都不用錢,你新買的手機可能一年響不到十次——這也意味著我們的「聽覺」器官,漸漸從耳朵變成眼睛,但這樣,真的好嗎?

1.遺漏式訊息

想當年 MSN 還活著的時候,很多大學生一整個晚上都掛在網路上虛忙,享受著很多橘色的方框跳出來,聊一些有講等於沒講、講了反而會觸怒彼此的事情。記得那時候我曾和朋友們之間開玩笑的說「MSN 實在是萬惡淵藪啊!多時候,沒事聊聊變成有事,反而把小事化大,大事爆炸」

為什麼會這樣呢?

當我們習慣用眼睛和文字溝通的時候,其實遺失了很多重要的訊息。根據麥拉賓(the rule of Mehrabian)「55387」法則<1>,在溝通的時候,55% 的訊息來自聲音、動作或表情,說話的風格或方式佔 38%,內容只佔 7% [1]。換句話說,就算是有許多貼圖可以用來「表情」的今天,大概還有一半以上的部分是沒有辦法透過訊息傳達出來的——這也意味著,有些玩笑話容易被當真,可有些時候明明很認真,對方卻不當一回事。

2.碎片式溝通

即時通訊對情侶的另一個挑戰是「碎片式溝通」。我們先前曾經做了一個已讀不回的研究 [2],請參與者想一個目前生活當中對他來說最重要、他喜歡的人(可能是伴侶、曖昧對象等等)。結果發現,在 411 位實驗參與者中,有將近四成的人都希望對方在半小時之內能夠回訊息,累加起來近七成的人都希望對方可以在 2 小時之內回訊。很多人沒有辦法延宕滿足,希望對方總是能夠很快的回應自己的需求 <2>。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簡單地想一下,如果你每隔十五到三十分鐘需要回訊息,這也意味著你們之間的溝通都是破碎而零散的,你必須在目前進行的工作;和跟他的對話之間做快速的切換,感同身受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 ,並不是所有的情侶都是這樣。如果你願意「專心」地留下一段時間給彼此,那麼溝通還是可能很有品質的,但可以確定的是,蜻蜓點水式的溝通,勢必會一方產生患得患失的困窘。

回訊息實驗結果

沒有邊界的世界

但是上面這兩個還不是影響最大的,即時訊息帶來的最大影響,是締造一個沒有邊界的世界。例如,台北飄雪了,你一秒打卡連遠在美國念書的朋友都知道;台南地震了,你一個祈福的分享轉發,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可能看到。只是,當我們無限自我擴張的時候,可能要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真正在「連結」的是什麼?是建立感情,還是在擴散焦慮?

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幾個例子:

「你在幹嘛?」

圖片來源:廢物女友

「怎麼感覺你最近和我聊天的時候,都覺得很無聊?」(這是用 LINE 斷斷續續聊了兩個小時之後的質問)

「這個好好笑!」(是他連續傳的第三個搞笑影片,但是其實你一個都沒有點開來看,心想要比傳這些,我阿公還比較強)

圖片來源:我和你沒啥好說的就用圖來表達吧!
圖片來源:我和你沒啥好說的就用圖來表達吧!

有些情侶對於即時通訊的依賴,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討愛症候群」——因為沒有辦法好好和自己相處,所以才想要找一個人靠著;因為害怕無聊,所以才在網路上面尋找各式各樣的好笑;因為對自己沒有自信、獨處的時候就會想到自己的不好,所以嘗試去和伴侶、甚至很多人搭起關係,希望藉由他們的「好」,來忘記自己的「不好」。

根據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的看法,這些內在的空虛,其實都是源於小時候,父母只給予殘破的愛和關懷,所以他們渴望從愛情或其他人際關係當中,一點一點地討回來 [3]。可是這樣一種仰賴科技、失去邊界的愛,往往讓不安的人更不安,失衡的感情更糾纏。

有一天你會發現,如果你習慣的感情,是沒有耐性的想要對方趕快回覆你,或是用即時訊息擦掉兩個人之間的邊界,那麼你只會在這隱沒的邊界當中,淹沒了彼此。

 

如果你也有這些狀況,想知道該怎麼辦,請見連結

 

註解:

  • <1> 當然這法則也有批評,請點此文看實驗流程與批判,或參閱論文 [4]。
  • <2> 我們對於「做到一半」的事情,會比「已經完成的事情」更在意、記憶猶新,這就是著名的「蔡格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5, 6]。

延伸閱讀:

  1. Mehrabian, A., Silent messages. 1 ed. 1971, Belmont, CA: Wadsworth.
  2. 程威銓 and 龔佑霖, 當愛,已讀:從「回應性」角度看已讀不回效應, 2014.
  3. 岡田尊司, 母親這種病. 2015, 台灣: 時報出版.
  4. Yaffe, P., The 7% rule: fact, fiction, or misunderstanding. Ubiquity, 2011. 2011(October): p. 1.
  5. Zeigarnik, B.G., Das Behalten erledigter und unerledigter Handlungen, Inaugural-Dissertation… von Bluma Zeigarnik. 1927: J. Springer.
  6. Seifert, C.M. and A.L. Patalano, Memory for incomplete tasks: A re-examination of the Zeigarnik effect. 1991.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關於作者


PanX 泛科技

PanX 泛科技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本帳號也會發布來自其他單位提供的新聞稿。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