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假消息不斷入侵,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從法國反假新聞法案與「數位稅」談起
近年各平台上假消息、恐攻言論與隱私權問題引發世界關注,Google、Facebook、Amazon和Apple等科技巨擘,如同巨獸般掐住全世界數位市場的咽喉。然而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法國主張對科技巨擘施以適當管制,像是去年法國通過反假新聞相關法案、今年三月宣佈開徵數位稅。
法國的經驗值得台灣借鏡,因此法國在台協會在五月邀請法國最高數位政策機構「電子通訊與郵務規範」高等委員會主委Sébastien Soriano,及研究數位科技與社會關係的知名學者Antonio Casilli 與談,思索如何平衡科技所帶來的便利與風險。
假消息無孔不入該怎麼辦?
假新聞一直以來都是很重要的問題,為了避免輿論操控選舉,法國國會在2018年11月通過兩項「反假新聞法案」,透過制定法律,讓法官在選舉前可要求網站刪除被認定為不實的報導。此外,法國也要求臉書、推特等社群平台,必須公布廣告主的資訊。
Sébastien Soriano建議防範假新聞應是政府跟社群網站一起合作,思考全面解決的方法,包括引入事實查核機制、適當停掉放送假新聞的頻道等。
不過他也坦言現行制度對於使用WhatsApp、LINE等通訊軟體傳遞假消息,仍沒有辦法處理,但是政府應課予數位通訊軟體跟電信業者一樣的義務,要求負起相關責任。
Antonio Casilli表示,當大量假新聞被廣泛傳播時,必須要去思考這些訊息是怎麼被製造的?他認為,資訊多元有助於平衡虛假訊息大量散佈,不過社群平台如果以經濟利益導向就很難做到。
其實很多假新聞被傳播是因為有經濟利益可圖,很多公關公司受業主的委託,透過社群網站做商業宣傳、政治操作,所以社群平台的訊息傳播方式是有問題的。因此,他反對政府單純只用法律禁止不實內容,而忽視社群平台基於經濟利益的傳播方式。
他認為罰錢與監管固然能讓假新聞、恐怖言論消失,但最終其實是要「讓網路與社群平台符合公共利益」目的,確保每個人都可以在平台上表述意見,而且能看到不同的論述,避免平台上出現大量偏頗的言論。
誰管制內容下架?言論自由與內容管制如何平衡?
Sébastien Soriano:必須要找到言論自由與內容管制的平衡,採取先揭露管制方式,而非事前審查內容。
舉例來說,在管制恐怖或仇恨言論時,政府應先訂定一套監督機制與工具,提前告知發文者,哪些言論會受管制,一旦仇恨言論被發佈,相關管制者可掌握發文者API,警告發文者言論違反規定,若是發文者不配合刪文再開罰。政府也必須要求平台業者落實和訂定完整的監督機制。
Antonio Casilli:無論社群媒體自行審查有問題的發文,抑或群眾投訴下架貼文,都比較難掌握言論刪除的標準,可能會影響言論自由。
因此他贊同Soriano的意見,建立有共識的監控機制,以評判平台是否有恰當的監管機制為主,而避免去評斷某則發文內容的好壞。
科技巨擘壟斷全球數位事業有解嗎?數位稅是好的解方嗎?
歐盟先前有討論數位稅的問題,不過還未有共識,法國先往前走一步,在今年三月宣佈對大型跨境電商在法國的營收課徵3%稅。
Soriano認為這不能說是最好的方法,但至少嘗試解決經濟數位化下的稅制問題。針對科技巨頭掌握全世界數位市場,他認為應制定相關「反壟斷」的規定。
Soriano在2019年奧斯丁SXSW「互動式多媒體大會」上,發佈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提案,內容包括:建議政府參考歐洲電信監管的方式,分析市場的競爭程度,若市場存在持續壟斷的情況,政府可要求壟斷者履行非歧視、透明度、業務分離與價格監管等義務(節錄自提案內容)。
Antonio Casilli表示Facebook、Google等平台靠著大量收集用戶數據獲利,但關鍵是用戶數據創造多少價值、公司要為此付出多少稅呢?
全球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共識,但是他認為朝著數位稅的方式走是對的,至少讓跨境電商與本國企業的課稅是公平的,不過現在還不確定實施的效果。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