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夢幻語音助理 Viv 亮相!Siri 開發者花四年研發的進化版 AI 助理

2016 年 05 月 10 日

能聽懂自然人語的語音虛擬助理,是目前各大科技廠角逐的項目之一,包含 Amazon 的 Alexa,Facebook 的虛擬助理 M,微軟的 Cortana、谷歌的 Google Now,以及 Apple 家代表性數位語音助理 Siri。

Siri 背後的人工智慧系統開發者是 Dag Kittlaus 和 Adam Cheyer 二人組,他們 一開始是在美國國防部的 DARPA 研究計畫下,開發國家級的虛擬語音助理,Apple 在 2010 年正式併購 Siri,成為 iOS 系統的內建軟體。

Dag Kittlaus 和 Adam Cheyer 認為只能透過網路搜尋回答問題的 Siri 還不夠完善,因此低調花了四年的時間,研發出新一代 AI 助理 Viv,並在紐約新創活動 Disrupt NY 公開亮相,Viv 能夠直接整合多種服務,達到公司的口號「intelligence becomes a utility(當智慧化變成一種用途)」。

市面上有兩大類 AI 語音助理,一種是垂直深化,如只專注在安排行程會議的 X.ai.,另一種則是橫向多工,如 Viv,它們像個命令與控制中心,負責向適當的機器人發出需求,目前 Amazon 的 Alexa、微軟的 Cortana 和 Facebook 的聊天機器人,都朝著與第三方服務整合的目標前進。

不只幫你搜尋,更直接給你答案

根據《華盛頓郵報》在展示會的事前報導,這群新創團隊工程師如何用 Viv 訂比薩 ,他們只要對 Viv 說:「幫我從辦公室附近的 Pizza Chicago 點一份比薩 」,丟出各式各樣的口味需求,告知地址後,Viv 就自動和 Pizza Chicago 完成點餐的流程。

而在展示會上,Dag Kittlaus 問 Viv:「後天下午 5 點之後,舊金山金門大橋附近的溫度會高於華式 70 度嗎?」Viv 分析這一串複雜的問句後,從天氣 App 中搜尋氣溫預報,並給出「不會」的簡短文字答案。

這就是 Viv 和 Siri 最大的差別,使用者對 Siri 大部分的詢問都只能得到一串網路搜尋結果,或等著你自己點開的應用程式。Viv 則具備分析使用者的話語,和與第三方應用程式接洽的能力,用戶不需打字、搜尋或點選,只靠著一段簡單的對話,就能得到問題的答案,完成下訂單、叫計程車、買花、買電影票或訂房等任務。

此外,Viv 和其他語音助理最大的不同,在於結合自然語言技術和動態程式編寫技術,也就是說當 Viv 理解用戶的指令需求後,能自動編寫程式,幫助自己達成後續的動作,不用等待系統程式工程師來輸入複雜的指令,而且 Viv 提供一個開放性的平台,歡迎第三方單位來此進行開發和整合。

目前團隊正在為 Viv 開發類似 Siri 的語音答覆功能,並預計下半年會真正問世。

圖片來源:Viv
圖片來源:Viv

 

參考資料:

首圖來源:Viv

關於作者


Valerie

PanX 編輯,興趣多多,書籍雜食者。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