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Books/團體超過一百五十人,就會分裂
2008 年夏季,臉書悄悄跨過一個小里程碑,臉書高層發覺公司的規模擴張得非常迅速,如今已僱用超過一百五十名電腦工程師。外頭沒人知道臉書的工程師人數突破這個數目,大概也沒人在乎,畢竟所有成功的矽谷新創公司都會迅速擴大規模。比方說,高德菲在雲端技術公司 VMware 工作的短短七年之間,公司人數就從幾百人暴增為一萬人。迅速成長是榮譽的象徵。
然而,臉書高層對工程師人數突破一百五十名一事感到不安。原因出在「鄧巴數字」(Dunbar’s number),提出者是英國演化心理學家暨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他在 1990 年代以靈長類為研究對象,發覺社群的合理大小跟人類和猿猴的大腦尺寸有關。如果大腦較小(例如:猿猴),則有意義的社會關係數目有限(約為數十個);如果大腦較大(例如:人類),則能建立更龐大的社群網絡。鄧巴指出,人類是靠「社交梳理常規」(social grooming),建立緊密關係。猿猴靠互相幫忙梳理毛髮與挑掉蝨卵來建立關係,人類則在一起工作或生活時,靠笑容、音樂、閒聊、舞蹈與其他日常儀式性互動來建立情誼。
鄧巴表示,人類團體的適宜人數上限為一百五十人,因為人類靠社交梳理常規互相建立密切關係時,大腦最多只能處理這個數目。當團體人數超過這個上限,成員就無法靠面對面接觸與社交梳理常規來維繫關係,開始需要各類階級制度或管理結構。由於這個緣故,舉凡狩獵採集部落、羅馬軍部隊、新石器村落或哈特教派信徒聚落都多半少於一百五十人,一旦超過則往往陷入分裂。
在現代社會,一百五十人以下的團體往往更有效率,而我們似乎憑直覺就知道是這樣,例如:大學兄弟會往往低於這個人數,多數公司部門也低於這個上限。鄧巴還研究英國人在 1990 年代初期如何交換聖誕卡,他認為那時還沒有臉書等平臺,而聖誕卡是界定朋友圈的理想方法。根據研究結果,如果計算一個人寄出的卡片,所有收到卡片的家庭的人數總和平均為一百五十三人。鄧巴寫道:「這個(一百五十)上限跟大腦新皮質的大小有直接關連,團體大小也取決於此。這個新皮質處理能力的處理上限,正是維持穩定人際關係的人數上限。」
學界對鄧巴的論點莫衷一是。自從他提出這項突破性研究以後,其他人類學家、神經科學家與生物學家也投入研究,有些研究結果指出團體人數的適宜上限應為三百人。不過祖克柏與其他臉書元老仍認同鄧巴的論點,最後還請他提供諮詢建議。起初他們著重商業角度,想知道每位臉書用戶可能有多少位朋友,以便設計相應的系統,但他們跟鄧巴談過之後,發現鄧巴數字的原理不只能用來設計適合外部用戶的系統,還能用來促進內部人員的交流。在祖克柏草創臉書公司的初期,大家是一起工作,有些甚至一起住,彼此知之甚詳,還培養出共同喜好,例如:一起叫當地某間中國餐廳的外送餐點。然而,公司規模擴大以後,這種團隊精神就難以為繼了。
臉書不是面臨這個問題的唯一公司,所有成功的新創科技公司都同病相憐。放眼矽谷的歷史,迅速擴張的公司大多碰到這個嚴重問題。一開始是靈活自由的小公司,後來大獲成功,企業組織變得龐大,逐漸充斥內鬥與穀倉。索尼是一例,全錄公司也是一例,至於臉書技術人員格外關注的例子則是微軟,這家總部位於西雅圖的科技巨擘起初充滿活力與創意,卻從二十一世紀開始飽受穀倉所累,雖然不像索尼那麼嚴重,仍不免喪失部分競爭力。
那麼有辦法避免這種命運嗎?臉書高層決心試一試。某位臉書資深主管表示:「我們不想淪為索尼第二或微軟第二,我們旁觀那類企業,並且引以為鑑。」他們開始腦力激盪,設法對抗穀倉桎梏。2008 年夏季,安德魯.博斯沃斯(Andrew Bosworth)提出一個創新點子。博斯沃斯是臉書創始元老,壯碩魁梧,頭頂光禿,身上有刺青,工程背景出身,在同事間的外號是「小博」(臉書人員愛互取綽號,這是他們社交梳理常規的一部分)。
下篇將繼續討論臉書如何打破「穀倉效應」。
- 本文出自三采文化出版《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 書名:《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 出版社:三采文化
- 原文作者: 吉蓮.邰蒂
- 譯者:林力敏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