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徐挺耀專欄 / 武元甲與洞見

越戰的勝利者武元甲去年過世了。武元甲是上個世紀最厲害的軍事奇才之一。他本來是高中老師,沒上過一天軍校,當將軍之前工作主要搞政治和當報紙編輯之類的。後來越軍也是他從一個排的兵和舊武器開始創辦起來,竟能把法國和美國都擊退。他的老闆胡志明在評論趕走法國人的奠邊府之戰說:「我們沒有損失任何飛機和戰車(因為這兩樣都沒有)」。感覺很勵志吧。

武元甲能屢創奇蹟也是因為時代因素,如果他早生個五十年,殖民者可以扼殺他於萌芽之中。如果越戰晚個五十年,那軍事科技的指數化成長會完全抵銷掉他在戰術上的洞見,他打仗的時期剛好是蘇聯跟美國的軍事科技差距最接近的時候。

他能成功不只是天時,武元甲很認真從頭發明了整套體系來對抗法國跟美國人。整個運作體系粗糙但有效,越軍建立了胡志明小徑,補給品用人力跟卡車搬,可以從北越通到南越,把敵人家變自己家。挖地道避開美軍飛機。軍隊隱藏在民居之中,一切都是針對敵人的弱點。

在第一次遭遇到美軍直升機之後,他大為驚駭,但他立刻了解到能打敗直升機就可以打敗美國人。奠邊府之戰也是,他了解問題的核心是要把法國人趕走,所以要讓法國人大敗一場就行了,最後雖然只擊敗了整個中南半島上百分之四的法軍,卻贏得整個戰爭。

反過來說美國人和法國人做了哪些事情呢?他們只是打算強化他們原來的作法,覺得只要增加殺傷比率,就可以擊退越共。但越共最不怕的就是殺傷比率,冷戰時代最經得起殺傷的就是那些解放陣線之類的軍隊。

武元甲在軍事上的洞見,思維方法非常接近Tesla的埃隆穆斯克說的根據第一原則的思考模式(這我改天再寫文章聊吧),考量到越南跟美國法國實力上完全的差異,能贏得越戰這點是非常了不起的。不過大人物做大事往往不恤民力,為了達成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犧牲慘重,有其時代因素,不足為訓,越南今天也是市場經濟國家,這場慘重無比的越戰打了一圈又回到原點,無數人命的犧牲實在令人一嘆。但從產品跟事業的角度看,武元甲的思考是非常值得參考的,許多時候,我們往往需要的就是那一點洞見而已。

武元甲,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關於作者


Tim Yao Shyu

為台灣最大的知識網站集團公司泛科知識(包括泛科學、娛樂重擊、泛科技、美食加、旅飯),以及國際廣告代理商潮網科技創辦人。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