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李永得:鼓勵自由的靈魂,比什麼都重要

2022 年 08 月 03 日

文 / 陳詩寧。大人的數位轉型專欄作者,泛科知識行銷長。本系列文章擬用數位轉型的角度來觀察政府與公共事務發展。

在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中,現任文化部長李永得影像驚鴻一瞥。那一年,身為自立晚報記者的李永得和徐璐,是在解嚴後首先到中國採訪的媒體人。

李永得部長出道甚早,自稱前 20 年是媒體人,後 20 年跨界進入政治,文化部長一職是兩者的融合,但也互相辯證。

法國參議院友臺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特別請文化部長李永得體驗雨果(Victor Hugo)當年擔任參議員的席位

逐漸進入後疫情時代,腳快的李永得已開始了一系列的「文化走出去」行程。這次出訪規格頗高,在駐德代表謝志偉的安排下,李永得與德國聯邦文化部長洛特(Claudia Roth)於德國聯邦國會進行會談;也在駐法國代表吳志中的安排下,率團參訪法國參議院,由參議院友臺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熱情接待,還回訪了剛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組織WHO提案的捷克眾議院。

為何急著風塵僕僕讓台灣走出去?李永得分析,「2020 年後因為美中貿易戰爭、COVID-19、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這三件事情都讓台灣在整個國際架構上越來越重要。」

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市場對全世界的磁吸效力正在減弱中,具體例證是好萊塢對於中國的票房依賴減少。這也是李永得提到的,未來的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關係,將會從經濟驅動,慢慢轉移為價值驅動。

李永得認為這個階段的當務之急,就是要透過文化讓大家了解台灣,「台灣的文化並不是要輸出去賣錢,而是讓人了解台灣為何面對強權壓迫,還能挺住自由,保持經濟成長,守住疫情。」

讓天生追求自由的人,用共同語言溝通。因此除了熱鬧的影劇之外,出版的互譯和視覺的指認,將會更深沉指出彼此的異同。

因此,睽違兩年,用「Re-Open」為主題的台北書展,獲得 30 多國參與,希望「在戰亂衝突世局中,Re-Open 和平的希望與共好的想像。」書展中出現了烏克蘭年輕出版人Valentina Butenko (布恬科) 以出版代替武器,幫烏克蘭在全球發聲的一幕

在一派安適的國家美術館裡,也出現嚴肅的立陶宛攝影展,在這個小國自1950年代至今的歷史與攝影發展歷程中,可看出多元且異質的生命力。配合此展有國內策展人所策劃「覆寫真實:台灣當代攝影中的檔案與認同」,兩相對照雖然各有蒼涼但不孤單。此展覽將在九月份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再次展出。

我也問曾經是公視開台第一任總經理的部長,對備受關注的Taiwan Plus再次回到公視後有何看法。李永得說,要用國際觀點講台灣故事,要有優異的解讀判斷和議題設定能力,也要有英文非常好的人才,「去年一整年在練兵,除了講台灣的故事,還要在台灣報導亞洲和國際新聞,理想是針對不同的語言區,有不同的推廣計畫,包含行銷與在地連結,未來將隨著預算擴大逐漸完備。」

除了走出去的計畫之外,在地實體轉型也在展開,中正紀念堂轉型競圖已於7月1日展開,將討論已久的轉型去除威權、開放空間使用落實在計畫之中。其實中正紀念堂轉型已經在進行,不管是30年前野百合學運,還是抗疫時期的篩檢站,都是在當代有意義的挪用,在解嚴 35 年後這場遲來的競圖,不過是將社群討論放在時間軸中,讓改革正式開始。

李永得的夢想是,在2024巴黎奧運,當台灣選手得獎的時候,台灣已經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國際頻道,讓世界媒體能夠充分引用,了解台灣人為何如此厲害,就像韓國的阿里郎電視台所發揮的讓世人認識韓國的作用。李永得的夢想藍圖如此具體,也許因為在此處,媒體人和政治人融合為一。

文化部的數位轉型小筆記

  1. 文化輸出不只是賣錢,數位的影響力也很重要。
  2. 關於改革的社群討論要放在歷史的時間軸中留下痕跡。
  3. 未來台灣的故事,針對不同的語言區有不同的推廣計畫,將有賴數位媒體科技。

關於作者


PanX 泛科技

PanX 泛科技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本帳號也會發布來自其他單位提供的新聞稿。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