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威專欄 / 評《機器、平台、群眾-如何駕馭我們的數位未來》一書
世界改變的速度太快,有時真讓人喘不過氣,來看幾個數字,或許你會更有感。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在我出生那年,也就是 1981 年,台灣當年的出生人數有 414,069 人,而死亡人數則是 87,192 人,兩者相減就是自然增加人數,為326,877 人。快轉三十年,我女兒在 2011 年出生,在那年,台灣的出生人數為 196,627 人,死亡人數則是 152,915 人,相減得出自然增加人數為 43,712 人。簡單來說,三十年間,出生人數少了一半,死亡人數多了一倍。
而去年 (2017) 的自然增加人數更只有 22,602 人,比 2011 年少了近一半。
看到這數字的變化,我認知兩件事:第一,為我這個世代設計的社會規則,肯定已經無法適用在我女兒身上。第二,如果現在不開始採取極為激進的變革策略,迎來的後果將會是我女兒的世代無法承擔的。
然而該怎麼做呢?
講科技未來趨勢的好書最近幾年出了不少,我也讀了不少。像是凱文・凱利的《必然》、哈拉瑞的《人類大命運》、亞歷克・羅斯的《未來產業》、湯馬斯・佛里曼的《謝謝你遲到了》、傑瑞米・里夫金的《物聯網革命》等等,他們的共通點,在我看來,都屬於個人色彩鮮明的著作,以獨到的觀點與讀者溝通他們所看見的未來,相較於這些書,我認為本書《機器,平台,群眾-如何駕馭我們的數位未來》的兩位作者,安德魯・麥克費與艾瑞克・布林優夫森則頗有商學院教授的風範,讓本書既有暢銷書的氣勢,也有教科書的氣質。
麥克費與布林優夫森皆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數位經濟研究中心(MIT Initiative on the Digital Economy)共同主任,也都在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任職,兩人已經合作過兩本書,上一本書《第二次機器時代》也成為上述許多書必須引用的著作。
正如開頭提到的人口數字所揭示,我們處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很容易像個慌張的水手,看見船破了洞就拿手指頭去堵,但能夠爬上船桅,好好把局勢看清,指揮船員,懂得掌舵操帆才是求存之法。想知道該怎麼做,得先搞清楚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麥克費與布林優夫森以清澈精準的目光將改變世界運作的架構攤開在我們眼前。當機器超越人腦的思維侷限,平台攫取產品的定價權跟消費者的注意力,群眾跟去中心化的自造者、群眾集資、以及區塊鏈等挑戰所有集中,仰賴核心決策的組織型態,被劇烈搖晃而失衡的世界就像彎道超車的賽車一樣,危險四伏,刺激不斷,唯有不斷再穩定跟再平衡,才能奔向最後的終點。
或許因為是合著,所以本書內容跟其他單一作者的書不同,沒有什麼作者的情感成分或明顯的個人風格,多了的則是更像商管科普書或教科書的提綱挈領與循循善誘。本書分成三部,每部各有四章,以標準的起承轉合帶領讀者思考,我認為最有幫助的是每一章最後提出的延伸思考,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當我在心中試著回答的時候,我把自己公司的成長問題、以及我們社會遇到的問題(包括人口問題)也想了一遍,有了很大的啟發。
本書作者再三強調,機器、平台、群眾的崛起,並不代表人腦、產品,與核心就再也無立足之地。關鍵在於了解局勢之後,才知道若要幫助自己與組織運用機器、平台、群眾的力量,採取什麼樣的決策最理智。本書將這三股新力量之所以能夠重塑世界的原理,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話語跟多樣化的案例,說得既清楚又精確。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也有遇到知音的感覺。我在 2017 年年初開始挑戰「知識經濟的未來」百場演講,雖然鋪陳方式不同,但我的演講內容也圍繞著機器、平台、與群眾,與本書相符之處不只若干,算是令我欣喜的巧合。
本書結構清晰,三大主軸「人腦 vs 機器」,「產品 vs 平台」,「核心 vs 群眾」是非常好用的趨勢解讀視角,若要挑惕,只能說時代變化真的太快,作者提到的少數案例,如今看來又已經過時,甚至翻轉,例如小米又從谷底翻紅。整體而言,《機器,平台,群眾-如何駕馭我們的數位未來》是非常值得商管人士、創業者、科技愛好者,或關注世界未來走向的政治人物與世界公民一讀的好書,更適合拿來作為成長型組織內部自辦讀書會的首選。試著回答看看兩位教授作者在每一章留下的問題,肯定能協助你找到邁向未來之道。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