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電腦已經在深度學習,你還不會深度工作力嗎?

想起自己不能用臉書,直感渾身不對勁。Alexas_Fotos@pixabay,BY CC0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從去年(2016)年中到現在,我已經放過 4 次臉書假,每季 1 次,每次 1 個月,每次的放假的方式都不一樣。

第 1 次是完全刪除。就算只是用臉書帳號登入至其他網站都拒絕。一開始非常不習慣,畢竟在這之前,我已經持續使用臉書 9 年以上,沒有中斷過,而那時幾乎算是有了戒斷症狀,腦子裡一直想著要上臉書、要發表、要談論……然後才想起自己不能用臉書,直感渾身不對勁。但過了兩個禮拜,感覺就完全不同,我發現之前手機+社群媒體組合成的填鴨雜訊狂流,因為暫時停止,在我大腦中開始出現碰撞整合,許多極佳的點子因此迸發出來,過去想不通的事情、或是因為根本沒有靜下心想的事情,都想得更透了。因為放臉書假,我才發現我過去長期把大腦的許多認知資源用來處理「資訊流」,好像在生產線上負責分揀的工人般,不斷重複地「盯著——發現——挑走」的流程,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讓我的大腦去應用得到的大量訊息。

要上臉書、要發表、要談論……energepic.com@pexels,BY CC0

當然,還是得科學一點,畢竟才第一次放臉書假,還不太確定這是否是普遍情況,也不確定這樣的反饋是否只是一時心理作用。過了兩個月,放第 2 次臉書假,然後再兩個月,放第 3 次,這兩個月的做法差不多,我還是不上臉書,但是選擇把關閉臉書後多出來的時間,用來玩其他我過去沒在玩的社群或是把荒廢了的帳號復活,像是 Instagram 跟 Twitter 等。可想而知,這麼一來我還是花了不少時間跟認知資源,效果也就沒有第一次那麼好,但卻明顯比較出來:比起其他社群媒體,臉書對一個人認知資源的使用率實在遠遠高出許多。

而剛過去的 2017 年 6 月,也就是我的第 4 次臉書假,跟先前有兩個不同之處。第一,是「不宣告就退出」,也就是我沒有如先前幾次放臉書假之前那樣,發一則宣告說「我接下來一個月不會上臉書喔」,而是說放就放。第二,其實我這個月還是有上臉書,但是減少次數跟時間,同時我把「互動」這個至高無上的社群價值先冰凍起來,單純當個臉書的觀眾,不按讚、不分享、不留言、只瀏覽。講簡單一點,就是把臉書當成傳統電視看。我把每一則從臉書牆上滑過的訊息——不管來自於朋友、組織、媒體、還是網紅——都當成電視節目在看。我發現這可能正是臉書希望成為的:淘汰 20 世紀的電視,成為 21 世紀的電視。而儘管 6 月的臉書假跟之前不一樣,我沒有真的騰出那麼多認知資源,但對我個人來說,我已經知道我該如何利用這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用。

我們的大腦構造停留在狩獵採集時代,而科技進步太快,才造成了各種的認知不和諧。MikeRenpening@pixabay,BY CC0

我認為,社群媒體帶出的許多問題,不管是謠言、假新聞、霸凌、焦慮、過度炫耀、隱私瓦解、還是知識破碎化……都不是新玩意。這都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構造停留在狩獵採集時代,而科技進步太快,才造成了各種的認知不和諧。這樣的情況在過去一萬年中一直發生,但規模跟速度的確擴大與加快了太多,使得我們不理解自己該在新的商業模式中扮演什麼角色。我們太容易被舞台跟觀眾給迷惑,以為人人都該成為演員,配合系統與演算法的要求(可能來自於人工智慧的判斷),在社群媒體上賣力取悅觀眾。大腦渴望快速反饋、追求榮耀、需要被傾聽的本能成了史上最大規模實驗的實驗品,多巴胺與腦內啡在腦中宛如水舞般的交錯噴發,跟著一則則訊息更新與持續累積又消除的紅底白色數字而旋轉、跳躍、降落。

我並不反對用社群媒體,我明白社群媒體有很多用途跟優點,要不然我就不會只是放假,早該永久撤離了。但我非常建議大家都要明白使用社群媒體會對自己認知能力造成的問題,包括記憶力短暫、無法專注、對立即的社群跟系統回饋上癮,因而喪失深入思考、與跟自己對話的機會。有的人認為能夠快速切換注意力、同步多線處理工作當然很好,但其實大多數人只是自我欺騙,根本就應接不暇,包括以前的我在內。此外,如果你的工作不需要專注,只需要淺層的認知,那可能也代表這樣的工作很容易被取代,不管被其他人,或是有著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如果你的工作不需要專注,只需要淺層的認知,那可能也代表這樣的工作很容易被取代。hiroo yamagata @flickr,BY CC2.0

5 月我收到了《深度工作力》這本書,並且在 6 月放臉書假的期間開始讀,發現這正是我這一年來期待、希望出現的一本書。這本書提倡的深度工作模式,遠比我的臉書假嘗試更為激進,但我覺得更值得實踐。作者 Cal Newport 從自身經歷與古今名人案例談起,引用了最新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為何想要彎道超車奔向成功的現代人,更需要重新檢視自己這種看似高效高速,其實反而降低生產力的淺層工作模式。當下流行的快速切換、多線多工、破碎吸收、共同工作,以及大量與科技設備嵌合在一塊的工作型態,對於需要深度思考跟產出的工作者來說簡直是災難,認知耗竭的結果就是衝動、輕薄、焦慮、甚至以無知為傲。

而正是因為太多人都已經難以自拔於流行的淺薄作業,若我們能掌握深度工作的訣竅跟價值,反倒可以破局而出。作者在書中提供了他建議的做法,對我非常有啟發,我也打算在接下來的一年開始實驗。我想隨著本書出版,更多人會開始嘗試深度工作,我建議出版社不妨辦個深度工作大挑戰,讓大家在一年後來檢視看看成果如何。

畢竟,連機器都在深度學習了,人類怎能讓自己愈來愈淺薄呢?


 

 

 

 

 

 

 


 

Alexas_Fotos@pixabay,BY CC0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