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當我們擁抱共享經濟,為什麼沒有讓大家都過得更好?

2017 年 02 月 09 日

共享經濟是一種新經濟形態,大致可以理解為:「人們互相租借彼此的物品或是服務」。此概念最早期由美國社會教授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潘思(Joel Spaeth)於 1978 年提出。而它被廣泛傳播和接受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人們開始深深反省過度消費的現況,紛紛把自己的房屋、物品出租以補貼家用,填補突然擴大的財務缺口。

如今消費者們面對這些 Airbnb(出租住宿平台)、Uber(供載客車輛租賃及共乘。延伸閱讀:小黃戰 uber,台灣大車隊:「只要公平競爭,儘管放馬過來。」)等標榜「共享經濟」的平台,為其提供的服務和舒適的使用者介面感到傾心不已。而對企業來說,共享經濟是挑戰現有市場的強大力量。

付點錢,共享我們的東西

以 Uber 和 Airbnb 兩家最具代表性的共享經濟平台為例,它們的快速竄起已經顛覆了許多產業的營運模式。一篇文章《哪些新創公司是下一個 Uber?》洋洋灑灑列出超過百家以「共享」為概念的平台,服務包括交通、旅行住宿、飲食配送、教育、照護社交等需求。不怕你想不到,只怕你想創立某服務的共享平台,早有人在做了。

我們也感受得到,共享經濟在各種產業中的迅速發展與擴張。PwC 的研究預測,在 2013 年至 2025 年間,傳統租賃業年收額皆不超過 5% 成長,但各行業的共享經濟型態都將迎接可觀的獲利。而最大的成長幅度預估為群眾集資和 P2P(peer-to-peer)網路借貸,增加 63%。

圖片來源:PwC analysis <The Sharing Economy> 。

爭議不斷的「共享」經濟

支持共享經濟的人肯定共享經濟的便利性和互惠性,將不常使用的閒置資產暫時提供給他人,並收取費用。但值得憂慮的是,媒合需求的中間人位置被掌握資金和科技的大企業取代,某種程度上,這波共享經濟也體現了企業壟斷市場的狀況。

共享平台最具爭議的課題之一是稅制。全球性平台快速成長改變了經濟結構,但收益之下的稅由誰承擔?以 Airbnb 為例:大量公寓短期出租,原本的社區變成了觀光區,公共設施、安全等方面都需要承擔更大的壓力,然而 Airbnb 卻不負擔對應的稅收成本,侵佔了公共權益。

德國柏林一處呼籲遊客不要用 Airbnh 的標語。圖片來源:screenpunk@flickr, by NC 2.0

共享經濟也挑戰了我們看待生產及勞動價值的道德判斷。「共享」的服務到底是由個人、還是公司提供的?大型分享經濟企業有一個常見的邏輯:他們提供的只是「平台」,而為他們付出服務的勞動者並非正式員工,所以無需對服務提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負責。只是隨著壟斷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實際上已經在為某平台全職工作。如 Uber 不為乘客或司機提供事故保險的責任。此類拒絕承認勞動雇傭關係的作法,即是企業轉移風險的手段,將潛在突發事件的風險轉嫁到了個體戶的身上。

隨著 Airbnb、Uber 等平台在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腳色。如何顧及共享經濟下的個體用戶權益、以及平台對產業和社會影響的議題辯論越來越激烈。

「共享」,不一定能讓勞動者開心

另外許多人也質疑,那些以共享經濟為名的大型公司,真的實踐了「共享」嗎?這些大平台上提供的非正式雇傭關係,產生了勞動環境惡化的問題:勞動者被壓榨,工時更長才能賺到微薄的收入。企業獲得的利潤,卻並非像宣傳所說,回饋給真正提供服務的勞動者。如 Uber 宣稱其共享模式能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水準,不過由國外網站 Buzzfeed 對 Uber 自行提供的數據,加以分析的結果顯示:一旦算進養車成本,換算 Uber 司機的時薪很可能還不如在計程車公司工作的司機,且安全條件更差。

2015 年,波蘭當地計程車司機上街呼籲 Uber 及共乘公司都得遵守相同法規。圖片來源:Aaron Parecki@flickr, by CC 2.0

共享經濟在勞動層面上帶來的好處是為個體戶和自由業者提供輔助收入,只是在面對快速變遷的共享經濟時,許多人意識到舊的監管政策並不恰當。為此,監管機構必須因應變化調整立法和政策。而不是一昧防止和禁止。如南韓首爾抵制 Uber 的案例,目的不是讓共享經濟絕跡,而是去扶植那些真正支持資訊、利潤和權利共享的事業。

勞動關係和企業良知是共享經濟模式必然面對的兩大課題,人們已經為此思考了很多,但答案尚未完全浮出水面。尤其台灣準備擁抱共享經濟模式帶來的便利和改變的同時,也需要避免失控的正向思考。

 

參考資料:

首圖來源:carlos_maya@flickr, By CC 2.0

關於作者


Pa Chuang

PanX 實習編輯。 左手文、右手理,舉頭三尺想社會。不擅長二元對立,解決問題需要理性與感性並用。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