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石墨烯時代即將來臨?澳科學家用大豆造石墨烯,成本只要十分之一

2017 年 02 月 07 日

導電性強過於銅、硬度是鋼的兩百倍,且厚度僅有一碳原子的材料之王「石墨烯(Graphene)」,由物理學家蓋姆(Andre Geim)和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 在 2004 年成功自石墨中分離。石墨烯的問世讓半導體、計算機、觸控螢幕、太陽能電池、濾水等產業,產生巨大的革命,例如,只要摻入 1% 石墨烯,塑膠就能變成導電體。

首圖來源:CSIRO
澳洲科學團隊找出用大豆製造石磨烯的方法。圖/CSIRO

But,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 But,為什麼的石墨烯還沒有稱霸世界呢?澳洲最高研究機構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成員韓兆軍(Zhao Jun Han)博士指出:「石墨烯的製作成本和其他材質比較起來太高了!」目前一片直徑 10 公分的高品質石墨烯膜就要價 750 美元(約新台幣 23,300 元)。

但現在韓兆軍所在的 CSIRO 研究團隊,意外發現了以大豆油為原料打造出石墨烯的低成本新方法「GraphAir」,成本可能降低至十分之一!研究將刊登在近期的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上。

研究團隊能於一般大氣中,把大豆油加熱,並在鎳金屬片上生成石磨烯薄膜。圖/Nature Communication

首先,研究團隊在一般空氣環境條件下,用管式爐加熱大豆油 30 分鐘至攝氏 800 度,將其分解成碳結構單位,再使它快速冷卻於鎳(Ni)金屬片上,進而形成石墨烯薄膜,最後研究人員再將石墨烯剝離至玻璃片上。

這種新製造方法比傳統上在高溫、高壓環境下,或經過好幾小時的真空處理更快速、安全、簡單,也可以控制石墨烯的面積大小,更棒的是,廚房裡的廢油就有用途了!

我們現在可以將原本要被丟棄的廢油回收,然後轉換成有用的東西。

這群澳洲科學家目前可製作最大的石墨烯薄膜,約可達一張信用卡大小,接下來他們將繼續研究,試圖讓這個技術可以達到商業規模化的標準。未來,石墨烯或許就可以更廣泛、普及的運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原始期刊:

參考資料:

首圖來源:CSIRO

關於作者


Valerie

PanX 編輯,興趣多多,書籍雜食者。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