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泛知識節紀實】跨越 IoT:GHOSTA 創辦人談物聯網的想像與挑戰

這一系列文章為 2016 泛 · 知識節「翻牆吧!知識」的活動紀實,我們將當下求知求真地感動盡力留下,想與世界某個角落正在努力翻牆的你分享。

知識不只在學校的黑板、不只在安靜的圖書館,當然 更不只在名為「學校」那棟被牆包圍的建築。2016 泛 · 知識節「翻牆吧!知識」承襲著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變的是讓更多的知識在這裏碰撞,不變的是那渴求知識的靈魂。如果知識是一道牆,現在就讓我們用求知慾翻牆吧!

關於本場次【都 2016 年了,物聯網到底在幹嘛?】的活動介紹,請參考這裡

文/莊霈淳

人人皆上網,人人皆談物聯網,IoT 概念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是一般大眾對其想像和了解卻也往往落於空泛。智慧家庭系統 SENTRI 創辦人、智慧型交通系統 GHOSTA 創辦人 Fenix 這次不想談死板板的、GoogleAmazon 等大公司架構下的物聯網。在 2016 泛 ‧ 知識節的講座中,他認為,不如趁這個機會來好好討論物聯網怎麼整合硬體、軟體、服務三方面的應用。

全智慧家庭的生活,好像還沒來?

什麼是物聯網?其實早在 1990 年就有人提出這個概念:讓所有能想到的東西都有 address、都能使用網路的服務。

先有硬體、進而產生軟體上的服務,就是物聯網的本質。像現在最普遍的智慧型手機,並非只有打電話的功能而已,現代人已經完全離不開 Line、FB、遊戲,手機連上了網路能做更多事情,沒有手機,好像萬事不能。Fenix 打趣說:「活下去的要素是第一電池、第二 wifi,食物、水其他不是太重要。」全場都笑了。

有了先例,便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到,既然手機能上網、其他東西能上網嗎?

「智慧家庭」是時下火紅的熱門關鍵字,雖然很多人都聽過它,但目前並沒有人認為「家裡已具備智慧家庭的所有要件」,原因是大家對「智慧」的定義和要求不一樣。Fenix 說,若從市場的角度解釋,就好比去印度賣鞋子,看到了市場的可能性,接下來要思考他們到底是不穿鞋、還是沒鞋穿?

物聯網,萬物皆可連網(Photo via Unsplash@Pixabay, CC License)
物聯網,萬物皆可連網(Photo via Unsplash@Pixabay, CC License)

物聯網概念是技術好使,市場難使

在講座中,Fenix 為智慧家庭這個概念作了描述。「到家,門就自動開了,如此『自動化』的技術在某種程度上,是智慧家庭最初步的基礎;那麼如果說,這個門碰到非主人就不開,就有智慧的成分了,這是因為加入『辨識』功能。」

他說,讓你的手機在回家那一刻自動連上 wifi,使冷氣、電燈自動開啟等技術,其實連電機系大學生的期末專題都能夠完成。那為什麼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沒辦法完全實現智慧家庭呢?答案是:因為市場太破碎了。

「你自己想想看,你們家的電器全部都是同一個牌子嗎?不太可能吧。每一家不同品牌都有自己的 home plan,產品必須與自家系統相符才能連網,不同品牌的電器沒辦法進入不同系統的網路,如此一來,自然無法跟智慧家庭做連結。」

起飛的關鍵:IoT 服務是否能得人心

假如我們按了一個按鈕,就連線到「雲」,它會告訴我家的燈要開或關,這是第一步的物聯網:控制。不過在實際生活會發生的問題是,連線到雲的時間太久,還不如自己開就好。緊接另外的問題又浮現了,如果開不起來,問題可大了,例如維修、燈泡沒插電、按鈕壞了,這些問題沒辦法及時指出、及時修復,消費者就當然直接指責品牌本身

像 Fenix 前一個創業題目 ─ SENTRI 智慧家庭產品,具備天氣、溫度、濕度等等調節,成功募到新台幣 1,200 多萬,但馬上面臨巨大挑戰:每個家庭有成千上萬種家具,典型的破碎市場。最後這個專案只能以被中國企業收購作結。

「物聯網最大的問題是市場,而非技術。」

於是,在 2013、2014 年開始打起非主戰場的「穿戴式裝置」大戰。其商品大部分為醫療應用,算是新的利基市場,如 Apple Watch 號稱可以把一群喜歡跑步的同好聚集起來,測量心跳和身體狀況等等,雖有造成轟動,但是沒有風靡起來,因為還沒有達到人們「沒有它就不能活」的依賴性層次。

「科技讓大家都變成過動兒。」Fenix 說,當以前只有桌上型電腦能用的時代,人們在應用程式上的使用時間是以「小時」計的概念;智慧型手機誕生之後,改變成以「分鐘」為單位來算。而智慧型手錶甚至是以「秒」為單位,注意力停留時間短,應用程式的使用也跟著變得侷限,「不過若未來有人能做出按下去一秒就可以很爽的裝置服務,那市場就會起來了。」他再次將大家逗笑。

創辦人 Fenix

反思「物品上網的意義何在」才是首要之急

「物聯網著重的是產生的服務,而非軟體或硬體。」

「智慧型手機除了現有大廠之外,已經沒有其他機會能做新的突破了。」Fenix 說,物聯網未來有兩種方向,一是品牌推出的產品,另一種則屬於自造者 Maker 的作品。「就日常電子裝置如手機而言,非常少人願意使用非大廠產品,通常都只選擇自己信任的品牌手機、品牌電腦,品牌會把產品的量吃掉。」然而,台灣在品牌供應鏈所扮演的角色是製造,利潤並不高;Maker 路線的產品則不走大量生產,而根據市場反應,質感與使用者體驗也還不及品牌產品。

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們能如何切入?他再次強調,讓任何東西都能上網非常簡單,「為什麼要這樣做」才是問題的核心。「例如將馬桶連網,記錄每天的『摁摁』次數、形狀,反映使用者身體狀況,這樣的服務若能起飛,讓馬桶上網就會是未來;或是推出給牛配戴的智慧型手環,讓牛也能上網,讓牧場記錄每一隻牛的情況,可以產出更多更好的牛奶。諸如此類的想法,都是『服務會產生什麼價值』的、本質上的問題。」

前進物聯網,關關難過關關過

分享後的交流時間,有人問到物聯網會不會使駭客駭進家裡?「會。所以物聯網還要談駭進家裡的機率、以及面臨隱私洩漏的問題。」

「既然大家都知道物聯網市場破碎,為何大公司不願意主導建立通訊協定標準?」

面對這題,Fenix 則反問,誰要來主導?「這個概念就 HD DVD 和藍光之間的戰鬥一樣,智慧家庭品牌的五家勢力都是均等的,面對市場機制,讓企業制定共同標準會產生很複雜的政治和市場問題。雖然由國家來推動是有可能的,但又像要美國支持手機該用 iPhone 還是 Android 一樣,真的難以回答。所以反而可能是俄羅斯、印尼等比較封閉的國家,比較有機會推行物聯網的共同協定。」

Cover photo via Unsplash@Pixabay, CC License

關於作者


泛知識節

從「科學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交給科學家」,到「科學家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懂科學」,再到「知識太重要了,所以不能讓它關在牆裡」,「泛知識節」為泛科知識召集之年度大型活動,承繼 PanSci 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邀請「科學」「科技」「娛樂」「旅行」四個領域的專家與耕耘者,一同談說、分享、攻錯。 這是一個大型的舞台,我們在此治茶拂席,虛位以待,請你上座。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