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知識節紀實】跨越服務價值:重「質」的旅行,台北城市散步講家鄉的故事
這一系列文章為 2016 泛 · 知識節「翻牆吧!知識」的活動紀實,我們將當下求知求真地感動盡力留下,想與世界某個角落正在努力翻牆的你分享。
知識不只在學校的黑板、不只在安靜的圖書館,當然 更不只在名為「學校」那棟被牆包圍的建築。2016泛 · 知識節「翻牆吧!知識」承襲著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變的是讓更多的知識在這裏碰撞,不變的是那渴求知識的靈魂。如果知識是一道牆,現在就讓我們用求知慾翻牆吧!
關於本場次【 從 0 元到 700 元,你的服務值多少錢? 】的活動介紹,請參考這裡。
文/莊霈淳
吃東西、買東西、趕景點,是一種常見的旅遊方式,也是典型觀光客行程模式。現代人好不容易在忙碌的工作中,安排出幾天休假出遊,雖是拍下了美麗的照片,但時間流逝於倉促往返,還來不及與曾經造訪的地點和人群,留下那麼一些些連結。
好奇心和渴望出走是人的天性,當一個走馬看花的觀光客沒有不好,就是少了點探索的樂趣、錯過了一些當地的人與故事。
台北城市散步的執行長邱翊在 2016 泛 . 知識節中以「從 0 元到 700 元,你的服務值多少錢?」為主題,與大家分享成立台北城市深度導覽的經營理念,以及其中服務價值擴充的過程。
沒有人做過,市場規則由你決定
「遊客們跟著導遊跑景點,以購物作為行程尾聲,跟團與套裝行程是旅遊常態,但我們決定要跳脫這樣的模式。」邱翊說,台北城市散步團隊培育了一群能講中、英、日等語言的導覽員,他們不叫旅客掏錢買東西,而是找到那些真正想要認識這個地方的人,說故事、講歷史、走進大街小巷,把生活在這地方的人的故事,說給他們聽。
邱翊自己曾擔任旅行社的產品經理,經營的部落格邱董的老台北家鄉味,也累積了不少造訪人次。他分析,台灣文化導覽解說的演進大概可分為三個階段:台灣旅遊業在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主要著重在政治目的與古蹟保存;1990 年到 2012 年是社區總體營造;2013 年至今則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文化議題。在這樣的變化下,「導覽服務」的提升成為現在旅遊業得面對的一大課題。
邱翊接著點出了關於政府實行免費導覽的問題。「以台北為例,其實這裡文化資源很多,但政府舉辦的免費活動時常不被參加民眾珍惜,甚至根本沒有人參加,也沒人知道投入多少經費進去。只勉強依靠文史工作者的熱情,又能如何呢?台灣社會的問題在於,長期忽視服務的價值,仍然維持製造業的思維看待服務業。」
因為有價格才有價值,才能永續經營
前面也提到了,公家機關免費的導覽並不難找,他們究竟如何說服消費者參加一場 700 元的「散步」?
「用價格與價值找到認同你的客戶。」對現在邱翊經營的深度導覽模式來說,找到對的客戶、尋求對的認同非常重要。「台北城市散步在做的,是讓團隊導覽員告訴來參加導覽的人,從建築、民俗故事、宗教儀式等,傳遞人和城市生活的關係,除了知識的講述外,還有觀點上的傳承。」
與傳統領隊導遊培訓不同,為了確保導覽解說品質,台北城市散步招募導覽員時,是從 150 名報名者中,嚴格篩選出僅 3 到 5 人。導覽員可以依照自己的個人專長、興趣,發展不同的解說風格,可以獲得高額鐘點費每小時 1200~1600 元,已達到外文口譯的水準。
「於是,這樣吃力和花費心神準備的服務,自然得勇敢向殺價的客戶說抱歉了,因為這種客戶並不瞭解我們想要傳遞的價值,因此不必要去討好,浪費時間。」邱翊說。除此之外,他認為堅持自己服務的價格,也能激勵、強迫自己做到符合價值的服務。
另外台北城市散步也強調,導覽重點是「地方的故事」,在安排每場導覽時,宣傳著重主題路線所欲傳達的價值觀、特點,而非講者個人魅力,所以不會有個人魅力超過企業品牌的狀況發生。
「在深度導覽中,旅客總能從中獲得自己不易知曉的生活經驗。」
邱翊問在場的大家是否聽過大甲媽祖繞境,全場的人都舉手說有,卻只有兩、三位參與者知道萬華也有一個王會繞境 ─ 艋舺青山王。台北城市散步舉辦過「艋舺青山王繞境暗訪導覽」,就是在介紹這個台北市僅存的「祭典」遶境活動,可說是台北城最重要的祭典,但是台灣人通常都不曉得,連台北人自己也不知道這個傳統。另外「在大稻埕街頭上演歌仔戲」活動,目前已經辦了兩屆,將表演藝術和導覽解說融合一起,變成整個在大稻埕街頭發生的一齣戲;「沒有電線杆的稻田」(關渡稻田,應該是台北最後一塊稻田)則不想強調風景,著重討論城市的人與水資源關係的活動。
客戶 90% 以上是台北人:「因為我們自己都不了解自己」
面對台灣人對自己家鄉的無知,講座上的聽眾們不禁莞爾。邱翊提到,以往會來參加台北城市散步的客戶,有 90% 以上是台北人,這反應了兩個現象:一是大家對自己故鄉的認識太少,二是越來越多人想要主動認識自己的故鄉。隨著幾年下來經營,口碑加上媒體宣傳,目前消費者中台北人的比例已經下降到 85% 了。
現在旅遊業氾濫、文創產業都只想商品化?台北城市散步拒絕接受這樣子的標籤。由文化、設計、社會等各領域專業者帶領,規劃電影、社工、建築、歷史、藝術、公民等多元主題的他們,引領台灣及各國民眾走進城市角落,重新認識台北。邱翊相信,讓更多人知道過去累積的文化資產,才知道未來要怎麼走。
在分享後的問答時間中,有人詢問想成為導覽員需要什麼特質?他的回答是:要熱愛自己生活的土地。他感慨到,很多台灣人認為要去國外找機會,覺得台灣不夠好。「網路新興產業如 Airbnb 正在崛起,但台灣旅遊產業進步的空間還太大,傳統思維需要被更新,例如一般觀光走的行程過度著重購物、消費主義取向,如果不強調價值,就會很容易被淘汰。」
從自己的家鄉出發,把故事帶給越來越多的人,有了認識,就是改變。邱翊這麼說:「一定需要我們的投入,才會讓台灣變得更好。」
封面圖片:台北城市散步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