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知識節紀實】跨越東西文化:如果要重新發明「教育」,那會是什麼?
這一系列文章為2016泛 · 知識節「翻牆吧!知識」的活動紀實,我們將當下求知求真地感動盡力留下,想與世界某個角落正在努力翻牆的你分享。
知識不只在學校的黑板、不只在安靜的圖書館,當然 更不只在名為「學校」那棟被牆包圍的建築。2016泛 · 知識節「翻牆吧!知識」承襲著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變的是讓更多的知識在這裏碰撞,不變的是那渴求知識的靈魂。如果知識是一道牆,現在就讓我們用求知慾翻牆吧!
本場次由孫維新和 Jeremy Rossmann 進行對談。
文/王景新
深刻體會美國教育的產學落差後,Jeremy Rossmann 選擇放棄 MIT 自行創辦以產品為導向、培育科技人才的 Make School;在台灣同樣有畢業即失業的大問題,2016 泛 ‧ 知識節 ─ 「翻牆吧!知識」11/20 的 Keynote 便進行了一場中西教育的對談,看看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遇上 Make School 創辦人,會如何點燃翻轉教育的火把。
本場對談由泛科學總編輯鄭國威擔綱主持,他首先問現場觀眾孫維新、Jeremy 兩人的共通點為何?孫維新笑說兩人剛好都穿黑色衣服,一位現場男性觀眾則一語中的兩人都專注於教育。
鄭國威延續 Jeremy 在上一場演講的觀點:假設現在計程車不存在,我們要發明一個從 A 點到 B 點的一定方式,可能不會再是這樣把數萬輛車子漆成黃色,顧客到街上招手叫車的模式。同理,他問兩位分享者,若要重新發明「教育」,那會是什麼?孫維新說:「(現代)教育如果要順利的開始跟完成,需要動機跟樂趣,其他傳統的責任、壓力不在考慮範圍。」
像博物館就是一個分享與學習的地方,不過他謙稱自己不是做教育,而是「分享好玩的東西」。 孫維新舉例目前在中國互聯網正夯的「分答」,透過用戶問問題來創造新的知識經濟營運模式,「大家都贏了。」學習動機就在於付了 500 人民幣問問題,可能會賺到 4 萬人民幣,提問者、回答者、平台都賺錢,其他使用者則只須負擔 1 人民幣「偷聽」,就同樣能夠獲得有趣的答案。孫維新認為,現代教育應該要找到像這樣的知識經濟營運模式。
「教育是要把我們帶往更好的地方,誘發好奇心,最重要的是,透過教育讓我們更了解自己。」Jeremy 說,教育最核心是要了解它之於每個人的意義與目的。「像美國哈佛英文系的學生,他們通常來自較富裕的家庭,也就比較沒有經濟壓力。」換言之,有些學生是要透過教育翻身,有些則不急迫。然而,即便是一流的大學,也存在著「好教授」與「壞教授」,對學生影響很大;此外,就他的觀察,好教授授課,即使不用高科技產品為教具,也勝過那些使用高科技教具的壞教授,即言人師、經師、業師在教育扮演最關鍵的角色。
「我認為學生應該時時檢視自己現階段的學習,是否已經做好下一階段的準備,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Jeremy 也鼓勵教師們即時檢視與詢問學生的回饋,「被學生評量為差的就不應該再教。」同時,有些科目可以自學,像是歷史,但有些需要團隊或做實驗合作的就不適合,他鼓勵學生多嘗試新事物,考量實用的勝過意識形態的。
反轉教育:將學習權交還給學生
接著,鄭國威從時事談教育,提出美國新任總統似乎有點「反科學」。孫維新表示:「川普當選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現場一陣哄堂大笑,Jeremy 則開玩笑回答,或許他也可以當下一任的美國總統。「只要你努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孫維新說明,現在教育是顛倒過來的,以前由學校、老師決定學生該學什麼;現在則能以一副對聯說明:上聯是批判性思考,下聯是探究式學習,橫批翻轉教育。
「把學習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導學習。」孫維新以博物館為例說明,參觀的觀眾是學習主體,只要配戴了 RFID(電子標籤),走到展品前面就可以自動點燈與播放語音介紹,讓各人依照自己的步伐,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另外,他也分享在台大任教物理系的教學經驗,會以表演式的活潑教學方法取代傳統的照本宣科,「吸引學生注意問題,不給答案,讓學生自己做、找答案,老師在旁邊輔導。這樣學生就能得到自己的知識。」
講到這,孫維新還建議設備很好的台中科博館:「固定時間開關太可惜了!應該天天開放 24 小時開放。」
Jeremy 則說,美國不像台灣有統一入學的考試制度,各學校有更多自主教學的空間,有些學校甚至會教主耶穌當初是騎著恐龍發現美國新大陸,「這是我們的強項,也是弱點。」他認為,教育還是要回歸根本:學校要教什麼?「川普當選,或許也會使美國教育更多元化。教育是觀看世界的方式,也關係著人如何做決定。」
「我們都還想,也還在學習!」
對談的最後,主持人問兩位:如果突然失去了目前的工作,會想做什麼或學什麼?
孫維新表示,由於自己的專業跟博物館不一樣,每天睜開眼睛都是新學習,過去五年擔任自然科學館館長是他 20 多年大學教授生涯最快樂的時光,大呼:「50 歲以後最好的工作就是博物館館長!大自然的一切都值得學習,我期許自己像塊海綿,知識進來就是充滿樂趣的過程、喜悅的來源。」
「我或許會整天掛在 Wikipedia 閱讀、或學習一直很有興趣的語言學,」年輕的 Jeremy 也仍擁有強烈的求知欲,「也可能重拾曾經想做的電影業,執起導演筒,拍可互動式的 VR 電影。」
封面照片:Make School 創辦人 Jeremy Rossmann(左)與科博館館長孫維新(右)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