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空間最重要的是氛圍」,臺南好想工作室打造資訊人才交點

文/馬嘉駿

造訪座落臺南大橋火車站、南臺科技大學院附近的好想工作室時是下午四點,三十五坪大的空間中已塞了二十多位資訊工作者。原覺得工作室的氣氛在鍵盤敲打聲中顯得靜謐,但不出幾分鐘,有人起身相互指著電腦討論、隨手拉出白板寫畫程式語言,又或是自助投幣飲料,在茶水間聊起來。

經過會議室,看見玻璃窗上貼滿 Brain storming 後留下的便利貼,連空間內的貓都不願舒服蜷縮窩裡,四處遊走在工作室中,彷彿老闆雙手托在身後巡視工作狀況。

好想工作室1

好想工作室2

「我這裡恐怕是少數煩惱人太多,空間不夠的 co-working space!」好想工作室創辦人 Howard 自信地表示。

印象中步調緩慢愜意的臺南,究竟有什麼魔力讓人在這裡「好想」工作?

「我的人生就是要創業,不創業會死掉!」自美國學成歸國的 Howard 原在 TMI 臺灣創意工廠擔任工程師,2014 年辭去工作後回到臺南創業,卻找不到滿意的工作環境,只好挽起袖子自己打造。他說,好想工作室是由自身的經驗設計,特別為「資訊工作者」準備的舒適空間。

然而,最初的營運狀況和許多共同工作空間起頭時相同 ─ 無法觸及使用者,尤其臺南相對北部而言資訊傳遞更慢,資訊人基底本身就小、有需求的人又找不到,讓空間一度淪為僅有三、四人進駐的蚊子館。直到 Howard 展開「工程師培訓計畫」,好想工作室才有了爆炸性的成長。

共同工作空間最重要的是「氛圍」

2015 年 6 月,有位企業主因為需要資訊團隊找上好想工作室,看見南部資訊人才難尋,Howard 便決定趁此機會自己培訓工程師。他與長榮大學資工系合作,從系上面試選拔出有潛力、有心學習的學生,邀請他們至好想工作室上課,由 Howard 透過「做中學」的方式,教授程式技術。Howard 形容培訓計畫就像石子投入水中,雖然不一定能立見成效,可創造出的資訊人才對話和氛圍如同漣漪,讓好想工作室逐步發酵,吸引愈來愈多人進駐。

「空間有了資訊的語言和技術,就像回到家一樣。」Howard 認為,共同工作空間最重要的是氛圍,先抓出空間的主題,用主題再抓到人,他希望大眾能夠在想到資訊時會直覺連結好想工作室。「徒有空間跟圖書館沒兩樣,東方文化畢竟還是比較害羞,如果沒有共同語言,大家就是各做各的事,達不到 co-working space 激盪交流的目的。」他說。

好想工作室3

營利不是目的,人才是資產

「如果今天他因為設備價格而來,有一天他也會因為設備價格離開。」Howard 說。

好想工作室每個月每人僅收 1500 元的進駐費,租金不過恰好打平水電、雜支開銷,經營空間的方式猶如臺南人那種「剛好就好」經濟學,但其實這裡真正目的看得很遠,是培養南部資訊人才,扭轉產業環境。

談到臺灣資訊產業環境,Howard 有他的觀察筆記。他認為填鴨教育方式先出了問題,導致學生沒有自學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後期望到公司裡學習,卻發現七成的公司就像一攤死水,只停留在重複性技術,而不願發展新技術。許多工程師在日復一日的作業中度過,下班後也無心學習,窩在家中看電視滑手機,如同「碼農」─ 只會編寫程式,學不到也不願學新技術的軟體開發人員。Howard 不諱言:「臺灣不缺工程師,但工程師素質已走向 M 型化分佈,臺灣缺的是優秀工程師。」

另一方面,有心想要改變的資方因而找不到資訊人才,「獵才似乎只獵得到一堆猴子,始終找不到孫悟空。整個產業環境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止步、打轉,看不見出口。」

這也是為什麼 Howard 堅持無償持續「培訓工程師計畫」,他想要給資訊產業一個友善的環境。「計畫招收對象不論背景,只要求願意把所有時間花在學習上,訓練方式為每堂課給予一個觀念、再交付一個作業題目,讓學生自己動手做,而非過往的填鴨教育。」如今培訓計畫已經到第五梯次,有超過一百人報名。

「我在販賣資訊人才。」

將資訊人才橋接上南部源源不絕的資訊需求,「好想工作室就是優秀工程師的製造工廠,我再送到對的人手上。」Howard 提到,許多傳統產業正面臨接班或轉型,都需要電子商務、管理系統等資訊人才導入。因此,好想工作室的下一步會是培養「接案資訊團隊」,並將優勢定位在人力的彈性調配,依據不同資訊專長組成團隊;產品開發期過後所需人手少,可把多餘人力調往其它專案,免去資源與費用的不必要浪費。「工作室成員的調性、工作方式相似,在各專案間的轉換交接也能更有效率。」

醞釀的能量正要爆發,今年底工作室也將尋覓新空間,預計擴大到 100~150 坪以容納更多資訊工作者,欲讓好想工作室成為一個交點,導入、訓練優質的資訊人才,輸出資訊團隊,媒合正常標準報酬條件的專案,改變臺灣資訊產業長久以來的惡劣環境。

「進駐費多收五百塊、一千塊,不會讓我變有錢人。」Howard 笑著說,他投資的不是共同工作空間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而是資訊人才聚集出來的能量,藉此試圖衝破長年病灶的社會問題。

好想工作室4

 

註:更多創業空間與資源可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青年創業及圓夢網」之整理

關於作者


PanX 泛科技

PanX 泛科技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本帳號也會發布來自其他單位提供的新聞稿。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