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德國經辦處代表:工業 4.0 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產品

比爾 · 蓋茲在 1995 年出版的《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及「萬物互聯」;隨後 1998 年麻省理工學院提出了當時被稱作 EPC 系統的物聯網構想。2005 年 11 月 17 日,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ITU 網際網路報告 2005:物聯網》,其中指出「物聯網」時代的來臨。

二十年前,人們已經開始想像「萬物聯網」的世界,但直到 iPhone 問世、雲端普及、感測器(Sensors)成本下降等客觀條件成熟,才讓物聯網不再只是概念,而型塑全新的產業樣貌。 新創團隊紛起,試著顛覆傳統產品,他們從消費端,帶著產品聯網、數據計算以及消費者需求,重新建立電子產品的秩序,而當物聯網進入製造業領域,「工業 4.0」也開始衝擊傳統製造觀念。

臺灣過去以代工王國名滿全球,擁有完整製造產業鏈,然而面對整合物聯網、雲端運算和大數據分析的全新製造模式,傳統工廠急需一套「智慧製造」的解決方案,同時也是產業再升級的新契機。

在 8/23 於臺中科技大學舉辦的《從傳統到智能,工業如何4.0?》
國際創新交流論壇中,我們試著解構在物聯網的複雜層面中,與臺灣產業創新息息相關的模式及發展可能,並透過新創與傳統跨界合作的實際案例,從務實角度探討「智慧製造」在這裡發展的機會。

9c73f2d34a4b478abfb32c47bacc89dc

臺中是中部科技創業的中心,更是政府發展智慧機械的重點區域,臺中市經發局的呂曜志局長在開場致詞時便說到:「近幾年物聯網、工業 4.0 與智慧製造概念很夯,而『夯』正代表我們還沒找到標準答案。」

主持人泛科知識的總編輯鄭國威,首先幫大家整理了目前狀況,從大趨勢來看人們直接面臨的是全球化、人口變化(少子、高齡)、城市化與氣候變化,這些為製造業帶來的挑戰包含全球競爭、產品生命週期縮短、需求多樣化、人工成本增加、材料成本上升、能源不穩定及對可持續發展與環保(永續性)的需求。也因此,產業需求轉變,需提高營運效率與能見性、提升複雜產品的靈活性、加快投放市場的腳步,並改進材料品質與工藝。

自從德國喊出工業 4.0 後,全球都在競逐「智慧製造科技」的發展,美國的 AMP 計畫、韓國的製造創新 3.0、日本的產業重振計畫,對岸喊出中國製造 2025,臺灣則想推動生產力 4.0。日本和韓國都和臺灣有久遠的競爭關係,而我們現在的人均產值成長趨緩、勞動力不足,大家都知道營運模式待轉型,但要怎麼轉骨?我們對智慧工廠的想像又是否太單薄?

本次論壇邀請到德國經辦處科技組的資深經理 Robert Herzner、德國技術與市場資訊供應商 KEX (Knowledge Exchange AG)的合夥人 Michael Hoppe 與臺灣物聯網分新創品牌 MoBagel 的共同創辦人鍾哲民,分別帶來工業 4.0 的概論、工廠應用與創新服務。他們將試著回答:工業 4.0 如何帶領臺灣走向未來?

回到工業 4.0 的發源地:德國

「德國正在努力,希望把工業 4.0 變成德國的同義字,類似註冊商標(trademark),我們在機械和物流方面擁有優勢,希望連結當今科技讓德國站在領先的地位。」首位講者 Herzner 說。

來自德國經辦處科技組的
德國經辦處科技組的資深經理 Robert Herzner

以《工業 4.0:德國如何實現明日的製造業》為題,Herzner 首先簡單解釋到底什麼是工業 4.0。

第一次工業革命為蒸汽機應用在紡織業上的「機器取代人力」、第二次組裝生產線與電力帶來「大量生產」、第三次的 IT 系統與數位化推動「自動生產」,直到這次工業 4.0 透過「虛實整合(cyber-physical systems)」協助生產,這包含了價值擴增、商業模式、後續服務與組織架構的優化。

「從產品端來理解,1850 年代是手工,多樣二少量;1913 年開始提高產量、降低種類少,知名例子像是福特宣布只生產黑色汽車;1955 年主要是大量生產,包含世界大戰所需的軍火,到了 1980 年網路時代降臨,人們透過網路消費、要求客製化;2000 年代則進入個人化階段,例如 3D 列印技術。」

(圖片取自 Harzner 簡報)
近代工業製造再度走向多元化、個人化(圖片取自 Harzner 簡報)

Herzner 說,工業 4.0 這個平台整合了六方資源:企業本身、研究單位、工會組織、學校、政府與執行方針(initiatives)。他並分析德國的基本體質,德國工業擅長研發、原創導向且工程能力強,弱勢則是高製造成本,薪水、水電價格高,加上本身礦產有限,缺乏原物料。

「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提高生產力與生產品質。之中工業 4.0 扮演的角色可以分為五項:數位化、整合工程力與新興科技(比如大數據)、建立新的生產方式、從人力資源和研發角度創立新的領域,也因此增加就業機會。」

他補充:「產品替代,當然也會提到人的替代,一個問題是人會被機器人替代嗎?科技會打斷 / 中止(disrupt)部分工作,但也會創造出很多工作。例如透過機器人協助,或許能讓高齡者繼續出來工作。」

工業 4.0 只是概念,不是商品

工業 4.0 的應用在德國相當多元,Herzner 分享了幾個例子。

  • 紡織業:將傳統紡織品升級為工程複合材料,放到飛機上幫助機身減重 50%。
  • 食品業:追蹤整條食品供應鏈,藉控制環境濕度與氣候打造「數位農場」、調整供需平衡、減少浪費,以及後端的食安監督和消費者回饋。
(圖片截自 Harzner 簡報)
將工業 4.0 觀念套入食品供應鏈(圖片截自 Harzner 簡報)
  • 生產流程:過去生產時,搬運與掃條碼要分兩個步驟,慕尼黑一間公司設計出 ProGlove,在搬運中智慧手套便會一邊掃描產品上的條碼。

綜合下來,各產業應用工業 4.0 的成效排名,第一是機械產業(增加 5% 收益、30 億歐元產值),接著是汽車製造(增加 3% 收益、40 億歐元產值)和食品業(增加 3% 收益、20 億歐元產值)。

「重點是,工業 4.0 是一個概念,而不是一種產品,你不可能買到一個工業 4.0 已經完備的工廠。觀念是互動、整合和合併,包含人機和虛擬介面互動的整合,比如當紅的 Pokémon GO 就是很好的例子。」

Herzner 總結,經濟成長有三要素:組織、勞力、效率的增加。臺灣在組織上來說人口很密集、人力也高度技能化、成長有限,他認為唯有靠效能的提高,才能邁向下一個階段。

 

KEX 創辦人、Mobagel 創辦人的分享將於下篇登場

封面圖片:PanX

關於作者


der

PanX 編輯,商學院畢業的小流氓,除了文字,最喜歡狗和吉他。非常羨慕神樂,想養一隻定春。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