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佐克伯是個偽君子-論臉書如何摧毀網路世界的開放性
原作者 Hossein Derakhshan曾在德黑蘭擔任記者,因以波斯語大量書寫部落格,被認為是伊朗部落格革命的起始人,也協助在伊朗推廣 Podcasting。
臉書創辦人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在 4 月的臉書開發者大會現身,為這場年度盛宴發表演說。他提到在世界各地旅遊的經驗讓他感到擔憂:「我開始注意到有人與國家正在自我封閉,反對把世界與全球各地人民連接起來的概念。」
他覺得很氣餒,因為「有些恐懼的聲音,呼籲人們建起高牆,將那些被他們貼上『別人』標籤的人隔離在外。」然後,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世界級領袖,他號召每一個人:「比起建造圍牆,我們更該幫助人們建立橋樑。比起分化人群,我們更應幫助大家團聚。」
這對我來說非常的諷刺,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我在 2008 年被伊朗當局以「網路激進分子」為罪名判刑,在德黑蘭的監獄中待了六年,直到 2014 年,我才獲得赦免,被監獄釋放。在我入獄以前,所有網路上的話題傳播與是非爭論都來自於「部落格」。
超連結讓你我在網路世界自由探索
部落格是網際網路有史以來最棒的發明,至少在世界上一部分地區,部落格解放了寫作與出版自由,讓許多沉默的團體和少數族群有機會發聲,把世界各地的朋友、家庭、社群與國家連結在一起,部落格鼓勵了討論與思辨的風氣。
而讓這一切實現的原因,都來自一個聰明而強大,同時又簡單且低調的創新技術:「超連結(hyperlinks)」這個帶有下底線,當箭頭游標移到上頭會變成一隻伸出食指的小手的藍色文字串,帶著你在網路世界中不斷向外探索更多資源與素材。老實說在 21 世紀的現在,有人還需要特別對新世代解釋超連結的定義已經夠可悲了,但對任何曾經歷那個年代的人來說,理解超連結已近乎死亡更是不可承受之痛。
許許多多的超連結組成了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可以說沒有超連結,就不會有我們熟悉的那個開放多元的網路世界。缺少超連結的網際網路將會變得集中化、直線性、被動、封閉思考與高度同質性,而且現在已經實現了。儘管佐克伯在演講中振振有詞,但臉書與 Instagram 等社群正是消滅超連結、同時扼殺開放網路及它可能創造的更和平世界的最大元兇。
臉書打造資訊舒適圈,用戶習慣被餵養
之所以說馬克.佐克伯殺了超連結(與網路世界),是因為他創造出一個更像進化版電視而非網際網路的空間。和他嘴巴所說的相反,臉書實際上正把我們分隔成一個個舒適的小氣泡圈,我們什麼都不用作,只要滑動手指就好(考慮到眼球偵測技術的發展,未來連「滑」的動作都不需要。)
所有我們在塗鴉牆上看到的影音、圖片和文章都是系統基於我們的興趣挑選的,而臉書會從你我按過的讚和分享的連結中學到每個人的偏好。很自然地,大部分的人比較喜歡自己認同的人事物,也因此臉書很少嘗試激怒、挑戰或驚嚇用戶。
當佐克伯感嘆高牆的孤立,讚揚橋梁的連結時,他所創造的臉書演算法正默默地打造數十億顆舒適圈泡泡,隔絕程度更勝高牆。此外,他也摧毀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連接橋梁「超連結」。
為了賺取更高額的廣告收益,臉書想盡各種辦法把使用者留在臉書上,這同時導致人們為了想讀某篇文章或看某段影片而離開社群平台的慾望越來越稀薄。
臉書不但在塗鴉牆上給予原生內容更高的曝光順序,還引進新聞推播 Instant Articles 或直播 Live 等工具,要將原本散布在網路世界各個角落的內容通通集中到自己的平台上。
佐克伯所描繪的願景並不是為分處兩地的人建造連結的橋梁,而是把大家通通帶到一座大島上,然後就沒有人需要橋梁去到別的地方。
佐克伯所做的事情,就是讓大眾,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的人,以為臉書代表整個網路世界,而且不得不說,他還挺成功的。有超過半數的印度和巴西人認為網路同等於臉書。
當我還待在監獄的六年期間,上網被視為一種認真又知性的活動,如今看著臉書如何把網路逐漸轉化為一個娛樂入口網實在是非常的心痛。
馬克.佐克伯為了賺錢,殺死開放網路和網路建立的所有橋梁。然後再用純真的表情,向世人警告建築高牆、分化群眾與不容許異音的可怕,根本就是歐威爾式(極權主義)的惡夢。開放網路曾一度是打破封閉國界的良藥,但已經毀在馬克.佐克伯手中了。
- 原文刊登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Mark Zuckerberg is a hypocrite – Facebook has destroyed the open web》。本文獲作者 Hossein Derakhshan 授權翻譯轉載。
Hossein Derakhshan (@h0d3r) 是一位伊朗裔加拿大籍作者、自由記者與媒體評論員,目前住在德黑蘭。他曾著作《The Web We Have to Save》(Matter, 2015).
首圖來源:Vinoth Chandar@flickr, by CC 2.0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