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仰志:文創內容是文本的話,「策展」就是溝通
文/李霜茹
「我的經驗是過去的,只能當現在的參考。經驗永遠都是過去,這就是為什麼『不太乖教育節』強調一定要跳出原本的框框。」奧茲藝術顧問創辦人、同時也是不太乖教育節策展人蘇仰志說。
去年五月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的「不太乖教育節」,集結了四面八方對教育有理想的人和單位,一同溝通、討論對於教育各種不同面向的想法。不太乖教育節主張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並有勇氣堅持自己的理念,創造一個能夠包容多元可能的新社會。
身為經驗豐富的策展人,蘇仰志表示「現在在 Google 搜尋『策展』,大概會出現幾個脈絡,一個是所謂的自媒體,自己搜集資訊、整理一下再丟出來就叫策展;另一種是藝術策展,比較專門領域的策展。不過,我認為策展不盡然是這樣。」
「策展這個詞,我很難給它下一個定義,它是很有機的,一直在膨脹。展覽有個很大的目的是溝通,而現在做的任何創業,『溝通對話』這個面向永遠是最重要的事。例如聶永是平面設計師,但他做的不只是平面設計這個階層,還包括了行銷、溝通,所以對我來講他也算是一個策展人。」
「策展」的重點在於溝通
「坦白說現在已經不太說跨領域了,因為什麼東西都跨領域,連農夫都在做社群行銷。我們給跨領域一個新的詞叫『雜學』,『雜學』在這個年代很重要。」
越想創業的人,對於行為背後的商業模式和社會的脈動要越敏銳。他舉例近年影響力漸增的群眾募資平台,就可以視作當下社會主流脈動的發聲平台,另外共享經濟也在社群網路的發達下成長,創業者應好好把握背後形成的新商業模式。
「但是,募資平台現在的總營業額其實已經開始持平了,而且主要都是產品類專案,內容類的主題就很難上募資平台。因為內容跟文化一樣是摸不著邊際的,無法量化成對等的價值,舉例來說,有人會跟設計師凹一個 LOGO,但沒有人會跟建築師要一棟房子,因為房子是有對價關係的。」目前臺灣整個市場還沒有成熟到願意給文化一個對等的「價值」,而蘇仰志認為這件事可以透過策展、溝通來改善。
真文創?假文創?
「策展除了文化內容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商業模式。藝術和文化永遠離不開經濟模式。」蘇仰志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17 世紀的荷蘭因為外銷鬱金香成為國力強大的國家,當時誕生了一位古典畫家叫林布蘭。但其實畫得比林布蘭好的畫家很多,為什麼只有他這麼重要和出名呢?所有藝術文化都發生在經濟發達的國家,一個國家得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餵飽人民,才有餘力發展藝術,是當時經濟、文化、社會的結合,讓林布蘭變成林布蘭。
然而,在文創平台、文創園區一個個冒出,政府也推出各種補助計畫與方案時,文創到底該如何溝通?又或者該問,文創到底是什麼呢?
「藝術、文化和社會高度相關,但文化創意這四個字在臺灣已經被用爛了,甚至有點被嫁接或政治化,大家所認為文創就是文創小商品,也很疑惑什麼是真文創、什麼是假文創?但文化創意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只要有人活著的地方就有文化,沒有分真的假的,文化沒有變,只是隨著時代會有不同的溝通模式。」
至於該如何將文創從「文創小商品」提升到更高的層次,蘇仰志認為:「『文化經濟體』是臺灣未來十年的脈絡,巴西有嘉年華、泰國有潑水節,他們都帶動了所謂的城市行銷、促成經濟效益(巴西嘉年華為國家帶來的 GDP 非常可觀,他補充)。如果今天巴黎只有巴黎鐵塔,沒有那些博物館、抽象與具象的文化,你還會想去嗎?」
「民眾對文化藝術的認同價值不高,所以臺灣缺乏文化經濟體。最困難也最關鍵的是,我們如何教育大家、甚至是創造市場需求,讓大眾了解 IP 智慧財的價值。」
策展和文創的經營模式
「策展分成線上和線下,所謂線上策展就是沒有實體活動,像數位內容團隊臺灣吧對我來說就是線上策展,雖然目前獲利模式還是靠廠商的贊助跟資源,但優勢是很會溝通,例如把 228 講得很有趣,而且絕對是文化創意產業。」
「內容是文本,策展是溝通。」
他舉例之前做過的「全國連鎖檳榔攤」案子為例,當時蘇仰志與團隊使用很多酒井法子的照片,就是要跟卡車司機們溝通。「如果把視覺做的很高檔、很精緻絕對不會符合他們的需求。對我來說,『文化創意』是文本,策展是溝通,文本的基本內容錯誤,溝通就不會成立。」
永遠都要有新的「input」
「工具都一直在變,但溝通的本質不變。新的商業模式要回歸到人性,像 Facebook 抓住的人性就是『需要表達』這點。所以我覺得在活動、行銷企劃上必須思考現代人在乎什麼,而這在和不同族群溝通時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因此要很清楚的定義問題,你不可能用一句話概括 5 到 50 歲的人溝通。其實你們在生活中就可以體現這件事了,你們看到阿罵會說:『阿罵我跟你說這個策展是….』嗎?不可能嘛,所以清楚定義自己的族群很重要。」
最後,蘇仰志提到當紅的林進、每天來點負能量、掰掰啾啾等等粉絲專頁,「我覺得他們就是在溝通,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粉絲追蹤?這些新的粉絲專頁在某個領域是比我會溝通的,但在這個時代潮流發生前,如果你拍一支林進風格的廣告上電視,大家絕對會覺得這個品牌瘋了,所以活動企劃的溝通也要與時俱進,隨著時代做出決定跟選擇。」
封面照片來源:Changee|新創急診室 (Startups Emergency Room)「很多人創業失敗是因為沒有符合市場需求,但有趣的是,服務跟市場需求是可以被創造的。群眾其實很好操作,關鍵在於你有沒有抓到人性!」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