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07/14 - 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在芬蘭舉行,台灣首次女性參賽

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OI)是針對中學生舉辦的程式設計競賽,每年舉辦一次為期兩天的賽程,規模僅次於數學奧林匹亞競賽,今年(2016)共有 84 個國家的學生參賽。2001 年 7 月 14 日,IOI 在芬蘭的坦派勒(Tampere)舉辦,台灣共有四名學生參賽,其中還有第一位參賽的女學生。

封面圖片來源:www.ioinformatics.org
2001 年 IOI 的主視覺海報,當時最主要的贊助商還是 Nokia。圖片來源:www.ioinformatics.org

IOI 依照選手解題的成果計分,並按照比例發給獎牌,金、銀、銅與無獎牌的比例依序是 1:2:3:6,換句話說,成績在前 50% 的選手就能拿到獎牌。不過大會重視教育意義大於競賽,不會特地公布國家排名,但每年還是會有非官方組織幫大家整理出排名就是了。

競賽的方式是在兩天的賽程中,每個選手共要解 6 個題目,通常都需要使用 C、C++、Pascal 或 Java 程式語言來寫程式,每天的解題時間共 5 個小時。選手提交的程式會用保密的資料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的結果給予分數,滿分是 100 分。在歷史上,有極少數的選手曾經獲得滿分成績,從 1989 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只發生過四次,其中一位是來自俄羅斯的克羅托克維齊(Gennady Korotkevich),他的另一項驚人成就是連續六年獲得 IOI 金牌,這大概是向世界證明自己是天才的最佳管道之一。

2001 年的這場競賽,台灣四位選手獲得一銀一銅,台灣第一位參賽的女學生黃雅琳很可惜的沒有得牌。從 1994 年開始參賽後,台灣學生的成績不斷進步,2007 年之後幾乎每年都有拿到金牌,2011 年拿下三金則是歷年最好成績。進步的原因,除了學生素質提升之外,也因為這對升學是很好的加分條件,促使國內的競爭更加激烈,水準自然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 2014 年 7 月 13 日,台灣首度擔當主辦國角色,在台北舉行了首次的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雖然這跟舉辦世大運是不同等級的事情,但至少讓號稱「電腦王國」的台灣,在這方面不缺席,也算是值得紀念。

台灣團隊準備的 IOI 考古題資料。
台灣團隊準備的 IOI 考古題資料。(試試看吧!)

 

參考資料:

關於作者


Kobe Chen

金屬搖滾樂中毒,科技狂熱份子,愛貓人士,愛妻男人,這些都是我。相信台灣不只是鬼島,相信每個人都希望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