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我是老師,我有問題-FabLearn Taiwan 2016 自造教育年會來解惑!(下)

文/SHY

FabLearn 會議(FabLearn Conference)源自於美國史丹佛大學教育學研究院,自 2011 年開始舉辦,美國、丹麥、澳洲、巴西、日本皆曾經舉辦過。FabLearn 會議目的在於藉由工作坊、研討會及論壇等系列活動,讓校園老師、自造者及關心自造教育議題的人有一個分享交流的平台及聚會,一方面加強自造教育者間直接的溝通,促使各所學校、自造者空間交流彼此的教學經驗、營運及技術上的問題,相互學習;同時也藉由工作坊、研討會來討論、分享自造教育議題未來發展的方向及促成更多合作的計畫。為推展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與教師、自造者交流、並增進國人對數位自造與自造教育的認識。

Maker 活動日益興盛,臺灣政府也將 2016 訂為駭客元年。為了讓教育者對 Maker 教育有更深入的理解,FabLearn 2016 邀請多位國際與臺灣的 Maker 教育實踐者,幫助大家瞭解 Maker 教育。國內講者聚焦於高中高職的 Maker 教育,討論在現有的教育體制與課綱下,如何引入新內容,與潮流接軌,以及 Maker 教育實施成果。

DSC_7667

Maker的養成之道?

想讓自己的學生成為 Maker,或許自己必須先是。

王振興教授()
照片來源:FabLearn Taiwan 2016

王振興教授,任教於成大電機系,同時也是成電創客學院負責人,他認為要培養出 Maker ,需要由本身具有 Maker 經驗的人來教學,而且同時需要課程平臺開發團隊和教具模組開發團隊,這三者缺一不可。另外他也用自己豐富的帶隊參加比賽經驗,歸納出幾點 Maker(參加國際比賽)必要的關鍵能力,除了技術能力之外,充沛的體力、能吸引觀眾的表達與說故事能力,以及國際交流所需的外語能力,都是 Maker 教育需要加強的地方。

Maker 教育?早就有了

自造教育你可能第一次聽到,但其實你早就知道。

照片來源:FabLearn Taiwan 2016
照片來源:FabLearn Taiwan 2016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是林威昇對自造教育的想法,身兼臺南女中生活科技教師與資訊組組長兩個職位,他提到 Maker 教育其實並不是新穎的內容,早在 15 年前,生活科技課其實就已包含工藝、製圖和機具操作等課程,但若要讓內容跟上世代,Maker 教育需要回歸到「發想」和「設計」的層面。臺南女中就做了這樣的改變,現在美術課會教 3D 建模,多元選修有機器人感測與控制、自走車、 3D 角色建模和數位邏輯電路設計,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學習成為 Maker 所需的各種技能。臺南女中的例子可供要發展 Maker 課程的學校參考。

探索新事物,你需要……

照片來源:FabLearn Taiwan 2016
照片來源:FabLearn Taiwan 2016

臺南女中數學教室兼資優班導師的洪士薰認為:「探索新事物最需要動力。」雖然初踏入 Maker 教育領域,但已有許多帶學生參加國際科展、且抱獎歸國的經驗。他提到只要學生有創造的動力,就可以做得非常好、做得很愉快。專業在數學建模的他,教導學生根據心臟節律點數學模型,做出判斷心律不整發生率高低的數學化指標,並將此運用在穿戴式裝置的專題研究上。研究中他發現做研究時反應太慢的原因往往是「把問題前面的問題拿掉了」,執著於問題本身、而忘了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只要問對問題,其實很多研究並沒有那麼難。

想要嗎?老師 Make 給你

照片來源:FabLearn Taiwan 2016
照片來源:FabLearn Taiwan 2016

身為臺南高工的製圖科教師,王義順嘗試將 Maker 的領域應用到課堂裡,在這過程中,他發現有興趣的學生才是最厲害的,因為他們會自動自發摸索,而不是被動地學習,因此老師如何培養具自主學習能力的下一代才是關鍵。另外,王義順發現校內的 3D 印表機數量不足,無法讓課堂上所有學生都使用到,因此和校內同事下定決心自己做 3D 印表機,目前已經是第 2 代,預計只要花 10 萬元就可以做出 15 台印表機,相較於國外 3D 印表機一臺動輒百萬元起跳,他們只用百分之一的成本就能讓學生有實際操作的經驗。

自造教育是本怎樣的經?

從國內講者的經驗取經以外,也可以國外的經驗作為借鏡,例如日本講者渡辺ゆうか,GLOBAL STEM LEARNING的代表領事就點出日本的 Maker 教育相關計劃常常淪為口號、計劃執行者與學生其實對於計劃的本意沒有深入理解;泰國講者 NalinTutiyaphuengprasert Tukta , DSIL fablab@school 的主持人則講述泰國國內對 Maker 教育主要的支持來自於科技部、而非教育部的狀況。

反觀臺灣政府雖然不斷新增設備,卻面臨師資無法跟上硬體設備的問題。老師要如何迎接 Maker 世代,營造出更具實驗性、科學性的環境幫助學生學習是一大難題,除了參考講者推薦的《INVENT》一書外,尋求其他老師的協助以及教學活動範例都是可行的方法,這也正是 FabLearn 2016 所希望帶來的改變。

 

聽完國內講者的經驗分享,國際又是如何呢?請見:FabLearn Taiwan 2016 自造教育年會來解惑!(上)

封面照片來源:FabLearn Taiwan 2016

關於作者


PanX 泛科技

PanX 泛科技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本帳號也會發布來自其他單位提供的新聞稿。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