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用搜尋趨勢來臧否英國公投脫歐,對嗎?

在 6/24 這天,英國針對是否留在歐盟的公投結果出爐,震撼了全世界。我在臉書上隨即看見眾多外媒用 Google 的搜尋趨勢統計來嘲笑這結果,大意是說現在「大禍」已經鑄成,不知道自己到底幹了什麼的英國人才開始急急忙忙問 Google 大神,自己的決定到底會有什麼影響,或是甚至連「歐盟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趕緊搜尋查資料。

查了一下,原來是 Google Trends 的 Twitter 帳號主動發布這則消息,成為網路熱點後,外媒於是跟著做報導。

結合嘲諷、科技、時事、與顯然無可質疑的 Google 數據於一身,使得這則消息被絕大多數的媒體作為素材,包括台灣的媒體。許多報導中還順便加入媒體實際訪問投下支持脫歐一票的「一位」英國人說「他以為自己的票不會有影響」「現在後悔了」之類的說法,來強化英國人自己玩火上身的論點。看到這樣的新聞,許多人的反應被引導至「英國人也很蠢」、「公投或選舉不是好的民主」、「脫歐派後悔了吧,來不及了!」,然而如果我們稍微深入一點思考,就會發現這則消息的古怪。

首先,人們的搜尋行為跟他們的意圖不一定能劃上等號。例如,在英國公投前以及公投後,非常多媒體與專家,或任何一位自認為能談論這議題的人,都在談「歐盟的歷史如何演變至今」以及「英國脫歐之後會怎樣」,在解釋性新聞學(explanatory journalism)成為資訊嘈雜時代的顯學後,這種文章更是多不勝數。我認為很多英國人只是想看各方看法,所以採取這樣的搜尋策略,也就是搜尋「歐盟是什麼」、「脫歐之後會怎樣」之類的,其實是很聰明且主動的搜尋行為,就像我們在選舉之後也會一直找各種訊息來看,來討論,這不代表我們對我們自己的決定是懵懂跟完全無知的。舉個例,看看「蔡英文」的搜尋趨勢吧。

螢幕快照 2016-06-27 上午12.50.35

可以看到,我們也是在 2016 年的 1 月要投票了或投票之後才瘋狂搜尋「蔡英文」,而且在 5 月她就職的時候又來了一波搜尋潮。如果要照同樣的方式來寫新聞,那就會是「總統選完了台灣人了還不知道自己選了誰」「新總統都要上任了,台灣人才忙著搜尋新總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之類的(你肯定可以下更好/諷刺的標題)。因此,我認為 Google Trends 的員工或許無意,或許有心,但眾多報導的媒體的確是過份地見獵心喜了。

而且,即使搜尋者可能真的不知道歐盟的詳細歷史(就如同我們也不敢說我們知道台灣的詳細歷史),他們也可能是支持留歐者,或是沒有投票的人,公投結果對這些人來說是很大的衝擊,他們有充分的理由想要了解更多,因為這很可能不是他們期待的。因此我認為報導中透露出的嘲諷是很奇怪的,彷彿「都」是支持脫歐者在公投真的如他們所願之後,才傻傻地猛烈搜尋,想知道自己到底幹了什麼蠢事,但事實上 Google 趨勢並沒有透露這樣的訊息。

最後,公投完後的出口民調顯示大部分年輕人傾向於留歐,而年長者傾向於脫歐。然而會主動用 Google 搜尋的更多是年輕人,因此另一個解釋或許是留歐派年輕人在結果出爐後,需要更多與人辯論的材料,確認自己的決定,或是來偵測整體的意見氣候(opinion weather),因此透過搜尋是很正常的策略,因為他們知道每一個內容產製者都會在這時候生產出許多論述,用的標題大部分都會是「公投結果出來了,歐盟即將不一樣,但歐盟到底是什麼,英國會受到什麼影響」之類的。這是一種內容產製者跟搜尋者的互相配合:也就是「我知道你會用這種方式產文,所以我用這種方式搜文」,反之亦然。

我對公投的結果沒有甚麼想法,但我認為很多的文章用 Google 搜尋趨勢來貶低這場公投投票的結果,是不太好的。掌握並發表這些媒體內容的人應該是有立場的,但沒有清楚揭露(例如站在留歐立場,或是認為嘲諷可以獲得最多眼球),或是跟我一樣不知道該有什麼立場,只是覺得用搜尋結果來推導英國人對自己的選擇很無知是有趣的,但我認為這樣的推論是充滿問題的,也容易讓大眾片面解釋科技使用行為的複雜性。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