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原住民創業專題/路跑進原鄉山林的「跑山獸」

文/張蓉安

原住民族委員會於 105 年推動「第一屆原住民族精實創業輔導計劃」,獲選的 20 組團隊包括農業、生技應用、文創、旅遊等,各自展現顛覆以往大眾對原住民族傳產想像的創新商業模式。我們也追蹤採訪了幾組團隊,記錄他們的創業故事,以及拿到 100 萬元補助金之後十個多月的現在,做了些什麼。

透過「第一屆原住民族精實創業輔導計劃」,我們認識了「跑山獸」,一個將臺灣山林中潛藏的無形能量與多樣生物連結進名稱中的團隊。這次專訪,將深入了解臺灣女孩 Eva 與來自捷克的 Petr,如何經營從始於興趣,到現在將轉型為創業計劃的「跑山獸」。

前身:獨自探勘山徑的捷克男孩

「跑山獸」的團隊組成很有趣,除了臺灣原住民女孩 Eva,還有來自捷克的 Petr。

Petr 從小接觸自行車、攀岩、越野滑雪等各種戶外活動,卻沒有特別注重在越野體能訓練,原本是來臺灣專研博士(念的是應用力學研究所)的他,意外在這裡發現自己具有長跑的體能特質,時常與 Eva 及一群志同道合的外國朋友到臺北近郊山區跑步、探索,算是跑山獸的前身。

從 logo 的視覺設計開始,就可以看出跑山獸是個充滿故事的團隊。「在臺北近郊山區探索及跑步,臉上一不注意就會勾到蜘蛛網,所以當時設計商標,我們在跑者腳下畫了一隻蜘蛛,表示跑山常會遇到山中野獸,這就是名稱『跑山獸』的由來;也有些人覺得我們像野獸一樣喜愛探索山林、開發新路線,包含原野山徑,石板路、階梯、泥濘、河道、山稜線、朔溪等特色性地形,所以叫我們跑山獸。」

跑山獸由原住民女孩 Eva 和捷克籍的 Petr 一同經營
跑山獸由原住民女孩 Eva 和捷克籍的 Petr 一同經營

Eva說,跑山獸選擇的路線與大眾熟知的登山步道不同,超過 90% 以上為山徑,都是 Petr 在課業閒暇之餘獨自探勘出的成果。從出發前的資訊蒐集,加上 GPS、Google Earth 與簡易中文簡介等輔助,進一步規劃和設計自己的路線,自 2012 年來台至今,足跡早已遍及臺灣中北部鮮為人知的區域。

「有些路線連登山客都沒去過,完全沒有登山布條的痕跡,或是過去的古道,曾經有人走過,但荒廢已久,這也是深深打動我們的地方,我們想要重新探勘這些美麗的古道。」Eva 表示,「跑山」與普遍認識的登山不盡相同,更傾向探索原野森林,運氣好時可以依靠事先建立的路線,但更常遭遇的是氣候變化與無法依靠 GPS 的意外狀況,這時候就得靠跑山者的冷靜獨立與事前萬全準備,才能完成跑山。

蛻變:轉型為創業計劃

2012 年起,他們開始參加臺灣與亞洲地區的各大國際長距離越野賽事,包括香港 SK50 公里越野賽、香港垂直公里越野賽、臺灣 TNF100 公里越野賽、大腳丫泰雅馬拉松、嘉明湖越野賽、動感亞洲越野賽、馬來希亞 Kinabalu 神山越野賽。

五年來,Petr 和 Eva 一起征戰,除結識許多路跑有志之士外,也發現臺灣在「越野活動」領域的空白。「臺灣這幾年雖然開始瘋路跑,活動一年比一年多,但越野賽的場次大約是 1%。」

「在一次機緣下,我們協助動感亞洲(Action Asia)規劃貓空及石門水庫的越野賽道,突然一個念頭出現:其實跑山獸也可以規劃屬於自己的活動。」於是 2015 年 1 月,「跑山獸」工作室正式誕生,並且不讓這樣的熱忱停留在興趣,加入《原住民族精實創業輔導計劃》,致力創建臺灣的越野賽道,提供跑者更多選擇。

原住民女孩 Eva 與捷克男孩 Petr(照片來源:跑山獸)
原住民女孩 Eva 與捷克男孩 Petr(照片來源:跑山獸)

創業路上,跑山獸也遇到來自外部與內部的多重難題,例如舉辦第一場小型山跑越野登高賽時,還不懂以合約保障權益,以至於廠商在賽前三天臨時變卦時,他們必須自行吸收成本,比賽才能順利進行。

當然,還有越野賽事最大的難關 ─ 不可違抗的天候災變。「跑山獸的賽道皆由我們工作室自行開發規劃,必須在賽前花費大量心力探勘、維持路線。但臺灣屬於海島氣候,夏秋之際幾乎每半個月就有一次颱風,讓跑山獸的首場國際越野積分賽事『野獸山徑』一波三折。原定於八月份舉行的活動因為颱風山道破損,整理了一個多月,卻又再一次遇到颱風。」最後,「野獸山徑」終於在十月中圓滿完成,這中間付出的成本(包括必須退款給無法繼續參與的選手、整修山道的人力與心力)則為跑山獸紮紮實實地上了一課。

夥伴:國際跑者社群經營與課程設計

「跑山獸」現在已有固定合作的參賽選手,其中 40% 是來自歐美日、具備充分經驗的國際跑者,目前以越野跑、爬山、戶外運動及馬拉松賽事為主。和現有其他臺灣主辦單位不同的地方是,由 Eva 帶領臺灣族群、Petr 帶領國際族群,成功經營起多元的路跑社群,也細心設置中英文兩種網站介面,讓國外選手可以直接透過網路系統完成報名。Eva 舉例今年(2016)2 月 28 日的叢林野跑共有 116 人參賽,選手來自超過 18 個國家,儼如一場國際盛會。

而除了尋求「國際型賽事」的定位,他們也推出以教育性質為導向的課程設計,包括「國際選手高山訓練營」和「小朋友越野跑」;另外也定期舉辦夜間免收費及週末團體訓練,吸引新朋友加入,希望向不同群體推廣跑山。

跑山獸規劃的路徑皆為自行開發的山徑(照片來源:跑山獸)
除了舉辦賽事,跑山獸也規劃相關課程推廣「跑山」(照片來源:跑山獸)

如何獲利?

近年來路跑成為國內相當受歡迎的全民運動,根據運動筆記網站統計,去年(2015)臺灣共舉辦 800 場路跑(註1)。然而跑山獸不像知名運動品牌能單靠 LOGO 就吸引幾百人趨之若鶩,回到創業最基本的問題,面對激烈的路跑競爭,他們如何獲利?Eva 說,主要還是鎖定「越野」這塊獨特市場。

「今年會繼續進行至少 4 場( 其中 3 場為大型國際越野積分賽)比賽,以及 5 月份開始針對大小朋友的越野課程。明年起則將固定舉辦幾場經典賽事,並以開發中南部路線為主要目標。」

另外跑山獸也設計越野運動專用的商品,包含自行研發及贊助廠商的運動跑衣、水壺、頭巾等商品,同時準備辦理收費的訓練活動,幫助培養團隊的優惠團員。不過 Eva 也強調,跑山獸目前仍以增加曝光率為最優先考量,並透過書籍、攝影集等媒介做出屬於臺灣的越野品牌。

以「跑山獸」品牌推出各種周邊商品(圖片來源:跑山獸)
以「跑山獸」品牌推出各種周邊商品(圖片來源:跑山獸)

針對「跑山獸」的獲利模式,原住民族精實創業輔導計劃的評審也建議,嘗試拍攝、記錄一般人到不了的原野山徑畫面,並出版成書;加上參考香港大嶼 100 的國際電子月刊 Asia Trail,報導亞洲賽事與介紹各個國家山徑與選手。

Petr 本身有商業基礎,但不熟悉臺灣的法律,參與《原住民族精實創業輔導計劃》給他們最大的幫助是使創業藍圖更有方向與邏輯性。另外,在計劃中認識許多不同領域的團隊,一同成長與學習,也是相當珍貴的經驗。Eva 表示,除了推廣越野山徑體驗,跑山獸想傳播的價值是一起成為親山近山、愛護大自然、獨立勇敢及尊重萬物的人。她笑說:「因為這也是我們從山林裡學到的!」

最後,Eva 提到希望能喚起臺灣大眾對於野外運動的熱愛,「跑山獸逐步規劃適合小朋友的越野活動,期盼培養兒童、青少年的運動習慣,小朋友有機會親近大自然,了解自然與人類的互依性,也能學會尊重及感激大自然的一切。」

(照片來源:跑山獸)
(照片來源:跑山獸)

關於未來的具體計劃,跑山獸表示接下來兩年將繼續舉辦國際賽事與訓練課程,增加曝光度,吸引更多國際選手來台,「臺灣真的很美,希望政府單位也開始重視臺灣優渥的地理環境,多多倡導戶外休閒運動。」

跑山獸由 Eva 和 Petr 的結識開始,透過這次原民會的創業計劃,兩人成功從對於臺灣山林與越野跑的熱愛,轉化為長期經營的品牌,並已吸引結識不少國際跑者前來臺灣參加活動,成為臺灣在舉辦國際越野賽事上相當重要的基礎,並逐度建立更全面的思考角度,繼續推廣越野賽事與山林教育領域。

 

註 1:另一說法則是 632 場,根據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技術委員郭豐州於自由評論網專欄中提及

封面照片來源:跑山獸

關於作者


PanX 泛科技

PanX 泛科技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本帳號也會發布來自其他單位提供的新聞稿。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