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PanX 科技報報/中國美的收購德國機器大廠 KUKA。 Google 加速人工智慧的秘密晶片

2016 年 05 月 19 日

1.【從中國家電美的大手筆收購德國機器大廠 KUKA看出中國製造業轉型的需求

圖片來源:Kuka 官網
圖片來源:Kuka 官網

去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加速,根據市調公司 Dealogic 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企業 2016 年至今海外併購金額也達到 34 億美元,比 2014 年整年加起來的 26 億美元還多。現在,中資大手筆併購案例又可能再加一。

中國家電大廠美的集團,這次要買下德國百年工業機器人庫卡集團(KUKA AG)。KUKA 是全球四大機器人製造商之一,成立於 1898 年,2015 年營收為 29.66 億歐元,一半以上的營收來自美國和中國,也是 BMW、Audi 和波音的愛用品牌。

美的集團預計以每股 115 歐元,最高支出不超過 40 億歐元收購 KUKA AG 更多股份,將原本持股比例 13.5% 一口氣提升到 30%,成為 KUKA 第一大股東。美的的資金來源包含銀行貸款和自有資金。

美的集團表示,未來會保持 KUKA 的獨立性,且持續擴大投入 KUKA 的員工、品牌、專利與設備,美的期待透過 KUKA 在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領域和物流效率的經驗,帶動自己生產與製造層面的升級,並聯手開拓潛力無窮的中國機器人市場。

目前全世界近四分之一的產品都是由中國製造,但中國過去五年來工資持續上漲,連帶製造引擎逐漸腳步放慢,如果中國產業懂得以機器人和其他先進技術來打造自動化的生產流程,就可能從高度勞力工廠轉型為高科技創新中心。

然而根據 IFR 統計,韓國工廠平均一萬名工人就有 478 台機器人,日本工廠 315 台,而中國卻僅有 36 台,工業機器人的普及率還算很低。

圖片來源:Edwin Lee@flcikr, by CC 2.0
圖片來源:Edwin Lee@flcikr, by CC 2.0

美的大力拓展機器人領域,期待中國製造轉型潛力

美的集團 2015 年 8 月首次買下 KUKA 5.4% 的股份。今年 2 月將股份比例提高到 10.2%,晉升第二大股東,如今擠下持有 25.1% 的機械工程 Voith 集團,成為第一大。

除了 KUKA,2015 年美的也曾與日本安川電機合資成立兩家機器人相關的公司,今年 1 月則購入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公司 17.8% 的股份,該公司專注於工業機器人的研發、製造與應用。

近幾年積極進行機器人領域的投資,展現出美的集團意識到從人力轉型的必要性與中國爆發性的機器人需求市場,藉此提升工廠生產的自動化程度,未來也可能進一步從家電的觸角延伸到家用服務機器人領域。

2. Google 自機器學習專用晶片 TPU。在今年 2016 開發者大會,Google 執行長公開 Google 自行研發,專門用於機器學習演算法 TensorFlow 的晶片 TPU,正是 AlphaGo 「想得更快」的秘密武器。TPU 和傳統晶片相比,少了計算用的電晶體數量,專注提升每瓦效能,以達到加速機器學習的目標。目前 TPU 已被用在搜尋、街景、智慧回覆等機器學習的應用上,協助改善搜尋關聯度和提升地圖和導航的精確度。

圖片來源:Google cloud platform
圖片來源:Google cloud platform

3. Uber 在美國匹茲堡測試自駕車。Uber 先進科技中心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團隊合作的自動駕駛車,在美國工業城市匹茲堡市現身。這群由福特 Fusion 車款改裝的自動駕駛車隊,裝有雷達感應器、雷射掃描儀、攝影機等自動駕駛車標準配備,可感知 100 公尺內的車況變化。Uber 表示每年有 130 萬的人死於車禍,其中 94% 都是人為因素,希望透過自動駕駛車的普及讓交通更安全可靠。

圖片來源:Uber
圖片來源:Uber

4. Tesla 要再發行 20 億股票做 Model 3。Tesla 為了順利生產平價款電動車 Model 3,並從 2020 年提早到 2018 年完成年產量 50 萬台的目標,將對外發售 20 億美元的股票募資,其中包含 14 億美元的新股票,以及 6 億 Elon Musk 自己轉讓出來的股權

5. 殼牌設綠能能源公司投資再生與低碳能源。根據英國衛報,歐洲最大石油與天然氣公司殼牌設立新公司 New Energies,用來投資風電等綠能低碳產業。這間新公司的業務範圍將包含作為交通運輸新燃料的氫能和生物燃料,整合風電與太陽能等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客戶能源的新營運模式等。

首圖來源:Pixabay

關於作者


Valerie

PanX 編輯,興趣多多,書籍雜食者。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