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當網路強國,但可能是台灣最懂網路政策的他卻憂心忡忡
準總統蔡英文在今年 3 月參加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發展協會大會,接受新任理事長林之晨的建議,要打造台灣成為網路強國。同時我們也看到新政府團隊想要使用 LINE 來當作團隊溝通的主要工具(後來被批到放棄了)、台北市政府評估用 eTag 系統作為交通監控與停車收費方式、政府部會仍然在招標製作可能沒人用的手機 App 、開設冷清的臉書粉絲頁。520 即將到來,新政府真的準備好要將台灣推向網路強國嗎?
PanX 特別專訪 NII(國家資訊基本建設產業發展協進會)執行長吳國維,長年關注台灣網路政策的他,對於新政府的期待是什麼?要重振台灣網路產業的威風,他又有什麼洞見?
台灣真的能成為網路強國嗎?
「要成為網路強國,首先要先說清楚,我們的目標和方向是什麼,舊政府的資通訊政策,我們沒看到。新政府我們也還不知道,我希望新政府儘快讓我們知道,你的網路政策到底要怎麼做。」吳國維表示,台灣這些年一直沒有明確的網路政策,大家瞎子摸象,看到什麼有用的就拿來用,對國際上的網路規範不甚在意,忙了半天卻沒有跟上國際趨勢,是我們多年空轉的主因。
究竟什麼是網路政策?網路與政策這兩個詞分開來寫,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四個字合在一起,就有點陌生了。
網路出現之初,是一種溝通的新工具,隨後便成最重要的資訊傳播管道,然而隨著雲端服務、行動網路、電子商務和社群網站日益蓬勃,網路已經不只是工具,而成為基礎架構,甚至成為一種新的主宰力量。因此世界各國,都非常關注網路治理(Internet governance:並不是由單一政府來管理,而是由國際 NGO 共同治理,但美國擁有極大的影響力),並提出相應的網路政策。(延伸閱讀:什麼是網路治理)
「正是因為對網路政策不重視,所以對全球網路治理的趨勢不了解,台灣這些年來對於資訊安全和個資的重視程度不足,才做出許多錯誤的決策。」吳國維指出,歐盟與美國都將資安與人權列為首要原則,台灣政府卻帶頭違反個資法,以 Open Data 為例,「人民有納稅的義務沒錯,但是我們在報稅的時候,有同意政府將這個資料拿去開放嗎?」吳國維說,先不談這些資料「去識別化」的過程是否合乎法律程序與國際認證,在一開始取得原始資料時,人民就沒有同意可以拿去作別的應用,這樣子的開放是有問題的。
另外,資訊安全也是一個問題,行政院雖然設有資訊安全辦公室,但現在是委託資策會技術服務中心,去稽核政府各機關的資訊安全狀況。「資策會底下的技術服務中心要用什麼角色去稽核國防部、海巡署?」吳國維說,連行政院都沒有權力去稽核國防部,一個委外的單位如何進行?即使現在轉為資安科技中心,角色定位依然不清楚。「新政府與新國會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台灣的國家資訊安全一樣是有問題的。」吳國維說。
提到資安,美國白宮正好是一個有趣的例子。美國總統歐巴馬一直到目前,都還在使用一隻古老的特製化黑莓機,就為了保證他的資訊安全。白宮內部的無線網路、電話系統和使用的軟體也都經過國家安全局、特勤局驗證,並且特化其安全性(白宮一直到去年才開始整修,拔掉重達五千公斤的各種線路),在這樣的條件下,歐巴馬與幕僚才能大玩 Twitter 甚至年輕人最流行的 Snapchat。台灣新政府在高舉科技大旗之前,是否曾想過這些基礎問題?
美國的網路戰略是什麼?
為了更了解其他國家的網路政策作法,PanX 研究了美國白宮 2011 年發表的《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Cyberspace:Prosperity, Security and Openness in a Networked World》,這份指導原則表明了美國政府對於網路時代的各項原則及願景,包含開放、安全、可靠、通用等四大主軸。報告中強調,美國面對的三大挑戰包含:基礎自由、個人隱私與資訊自由流通,這些都必須透過建構良好的資訊安全架構和有效的法治管理來應對,而確保這三項自由,就等於是確保美國的國家安全與共同價值。
整份政策長度僅有 25 頁,它宣示的是一個基礎的原則,清楚傳遞給業界及其他國家,未來美國在網路發展中,最重視的就是這些原則。同年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也成立隱私及網路政策委員會,專職制定相關網路發展的原則與策略方向,確保在發展網路經濟的同時,也能兼顧個人隱私及國家安全。
台灣則在 2015 年 8 月,由行政院推出《ide@Taiwan 2020(創意台灣)政策白皮書》,是台灣政府第一次對網路產業提出發展政策,這份名字中沒有「網路」的「網路政策」白皮書,目標是為台灣規劃目前至 2020 年的網路產業發展原則,點出了三項理念「以民為本、公私協力、創新施政」,並架構五個施政方向:「開放透明治理、豐富智慧生活、創新網路經濟、永續智慧國土、便捷基礎環境」。
在這份將近三百頁的《創意台灣政策白皮書》中,鉅細靡遺地描述了 192 項現有計畫及修正,還有 70 項新興計畫,從基礎建設到物聯網,影音娛樂到智慧電網,範圍無所不包。這凸顯了兩國政府,在根本思維上的不同。
美國是明確寫出政府的原則,採用負面表列的方式,讓人民在不違反這些原則的情況下,自由發揮;台灣政府則是正面表列,寫出政府要做的事情,實際執行時就變成「可以做的事情」,至於沒有列出的,就常常被政府機關認為是「不可以做的事情」。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長期限制了台灣網路的創意發展。
吳國維:「我們有船長、有舵手、有好船,但是沒有目標。」
吳國維指出,台灣過去十多年在網路領域一路落後的關鍵,就是缺乏國家層級的網路治理政策。「大家就像一艘船上努力工作的船員,問題是沒人知道要開去哪裡。」吳國維說,「過去幾年,網路產業發展沒有明確的指導原則,就開始投入雲端、大數據、開放資料這些人民聽不懂的名詞,實際上也沒有發揮效用,同時還有個資上的隱憂,舊政府投資在這些領域的成果,並沒有轉化為對人民有益的果實,還浪費了上千億的經費,必須徹底檢討。」吳國維認為,大數據和開放資料只是項目,不是國家網路政策,新政府上任之後,應該儘快解決這些問題,要發展網路強國,就要拿出有遠見的國家網路發展策略。
作為全球網路資源管理組織 ICANN(Internet Cope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的董事之一,吳國維非常痛心台灣網路政策的緩步發展,當網路深入生活後,美國、歐盟都大力強調網路政策,著重在國家安全、網路人權與網路經濟的重要性,甚至列為國家級的發展原則,台灣則付之闕如。「錯誤的觀念造成像遠通 eTag 這種有嚴重個資隱憂的服務存在,而且還是拿國家的錢!」吳國維認為,台灣政府在談論物聯網、車聯網、Open Data 或工業 4.0 等新趨勢前,應該先確立根本指導原則,才不會讓 eTag 這樣的錯誤再發生。
網路政策的影響範圍甚廣,不僅僅是在科技領域,基本上我們今天所有生活,都跟網路密不可分。以教育為例,日前程式設計納入課綱的爭議也吵得沸沸揚揚,包括 AppWorks 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林之晨在內的許多產業人士認為,增加資訊基礎教育,培養更多資訊科系相關人才,是讓台灣邁向網路強國的重要途徑,蔡英文也同意應該從國民教育到大學教育,全面強化數位和程式能力。
但日前一份高中資訊課程的考卷被網友流傳出來,裡面考了大量的人名,讓和沛科技 CEO 翟本喬在臉書貼文表示,這種題目全部答對的人,他絕對不錄用。政府在推動資訊教育時,必須要注意到這些細節,才不會弄巧成拙。
吳國維則認為,台灣資訊人才不足的關鍵在於就業環境,如果只是盲目培養更多資訊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反而會進一步拉低薪資水平,而優秀的人才,同樣會面臨國外企業的高薪誘惑而外流,「低薪問題不解決,人才外流就不能解決,這個坑永遠也填不滿。」吳國維說,要打造網路強國,不能靠單一政策達成,必須要有一個高層次的戰略規劃,再搭配整體配套,台灣才有產業升級的可能,也才可能解決低薪與人才流失的困境。
520 將到,新政府看清楚問題所在了嗎?
在 520 到數計時之際,包括準經濟部長李世光、準科技部長楊弘敦、準科技政委吳政忠都與產學界有密切關係,看得出來新政府的「科技」佈局,是針對產業而來,林全在接受天下雜誌訪問時也指出,未來要把科技預算聚焦在對產業升級、經濟發展有幫助的項目。顯然,在更高層次的網路產業戰略佈局,尚未有著墨。
「新政府有很多優秀人才,也有很多我的朋友,他們都想大力改革,但是要先看清楚問題在哪裡,不能再瞎忙。」吳國維表示,新內閣都還沒做事,去揣測他們會怎麼做沒有意義,因為過去也有很多優秀的人進入政府後,把事情做得一塌糊塗。「我只能說,網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而且越來越密,國家網路發展政策,一定要將人民的利益與個人資料安全放在首位,這是全球網路發展的趨勢,台灣若不能順勢前進,甚至背道而行,產業就跟著走不出去台灣,新政府必須銘記在心。」吳國維語重心長地說。
(特別感謝 OpenData/TW 張維志協助提供諮詢)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