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 讓世界串連的幕後大功臣,「乙太網路」標準規格發佈
乙太網路(Ethernet),一個或許大家都多少聽過、卻不太知道確切含意的名詞;同時,它卻可能是最近 40 年以來對整個人類世界影響最大的發明之一。乙太網路是一種電腦的區域網路技術規格,其中包含了實體的電子訊號傳輸媒介、以及虛擬的網際網路傳輸協定等等。
乙太網路在由電纜、通道串聯的各個節點之間傳輸資訊運作。一般來說,每張網路卡便象徵了一個節點,並且都有著一組由製造商分配給網卡的 48 位元 MAC 位置(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以供鑑別。在乙太網路系統中,這些節點被命名為「乙太(Ether)」,根據 19 世紀電磁輻射傳輸媒介的「光以太」理論而來。(光以太後來被證實並不存在)
乙太網路的概念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1973 年,由 Bob Metcalfe 與 David Boggs 在知名的 Xerox 旗下研究機構 PARC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當中所提出。許多我們如今熟知的科技、技術都源自於 PARC,例如雷射列印、圖像化使用者介面、數位影片,以及本文主角乙太網路等等。
1979 年,Bob Metcalfe 為了專注於發展乙太網路技術離開了 PARC,創立了 3COM 公司。在 3COM 的積極遊說下,Digital Equipment、Intel 和 Metcalfe 的老東家 Xerox 三大巨頭於 1980 年的 5 月 13 日這天,聯合承認並首度宣佈了乙太網路的通用標準協定。
當時,業界內原本還有著兩種較流行的區域網路技術,分別是崛起時間最早的 ARCNET 以及由 IBM 所研發、通用於所有 IBM 相容電腦的 Token-Ring 技術。 在乙太網路發佈後,先是在連線速度以 10 Mbit /s 強壓 ARCNET 的 2.5 Mbit /s,之後又靠著網路連線的穩定、安全性逐漸取代了 Token-Ring ,並最終發展成為幾乎世界通用的網路規格。
而最初的仲介人 3COM ,也在這過程之中靠著販售乙太網路卡而賺進了大把鈔票。(順帶一提,於 2010 年發佈的最新版乙太網路協定中,確立規格的連線速度超過 100 Gbit /s ,比最早期的網速快了 1 萬倍以上)
都會乙太網路論壇(Metro Ethernet Forum,MEF)主席 Nan Chen 曾經表示:「將來會有一個單一的語言連接全球業務。不是英語,不是中文,而是乙太網路。」而現在的我們,其實已徹底生活在這個預言之中了。在 2012 年,乙太網路的使用量正式超越了其他所有廣域網路技術的使用量總和,隨著不斷成長的電信級乙太網路、雲端乙太網路技術發展,看來乙太網路還不打算慢下它已經奔馳了 40 年的腳步、繼續更加緊密的連結我們的生活。
參考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Wikipedia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