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宋世祥/從觀落陰到 VR 虛擬實境:一點點回憶與人類學聯想

網路上流傳的三星虛擬實境裝置與觀落陰對照圖
網路上流傳的三星虛擬實境裝置與觀落陰對照圖

之前在臉書上突然看到朋友分享一張上下拼貼的相片,上面就是 Mobile World Congress 電子展上眾多記者坐在椅子上頭戴三星 VR 實境頭套。下圖則是台灣某間宮廟正在舉行儀式,畫面上的人也一樣都坐在椅字上,不同的是用紅色的眼罩遮著眼睛,很明顯地是在進行「觀落陰」這個儀式。

這個相片讓我不禁笑了出來,也勾起我在 2007 年的一些回憶。那時因為有機會參與了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靈域對話》的緣故,在台北市的六張犁「無極慈善堂」看了幾場「觀落陰」(又稱觀靈術),後來也帶著 Taipei Times 的加拿大記者朋友 Noah 回去做專題報導,所以對於「觀落陰」這個儀式有點小熟悉。那時我就開玩笑的說,這是台灣版的「虛擬實境」,沒想到幾年之後真正的數位虛擬實境技術已臻成熟,且馬上就要普及開來。

遺憾的是,可能是因為這個儀式太神祕又太特別,台灣人類學與宗教學研究領域對於「觀落陰」這個儀式其實還沒有太多的研究。自己則是大學時因為唸的是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道教組,所以讀過一點點相關資料。加上那幾次的參訪,算是累積了一點點田野資料。

如同《靈域對話》這部紀錄片所介紹,觀落陰儀式先是請參加者坐在椅子上,並且脫掉鞋子使雙腳接觸地面,然後在眼前綁上裡面附有符紙的紅巾。接著,負責主持儀式的師兄開始手敲木魚,嘴裡唸經,帶領參加者前往地府去拜訪親人或是到靈界去看自己的「元辰宮」,看看那邊象徵自己財富的「房子」與象徵健康的「樹」。如果房子有破損,象徵著災厄或是破財;如果樹呈現枯萎生病的樣貌,則象徵著健康上的問題。

無極慈善堂的觀靈術(By Noah Buchan)
無極慈善堂的觀靈術(By Noah Buchan)

還記得,當時在儀式現場有不少參加者是因為太過想念過世的親人,或是突然離世的親人事情沒交代清楚,所以參加了這個儀式,希望可以和已經成為靈體的親友見上一面或是講上話。此外,去拜訪「元辰宮」,為那邊的房子打掃清理,或是為那裡的「樹」澆水,也能提升福氣與健康。

然而,儘管有些人在儀式中可以直接進入到「靈界」,但現場還是有很多人無法進入。這時,現場的師兄師姐會詢問是否願意由宮廟這邊的人代為前往,替無法進入靈界的人和靈體溝通,或是去整理「元辰宮」。

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儀式其實正表現了漢人社會與宗教的「人觀」(personhood)。「人觀」意指一個社會對於「人」的觀念與想像,這樣的文化概念往往是一個社會當中很核心的部分,也從中延伸出很重要的儀式或社會制度等。而在道教的人觀裡,人有「三魂」(陽魂、陰魂與元神)與「七魄」,觀落陰這樣的儀式正是讓「三魂」中的其中一魂離開身體,透過儀式的引導前往靈界,去和那裡的親友會面。類似的概念其實也在「收驚」儀式李可以看到,當三魂七魄的部分因為驚嚇而離開身體,就得去找收驚婆來幫忙把魂魄招喚回來,重新安置在身體之內。也因為這樣,在儀式開始前,負責執行的師兄都會提醒,千萬不要自行中斷儀式,就是怕前往靈界的魂體回不到參加者的身體裡。

3

觀落陰這樣的儀式其實帶來了很多有趣的問題,特別是在「認知」這個部分。姑且先不論是否真的有「靈界」存在,光是有些人能夠在儀式中被帶領到「靈界」,有些人則無法,這件事即讓人好奇為何參加者有不同的反應?是否施術者所此用的儀式「語言」和參加者之間無法順利連接?是否施術者的宗教信仰或是心理狀態也會影響到儀式的效果?是否進入靈界之後,對於另外一個世界的認知是建立在個人的想像之上?成功進入靈界的人所看到的「親人」是否是個人親友互動經驗的「投射」,還是一種新的「想像」?

關於「觀落陰」與「靈界」,人類學家或是宗教研究者可以發展出無限的問題,因為我們都無法真正地去複製另外一個人的「認知過程」。我們都只能依賴「聲稱」成功進入靈界者的口頭敘述,來勾勒那段旅程與那個世界的樣貌。換個角度來講,「觀落陰」這題目之所難發展成為人類學的題目也在這超越了人類學田野工作的方法與產出。即便當前人類學者們都同意民族誌的產出過程是在一個人類學家與報導人「互為主體」之下產出的結果,而且這個產出的過程是不可再回復的,讓民族誌充滿了人類學家主觀的詮釋,但是這仍然是建構在「現實世界」的一個知識生產過程,具有某種「現實性」(reality)或是「物質性」(materiality)。

可以想像如果一個人類學家嘗試去做觀落陰的研究,即便他真的進入了「靈界」,而且他用盡全力把這過程之中的經驗鉅細彌遺地搬出,他始終也無法把這「靈界」變成是所有人可以眼見為憑的體驗,或是變成一個可以去「接近」的經驗。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很多讀者非常喜歡《巫師唐望的世界》系列,這樣的論述只能在「靈修」或是「宗教」的領域,對於社會科學來講,這仍然是無法接受的範疇。

圖片來源:BBC
圖片來源:BBC

但從具體的歷程上來看,從「觀落陰」來看「VR 虛擬實境」其實可以做出有趣的比較。不管是「觀落陰」還是「虛擬實境」,其實都標示了人類企圖在現實世界之外的另一個領域發揮人的文化本能,追求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的體驗。在這兩者之中,人(主體)雖然都進入到另外一個世界,但是這個世界是有本質上的差異。在「觀落陰」之中,我們永遠只能成為「聲稱成功進入靈界者」敘說下的聆聽者,因為這個世界不是由人親自建構(或是另外一個角度是由文化在無意識下所建構起)。相較之下,虛擬實境的世界雖然是「虛擬」的,我們仍然可以追溯出一個「建構」的過程,或是透過螢幕在一般人眼前秀出那個虛擬的世界。換言之,這個「虛擬」是具有「物質性」的虛擬,而非單純的心智認知。

圖片來源:amazonaws
圖片來源:amazonaws

順著這樣一個邏輯,這也帶來了另外一個思想實驗:

如果有一個「靈魂的意識」在人造的虛擬實境裡面「覺醒」,他從來沒有機會來到我們所身處的這個世界,他是否能意識到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是虛擬的,而非真實呢?

最後「觀落陰」也讓我們可以預見未來虛擬實境科技的應用:每個人的數位分身。我們或許都將死亡或離開這個世界,在我們所有的生活痕跡都已經「數位化」的今天,看的書、說的話、做的事都將留下數據資料,很快將會有機會透過演算法,創造出一個另外一個與自己行為與價值觀類似的人格,存在於虛擬世界之中。換言之,人工智慧將不再只是演算法,而將具有人格、個性與價值觀,他可以依據我們在生前所累積的數位資料庫,針對問題運算出具有我們自己特質的回應或是答案。也相信會有這樣一天,我們將會在數位虛擬的世界裡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阿凡達」(Avatar),作為分身和思念我們的人互動。

只是,那個阿凡達是我們自己嗎?那個阿凡達是「人」嗎?還是我們必須給「人」一個新的定義?亦或我們應該重新定義「現實」與「虛擬」的界線?

這些問題就跟去參加觀落陰的人想問的一模一樣…。

全文轉自:

圖片來源:vivi chen

關於作者


宋世祥

物質文化人類學家,目前在國立中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擔任專案助理教授,一邊帶領創新創業教育,一邊還經營「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臉書粉絲專頁與實體社群,希望能推動人類學得大眾化及產業創新應用。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