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科學與物聯網產業的創新挑戰,物聯網之父凱文.艾希頓怎麼看?
艾希頓身為物聯網之父,並非科技出身,大學時期專攻斯堪地那維亞文化研究,曾經的志願是當記者。1997年他擔任 P&G 公司的品牌經理,一支廣受好評、卻難以控管庫存的唇膏,讓他決定全心投入物聯網的研究。之後也與 MIT 共同創立 Auto-ID Center,是現在 FRID 全球標準系統的重要推手。
凱文.艾希頓的著作《物聯網之父創新與思考的 9 種態度》最近在台出版,PanX 針對台灣的創新教育挑戰、科學與經濟發展間的關係,以及對台灣物聯網產業的建議,邀請凱文.艾希頓分享他的看法。
Q1. 亞洲的教育,包括台灣,時常被批評為不鼓勵創新,
首先,我不會說亞洲或台灣的教育比其他地方差,我也很樂意和那類批評論戰一番。畢竟,亞洲國家,包含台灣,有著蓬勃的創意經濟。
全世界教育界的挑戰都一樣:創意是一段反覆的過程:你嘗試某些事情,經歷失敗,然後一直重覆到你成功為止。但課堂往往強調一次就做對,也更傾向學習如何做那些已經被做過的事情,而不是學習全新的事物。
我期待在學校看到更多長期性的作業,讓學生為某件事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透過系統性地的重複嘗試,並獲得老師的回饋,而不僅僅是交出一份等著被打分數的作業。以創意寫作課為例,先讓學生擬故事的草稿,修改第二版、第三版,一直到最終版。美術課則可從一系列的研究開始,進行好幾輪的打稿,最終完稿。科學課則從學習原理開始、建構原型,對其做實驗,直到最後的成果。
「重複」對某些人來說並不是理所當然,大部分的人都希望快點得到成果,如果要他們重複做一件事或不斷的改進就會很挫折或感到無聊,但這件事情可以,也應該被教導,因為這才是「創新」的核心基礎。
Q2. 絕大多數的創新來自於長期的努力跟累積,
純科學-也就是指,科學只為了科學,不為其他明確且實際的理由-是所有經濟價值的終極源頭。最聰明的社會是那種讓科學家自由探索,並相信某部分的研究最終會開拓經濟價值的社會。
舉例來說,現代全球經濟大部分是建立在電子與無線電科技上,而這種科技之所以會存在,全是出於詹姆士.克拉克.馬克立威(James Clerk Maxwell )和海因里希.赫茲(Heinrich Hertz)等十九世紀的科學家對電磁波頻譜投入的純科學研究。在他們發表研究後,其他科學家和工程師才以此創造出有價值的科技,包含無線電、電視、電腦、太空梭、無線電望遠鏡、X光、手機、Wi-Fi 和 GPS 等。
馬克立威和赫茲在進行研究時,應該想都沒想過會延伸出這些東西吧。如果他們只被允許做那種明確、有立即實際價值的研究,今天根本不可能誕生這些驚人且重要的科技,也不會出現台積電。若要說誰可稱得上現代版馬克立威和赫茲,名單可能會包含粒子物理學家和天文物理學家,如台灣的倪維斗和吳茂昆。
他們驚人的研究卻往往出於一片好奇心,也許今天看來沒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卻一定會在未來開啟無可想像的價值。
Q3. 對台灣來說,物聯網(IoT)已經成為政府大力推動的政策,
台灣過去十幾年在電子產業獲得的成就,已是世界幾大經濟奇蹟之一。我找不出任何理由為何台灣在 IoT 產業無法辦到。我的建議很簡單:「做中學」。第一個發展出成功物聯網輸出經濟的國家,可能也是最早擁抱 IoT 科技、最早犯錯和最早從中學到經驗的國家。
由政府投資 IoT 科技是一種作法,例如推動智慧城市的計畫、提供發展 IoT 農業和工業領域的補貼和基礎建設等。這些計畫的規模一開始不需太大,先廣泛投資各種先驅型小專案、評估成效後再選出成功的計劃擴大投資會更好。我認為在這樣有競爭力又提供支援的產業環境中,新科技將蓬勃發展。
英文版連結:
首圖來源:Pexels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