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設計的資訊只是填鴨!圖文不符與臺灣吧創辦人談如何讓訊息「重要起來」|老闆學校講座
文/李霜茹
這場講座爆滿了。老闆學校系列的《有滿肚子的創意,就可以養活自己了嗎?》講座開始前半小時,座位就已經被填得九成滿,這大概(禮貌性地說大概)和本次邀請到的講者有關。
認識愛喝啤酒的臺灣黑熊黑啤嗎?曾經每月一號準時收看《動畫臺灣史》嗎?看過捷運緊急防身術、熊熊不一樣(就是那個告訴你世界上只有八種熊的)或颱風娘的懶人包嗎?
這次我們把這些作品的幕後藏鏡人請出來了,究竟資訊設計粉絲團圖文不符的創辦人張志祺、數位新媒體臺灣吧的創辦人蕭宇辰怎麼看資訊設計與傳播?兩組團隊的核心價值、創業經歷與發展規劃又是如何?
臉書的演算法:你會有個蛋壽司同溫層
「重要的資訊應該被看見,這是圖文不符存在的原因,我們想改變資訊傳播的模式。」下個月滿一歲的圖文不符的創辦人,今年 24 歲的張志祺說。
至去年底,臺灣的 Facebook 使用率為總人口的 74%,這個社群網站與自媒體氾濫的時代,大多數人的資訊來源都包含臉書。張志祺將 Facebook 的資訊投放與獲得機制形容為迴轉壽司店,「一個個動態就像壽司,坐在轉盤前其實你是沒有選擇的,師傅會把他做好的壽司、他決定的訊息丟上去給你,換句話說便是 Facebook 讓資訊變得被動。」
「若把動態分成兩種,那些非常有趣例如爆乳小模或標題誇張的文章,就如同有雞蛋等配料的壽司;至於一些繁瑣的社會議題像學運、憲兵追查文獻等,相對於蛋壽司沒那麼吸引人,在動態牆上就較無法被注意。而根據 Facebook 的演算法,你拿了一個蛋壽司、它就會再補一個蛋壽司上去,逐漸地那些重要卻無趣的資訊就沒辦法廣泛流傳。」這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同溫層。
原本應提供民眾重要、正確新聞資訊的媒體,也轉而將自家的臉書和網站經營成一堆聳動、不重要新聞的內容農場。「資訊正在競爭我們的眼球,資訊需要『變得更美』,才能『被看見』,若資訊的深度、廣度不足,會造成社會的空轉以及分裂對立。」張志祺說。
抱持著改變現況的想法,張志祺與另一位夥伴創辦了圖文不符。「圖文不符是簡訊設計行銷公司底下的一個社會回饋平台。一開始不是從商業的角度出發,到現在也還沒有真正的商業轉型。從一開始只是當做消遣的兩人小工作室,到後來正式排程工作、成立公司,我們想透過資訊的重新設計,深度挖掘議題、整理並查證,最重要的是讓它們變得有趣、視覺化,重塑資訊的傳播力,翻轉惡性循環。」
圖文不符把無聊的訊息塗上芥末加上鮭魚片,使其能與蛋壽司競爭,進而被看見。「我們希望達到一個好的資訊循環,好的內容會讓觀眾養成更好的閱讀習慣,開始覺得舊的、較劣質的資訊很空洞,不想去看它,久而久之內容端會發現,網站需要的東西不是大流量,而是更精緻、更好的資訊。」
圖文不符:粉絲專頁的冰山下半部叫做核心價值
張志祺提到一般經營粉絲專頁大家的認知就像爬一座高山,第一層是閱讀貼文內容,再來是分享按讚,最後是訂閱粉專,每層都有個轉換率,越高層停留的人數會越少,每個粉專最後的目標都想要攀上山頭,而大家下最多心力的常常是在怎麼寫貼文文案、怎麼做分享互動、發文的圖片、封面照片設計等等,但對此,他有不同的看法。
「經營粉絲專頁的確是一座山,但是一座很大的冰山,真正在支撐整個粉專體驗的,其實是最下面的核心價值。」
「人們在購買或是訂閱時,都是在支持一些無形的價值觀,像你買 Apple 產品,是在買它的奢華體驗、選擇 Under Armour 是因為它支持運動的熱情,所以從核心價值出發,是非常重要的。」而圖文不符的使命為彌平資訊的落差、創造溝通,這個核心價值會延伸到貼文內容。
「圖文不符怎麼決定內容?我們只放『超重要資訊』跟『超不重要知識』,這兩項是一般媒體不報的,這讓我們的貼文產生獨特性,再來就是高水準的插畫跟視覺設計,能把這兩件事結合在一起的粉專很少,我們因此有了鑑別度和存在價值。大家想看到的其實不是資訊本身,而是你對資訊的詮釋,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幫讀者決定立場,我希望讀者在看完我們東西之後會有自己的思考。」
「達到這幾個關鍵元素會讓大家願意分享,因為分享的內容代表分享者本身,你的東西內容有品質時,他分享出去等於在炫耀自己看過這些有品質的東西。」
至於要如何登頂 ─ 被「訂閱」,張志祺說得有穩定的產出和持續的進步,當讀者對這個粉絲專頁有期待、想收到最新消息時,就會對粉絲專頁做出訂閱的行為。「Facebook 讓設計者可以直達消費者,核心價值決定了粉絲,然後決定了你最後的商品,這件事情是一貫的脈絡。」
「圖文不符不只是一個設計公司,而是一個資訊設計公司,結合了前期的策略規劃與後端的投放。某種程度上我們取代媒體的能力,放大作品的價值,也大幅增加曝光度,例如我們做過一個說明隨機殺人事件的相簿,能做到 11,000 分享,觸及到大概 80 萬人。這打造了圖文不符的商業模式,我們有辦法以好的資訊設計實力上下游全包,去頭去尾之後賺到更大的利潤。」
另一層面來說,圖文不符也是整個簡訊設計的窗口。「設計業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怎麼被客戶找到?設計業最難的就是被看見,我們的做法是透過圖文不符這個社會回饋專頁,由社群散播分享、擴大影響力,第一個能讓團隊被看見,第二也向客戶證明了商業價值。」
「圖文不符的成功,看起來好像是一個突然發生的事情,但其實背後我們有認真研究過了產業狀況,並且策略性決定自身角色。另外最重要的是,不要去複製別人的核心價值,找到自己的價值,獨特很重要。」
臺灣吧:我們想引發興趣,而不是灌輸知識
「在現在這樣的一個世界,我們只有合作的可能,沒有太多所謂的競爭關係。你看你使用 Facebook,可能同時訂閱臺灣吧和圖文不符、也會看泛科學,說實在的,整個網路的餅還沒有被做開。」─ 臺灣吧共同創辦人蕭宇辰
「呼應志祺講的模式與辨識度,我們從第一支影片上線時,就告訴大家每個月一號晚上八點會推出作品。」第二位講者蕭宇辰來自臺灣吧,那個連跨年都在做影片的團隊。
蕭宇辰說,臺灣吧有自己對教育的想像,之所以定義為媒體,是希望傳播(主要)以教育為載體的資訊內容。「取作『臺灣吧』是期盼知識傳遞的空間、場域能轉換,除了教室或咖啡廳、文藝沙龍等知識場域,也能在酒吧、夜店這種放鬆舒適的空間交換知識,因此以酒吧概念包裝,顛覆過去大家對教育的想法。」
大概很多人都是從《動畫臺灣史》認識臺灣吧,這個花了八個月、以八集動畫介紹臺灣歷史的作品,他們認為只是起點。「現今網路上已有非常多數位教學影片、線上課程,為什麼臺灣吧還要做數位內容?最大的重點是,我們不是在做教材,而是想做引發興趣的那一把鑰匙,臺灣吧不是要把一件事情說得多好多滿,而是找出那些有趣的面向,讓人想去理解後面的其他知識內容。我們或許沒辦法提供完整的知識,不能當百科全書那就只做『節目』,讓你對這個領域有大概的理解,然後有點興趣,我覺得這樣就夠了。」
然而蕭宇辰也承認:太過堅持理想,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我們不拍廣告、不單純接案,除非和我們的內容結合,臺灣吧沒有任何影片是單獨幫人家做廣告。可是當整個『廣告產業鏈』並沒有轉變成對網路比較友善的環境時,試圖這樣做會非常辛苦,廣告跟公關公司不習慣直接下廣告在特定自媒體、YouTube 頻道,他們不熟悉這個模式;所以我們常得自己面對客戶,而要找到願意合作的廠商其實沒有那麼容易。將自己的理想放得重太多時,也多了不少限制,這是我們的瓶頸之一。」
「另一個瓶頸非常顯而易見,就是我們停住了。臺灣吧的確抓住某一群人,但這群人之後呢?我們沒辦法繼續擴張了,要再觸發另一波的成功其實非常困難。我們有很多死忠的粉絲,前陣子嘉年華就看到許多熟面孔,真的非常感謝他們,但這也說明了支持我們的還是同一群人,如何再往外打出去,其實是現在臺灣吧面臨的問題。」
「不過雖然辛苦,身為營運長我還是非常看好公司的發展(笑),臺灣吧掌握了經營新媒體非常重要的三件事。第一:Story,有效引起興趣的內容,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包含影片要如何呈現、闡述、包裝;第二個是透過內容持續的經營,培養出一個強大的自有社群媒體;第三則是我們做得最成功的一塊 ─ IP,即以臺灣黑熊、帝雉、櫻花鉤吻鮭、石虎和臺灣獼猴為原型的五個自創角色,以及公司的視覺形象,也因此臺灣吧一開始就可以做商品。」
站在教育的基礎上,臺灣吧已如火如荼展開下一個《大抓周計畫 Big Catch》。「從小我們的教育體制就是大家什麼都要學,反而沒教大家如何找到喜歡的東西,所謂『大抓周計畫』就是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製作 50 檔線上知識影片,介紹 50 個不同的領域,任何人都能在兩週內看完每個系列的第一集,接著花兩週看完最喜歡的那個,以這種快速抓住眼球的方式,讓人們在一個月內找到興趣與方向。」
如何突破知識資訊受眾的天花板?
在分享後的對談討論到創業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張志祺說團隊擴張時會有幾個時間點產生結構上的巨大衝擊,一次是擴充到 10 人,一次是擴充到 20 人,「身為創辦人必須要習慣快速地放下產品,我也很想繼續畫畫,但我要信任團隊夥伴才行,才能迅速地讓成員們融入協作。」
至於創辦人團隊之間如何決定發展方向?張志祺建議放下,不然打一架,或試著兩個方向都做,然後用數據說話。蕭宇辰則認為要是沒有基本共識的話,還是散伙別創業了。「但如果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往 A、一個想往 B,不管先做什麼都不對,要是失敗了,另一個就會說『你看吧,就跟你說過了』,所以最後很有可能會產生一個 C 的新共識。」
最後,主持人也提問,「若說圖文不符是傳統產業鏈的挑戰者,而臺灣吧是傳統價值觀的挑戰者,雖然你們都堅持核心價值、致力將資訊變得更平易近人,但受眾還是容易侷限在特定族群,而老實說在臺灣知識份子,就這麼一小撮,就算內容再怎麼深入、有價值,還是很快的會觸到天花板,對此,兩位怎麼看?」
這是一個語句長、意義也深的問題,在滿座觀眾還試圖消化時,蕭宇辰先回答了,他表示臺灣吧團隊從半年前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也透過轉換平台(例如加入 Instagram)嘗試解決,但他還是相信資訊的良善循環,也許現在就只能這樣慢慢前進、慢慢擴張。張志祺則提到載體的切換,像是動畫、插畫、遊戲等,挑戰資訊內容的傳播力,當群眾對資訊本質沒興趣的時候,就讓他對載體有興趣,抓到其他領域的族群。
但是他也表示:「針對就是不想看這些資訊的族群,我們也應該放下。」
註1:《老闆學校》系列講座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ADCT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執行
封面圖片來源:圖文不符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