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在看不見的世界,用科技看見更多:你不知道的視障輔助科技將改變世界

本文由台灣之星單位委託,PanX 泛科技企劃執行

臺灣之星今年以「護眼」作為企業 CSR 的關注議題,在人手一機、睡前睡醒車上馬桶上通通都要盯著手機螢幕的行動科技時代,推廣眼部保健的重要,包括眼部病變的風險新知、定期視力檢查、日常使用每 30 分鐘休息 5 分鐘等等,以遠離眼部疾病的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gamanoid.ru(附註:圖為 NASA 太空護目鏡產品示意圖,非盲用科技產品。)
圖片來源:gamanoid.ru(附註:圖為 NASA 太空護目鏡產品示意圖,非盲用科技產品。)

文/陳妤寧

飛天遁力、開山闢石是漫畫跟電影超級英雄讓我們瞋目結舌的原因,但真正讓每一位超級英雄能夠活起來,吸引我們投入情節跟角色,則是因為他們的缺憾。例如漫威的夜魔俠(DareDevil),雙眼因接觸飛濺的放射性化學物質而失明,反而增強了聽、觸、嗅及味覺能力,白天是律師,晚上則飛簷走壁打擊壞人。

「視覺之外」的四種感官是視障者接收外界資訊的管道。在台灣,根據伊甸基金會網站,目前約有 4 萬 6 千名視障人口,其中有四成二的視障者五歲以前就全盲,除了先天遺傳,意外受傷更是一大原因。而根據 WHO 的資料,全球更有多達兩億八千五百萬人視覺受損,其中三千九百萬人全盲,其餘則受視力低下所困。

不是每個人都能,或都想成為夜魔俠,但若能利用科技讓視障者「無視」這些障礙,那代表全球近三億人以及他們的家庭,都將因此受惠,當這些人的創意跟能力從障礙中被釋放出來,更代表著一個改變世界的巨大機會。這不是一些人的小事,而是所有人都該重「視」的大事。

閉上眼睛,「盲用電腦」也能讓使用者掌握螢幕資訊

所謂盲用電腦,就是要解決視障者「吸收」網路資訊並「表達」自身訊息的問題,使一般電腦可以變成「視障輔具電腦」。而視障輔具電腦,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要素:

  1. 螢幕閱讀軟體(Screen Reader),只要在一般電腦上安裝語音報讀軟體,視障者就能改由聽覺來吸收資訊。
  2. 點字觸摸顯示器(Braille display),針對具有點字摸讀能力的視障者,可以對一般電腦加裝一臺點字觸摸顯示器,便能將螢幕上的文字內容轉為點字的形式,讓視障者透過觸覺來摸讀。
  3. 八鍵輸入模式:除了閱讀,視障者若需輸入訊息,除了使用標準鍵盤,也可透過螢幕閱讀軟體提供的輸入法,以點字規則的邏輯來輸入文字。

換言之,視障者其實可以跟明眼人使用完全相同規格的電腦,只要在電腦上加裝特定報讀軟體或是外接點字觸摸顯示器,文字和語音之間的無障礙轉換,完全可以讓視障者和明眼人之間順暢的進行「遠端溝通」。(更多視障輔具電腦 Q&A

其實 1995年,臺灣就研發出「視障輔具電腦」- 1988年,首部英文的視障輔具電腦來到淡江大學,使得視障學生的教材製作和習作繳交,得以透過這臺電腦提昇數十倍的效率。於是淡江大學的盲生資源中心和中華電信研究所合作 ─ 其中包含視障生、當時就讀大四的張金順同學投入參與 ─ 開發出第一部國產中文化視障輔具電腦,並進而成立了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成立了一支「居家聽打」團隊,運用聽力和打字,拓展身障居家工作的多樣性。
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成立了一支「居家聽打」團隊,運用聽力和打字,拓展身障居家工作的多樣性。

如果視障者能夠繞過障礙,掌握同等的資訊並自主學習,那麼視障者能做的工作,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多樣。(推薦閱讀:用嗅覺、味覺、觸覺介紹房子,全盲房仲員高豪聰一年成交 5 筆物件!

「圖片判讀」+「穿戴式裝置」-日本新創公司要讓視障者掌握『眼前』人事物

文字可以透過報讀軟體讀出,那麼貼圖怎麼辦呢?圖片的意義判讀,也正是各方工程師絞盡腦汁開發的重點題目。

日本一家新創公司「Another Brain」2014 年推出了視障專用的穿戴式裝置「Mimimiru」,創辦人同時也是一位軟體工程師 Tomoyuki Hisada,希望結合圖片閱讀技術,和類似 Google Glass 這樣的穿戴式新科技相互結合。「我想運用我的專長幫助一個視障朋友。如果他配有這樣的穿戴式裝置,裝置能夠協助他分析眼前物品或景象是什麼,並且以語音告訴他是否有危險障礙物。」

Tomoyuki Hisada:「如果我可以用語音來通知視力障礙的人前方有什麼東西,那他們每天的生活便會改善很多。」
Tomoyuki Hisada:「如果我可以用語音來通知視力障礙的人前方有什麼東西,那他們每天的生活便會改善很多。」

不過,機器圖片閱讀的技術仍在開發中,距離上市之路仍遠。因此 Another Brain 同時展開另一個「偷吃步」計畫,也就是希望透過群眾的線上力量,共同建立一個圖片閱讀資料庫。「我們會讓用戶將穿戴裝置拍下的照片發到推特的社群網絡上,人們只要短短地回覆這個圖片中的一些資訊,我們就能記錄下來累積成資料庫,並在未來提供給 Mimimiru 分析並報讀。」

群眾眼力外包,「i-AIM」 App 幫助視障朋友人工辨識眼前的物體位置或圖文資訊

覺得穿戴式裝置還有點遙不可及嗎?那麼把眼光放回普及率高的智慧型手機,其實結合相機鏡頭、語音報讀、和網路群眾的志願協助,「判斷眼前物品」的任務,也能由智慧型手機來達成。

丹麥設計者和非營利組織合作推出的「Be My Eyes」、以及臺灣工程師甘仲維與資策會開發的「i-AIM」這兩款 App,同樣都運用低門檻的群眾「眼力」投入,協助視障使用者掌握真實生活中無法被電腦語音報讀、或是點字觸摸摸讀的生活資訊,例如,冰箱裡的這瓶牛奶上標註的保存期限,到底是不是昨天?

i-AIM 功能完整說明。來源:甘仲維。

考量到群眾外包的不穩定性,更加上關心其他非視障的其他障別就業問題,「i-AIM」App 未來的營運模式希望能雇用身障者(例如脊髓損傷傷友)擔任眼睛代理人、向視障使用者收取低廉的服務費,達成更穩定而有品質的「眼代服務」。

創立台灣視覺希望協會的甘仲維,身為後天盲的資工博士,對現有的盲用科技提出許多可以改善之處。例如,乍聽之下,語音報讀軟體能解決一切電腦中的文字閱讀問題,不過當一個網頁上資訊繁雜、螢幕上掛滿直的橫的各種選單,聽者也會聽得混亂又耗時;一個網頁上如果有好的「導盲磚語法」,就能建立好的定位點,協助視障者在聽完整個網頁資訊前,提早鎖定自己需要的資訊並跳轉到下一頁。

如 Yahoo 奇摩首頁這麼豐富的資訊呈現,涵蓋了主要功能表、搜尋、重大新聞、廣告和選單,對於「聽讀」的邏輯來講卻會耗時且使用不易。
如 Yahoo 奇摩首頁這麼豐富的資訊呈現,涵蓋了主要功能表、搜尋、重大新聞、廣告和選單,對於「聽讀」的邏輯來講卻會耗時且使用不易。

由此可知,盲用科技不是「有就好」,更需要符合障礙者使用體驗(User Experience)。甘仲維以螢幕解鎖為例,「雙擊」就比需要仰賴視覺定位的「滑動」解鎖來得對視障者友善;而針對輕度視障的使用者,螢幕色塊的設計需要做對比更強烈的色差方便聚焦。

目前世界各地的二手盲用手機募集活動,幾乎以 iPhone 需求為共識,理由是 iOS 的無障礙輔助系統目前較其他廠牌的 Android 手機更為友善直觀、語音輔助模式「VoiceOver」在聽讀功能上表現優異,Android 系統雖然也可以加掛相關的語音報讀 App,但操作複雜度和教學成本較高。此外,正在推廣視障專屬的語音報讀定位導航系統微光計畫,也是利用 iPhone 為設備、加上蘋果的 iBeacon 無線通訊技術,使定位技術比 GPS 更精準。即使是室內空間的即時播報:「你到了七樓」,都不成問題。(延伸閱讀:導盲杖發明一百年,屬於盲人的科技新輔具在哪?微光計畫吉正然讓盲人自主上路

現在,台灣視覺希望協會正與臺灣之星合作,由臺灣之星贊助 iPhone 二手機,串聯公益組織與企業,以「新科技」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不只是視障者,眼部功能退化的長輩、眼睛曾受傷或生病的朋友…… 現今社會還有太多人為看不見、看不清所苦,如果能利用科技提供更友善的環境,就能讓更多生理條件不同的族群,在「不使用眼睛」的情況下獲得一樣的生活,並和眼睛健康的人同樣能發揮自我、取得成就。如果你支持善用科技平權,可以多接觸、支持本篇文章介紹的相關計畫喔!

 

封面圖片來源:gamanoid.ru(附註:圖為 NASA 太空護目鏡產品示意圖,非盲用科技產品。)

關於作者


PanX 泛科技

PanX 泛科技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本帳號也會發布來自其他單位提供的新聞稿。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