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 / 大監控時代

2013 年 07 月 08 日

「如果沒有健全的民主,大數據(Big Data)就等同於大監控。所以台灣到底該推還是不該推呢?」

6/4號,在這特別的日子,我在臉書上發表了上頭這則更新,獲得不少朋友回應按讚。當時的我還不知道,就在兩天後,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稜鏡計畫(Prism)將被揭露。根據率先披露此消息的衛報與華盛頓郵報報導,NSA早自2007年起,就陸續與美國最具規模的網路產業巨頭展開祕密合作,讓來自政府的監控之眼得以長驅直入各家公司伺服器,獲取各類型通訊資料。

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30歲的吹哨者,NSA的約聘工程師愛德華.斯諾登,正待在香港的某酒店中,透過網路接受衛報編輯與讀者線上提問,回答各類尖銳及敏感的問題,例如「到底是不是中國間諜」、「所謂的可直接取用資料到底是到甚麼程度」。然而這些都只是邊陲問題,真正的核心困境在於不斷延伸的「數位透明環形監獄」。

在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2011年的報告〈紀錄一切:數位庫存讓極權政府更強大〉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John Villasenor提供了足夠的證據,顯示世界各地政權花在監控國內所有的語音和數據通訊的成本將快速下降。Villasenor說,「這將會史上第一次專制政府在科技和經濟能力許可下,能夠記錄下幾乎所有在國內的電子通訊數據-不管是電話內容、電子訊息、社交媒體互動、每個人和每輛交通工具的行蹤、還有所有的街角攝影機,都難逃政府的監控。」

然而,上頭這份報告批判的並非美國,而是美國的敵人,如中國、敘利亞、伊朗等這些「不民主」的國家,殊不知真正的監控狂就是美國自己。根據資訊安全專家理察.埃德里奇,美國跟英國在監控上投資龐大,例如美國猶他州的沙漠底下,占地十萬平方公尺,屬於NSA的猶他資料中心就在今年落成。

這些所作所為,都在「國家安全」與「打擊恐怖主義」的大旗下顯得正當性十足,但老實說,問題的根源在於資料被視為是當代的石油,所有企業都無止境地想獲取、利用、跟販賣資料。而當網路企業隨著馬太效應跟網絡效應形成壟斷或寡頭局面時,對政府來說就再便利不過了:跟10家企業打交道,比跟1000家企業來得輕鬆。儘管被指稱陷入稜鏡門的各家公司紛紛發出聲明自清,期盼我們會相信他們真的只給了政府多少次跟多深層的資料,都於事無補。在大監控面前,任何人都太渺小,渺小到連理解監控如何發生都不能。

網路業該重新審視當下這種靠資料賺錢的商業模式(也就是被吹捧到不行的大數據),停止蒐集與累積那麼多資料。同時,我們也該正視政府之間的「資料軍備競賽」,因為其不受控管的結果顯然將導致「方法成為目的」的悲劇:為了監控而擴張恐怖主義或國家安全的定義範疇,以便合理化監控的存在。若我們讓事情走到那一步,就真的回不去了。

本文同步發表於數位時代雜誌2013年7月號「公民之聲」專欄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