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為何社會該鼓勵專家談他不懂的事:論A型專家、X型專家、與專業的詛咒

2015 年 12 月 27 日

之所以半夜不睡覺,打這篇文章,當然是因為好友大倫這篇擲地有聲的文章,但也不只是因為這樣。

如果要說有一個信念,我跟很多人,甚至與我最密切的創業夥伴都不同的,不同到有點詭異的,那就是我一直相信專家應該積極地去談他不懂的事情,而且整個社會都該鼓勵專家這樣做。讓我慢慢解釋。

首先,我有一些朋友,是行業頂尖的專家,他們的特色就是不去公開談自己專業以外的事情,他們很堅守自己的專業領域,事實上,他們就連公開談自己的專業領域也不太願意,因為他們總是謙虛地認為自己還不夠專業,或是認為該把自己寶貴的時間用在專業領域的精進跟執行上,而不是談論。當然,也有的朋友是認為要在行業成功,還是必須藏私,不能輕易地把自己努力學習累積的乾貨就隨意講出來。我估計,這樣的人在台灣社會是非常多的。就稱他們是 A 型專家好了。(跟血型無關)

我還有一些朋友,他們同樣是行業頂尖的專家,但是他們很積極去接觸、學習、跟探討自己專業領域以外的題目,從自己的專業出發,試圖創造與混搭。他們超越他們自己所處的體系的限制,偶爾會犯錯,但非常願意也期待批評的意見,並與這些意見一起互動然後成長,特別是善用網路社群媒體。雖然因為我刻意結交這樣的朋友,所以認識不少,但我同樣估計,這樣的人在台灣是非常少的。就稱他們是 X 型專家吧。

如果聽過我的演講的人,大概會記得我總是說「在傳播學中,新聞媒體被稱為準專家系統,但現在的新聞媒體多半是偽專家系統」。「準」專家系統協助專家系統傳播給大眾,或是跨專家系統做溝通,並成為專家系統運作的監督者,透過這樣的實踐,建立自己的專業性。但「偽」專家系統將自己當作是專家系統的代言人,或是自居為專家系統,透過各種錯誤的方式扭曲、變造了專家系統原本要傳達的訊息,讓專家系統的社會信任基礎崩解,而這就使得專家越來越不信任媒體,也更不願意對公眾發聲。專家越來越不熟悉媒體邏輯,媒體也不熟悉如何跟專家溝通,然後我們又同時進入了風險社會,以及知識產業因為新傳播科技顛覆舊有商業模式而無以為繼的窘況,這個問題就成為一切問題的起源,舉例來說吧,我發現,只要看到台灣新聞媒體報導我很熟悉的領域,多半是有錯誤的,這時我不免擔憂:會不會所有的訊息都是錯的,只是我不在該專業,無法判斷?所以我們現在搞不清楚任何重要議題,因為沒有足夠的專家願意提供知識,也沒有媒體可以長期做好的轉化跟傳播。即使有,質量都不夠,撐不起注意力經濟的一角,無法規模化跟長期運營。

「科學太重要了,不能完全交給科學家決定」這句話很多人聽過。而我認為「科學家太重要了,不能完全交給科學」,甚至「各領域的專家都太重要了,不能只留給那個領域」。我,還有我的同事,努力做好準專家系統,著眼點就在此。我們做的事情是垂直領域知識媒體,就以大家比較熟悉的 PanSci 泛科學 來說好了,這是台灣最大的科學知識網站跟社群,而我是共同創辦人兼總編輯(另一位共同創辦人是徐挺耀)。但基本上是人都知道我是一個文科生,我根本不是科學領域的專家。即使我唸過兩年半傳播碩士,我也算不上是傳播領域的專家。我沒有半天在主流傳媒工作過的經驗,沒有當過記者,編輯的職位更是自己給自己封的。當初就我一個人做內容,不自己封誰封?另外,像是 娛樂重擊 Punchline、NPOst 公益交流站、還有你現在看到的 PanX 泛科技 等,都是一樣的,雖然現在我算是變強了(頭也禿了…),而且也有能力請比我專業多很多的人來接替我原本的角色(例如娛樂重擊現任總編輯黎慕慈),我們終究不是該領域的專業,而我們致力要做的就是讓專業能夠被看見,而且願意跨出專業來跟社會連結、利用熱點議題來把事情的各個面向講透,並在合理的範圍下舉一反三。

我的一些 A 型專家朋友,若遇到有些不專業的人對他們的專業大放厥詞,會非常感冒,這是「專業的尊嚴」,我能夠理解。但遇到這樣的情形,該怎麼辦呢?這時候就出現「專業的詛咒」了,一方面,A 型專家因為平常不做傳播跟分享,沒有轉化知識跟溝通知識的訓練,所以也無法正確地回應跟反駁不專業的資訊,另一方面,他們也因為專業做得比較成功或是非常專注,沒有空所以無法快速及時地去反駁跟回應。再一方面,他們可能覺得麻煩,認為回應是白做工又沒正面誘因,為了避免上駟對下駟或跟豬打泥巴仗浪費精力,所以不願意加入對話。於是錯誤、膚淺的資訊就留著被廣傳,反倒是正確或深入的資訊不存在。就如同偽科學跟流言總是在社會上廣傳,實在怪不得其他人,因為知道真相的人多半選擇沈默,也比不上傳播流言的人積極。

所以我認為,台灣需要更多的 X 型專家:有專業、但持續跨專業、跨領域學習、並且樂於分享、積極對話、敢講錯話、也敢認錯(聽起來有點像柯P)。我們的社會也要能支持跟鼓勵這樣的專家。

其實我完全不是要反駁大倫的文章,而是想更仔細地討論創業者申請資源時會遇到的「專家困境」到底是什麼。我也遇過很讓人傻眼的專家,例如不知道 co-working space 是什麼卻來審 co-working space 規劃案的,不知道 ICT 或 TMT 是什麼的,沒用過 Facebook 的……問題的根源在於其實他們根本就不是專家,起碼不是正確的 X 型專家。這情形 黃耀文 Wayne 也討論過。政府的專家名單太舊,而總是那些有空出席的(代表其實沒重要事做的)在當評審,這樣就容易遇到跟現實脫節的「偽專家」。加上部分補助跟計畫支持的過程不透明,而且對新創的整體支持實在還是太少,我認為這是第一層困境,也是最關鍵的。而這樣的制度改得很慢,也是因為像 黃耀文這樣的 X 型專家太少了,所以這樣的改變也來得很晚。

第二層困境是,在創新領域中,台灣並沒有那麼多 X 型專家。這是一個類似「雞生蛋或蛋生雞」的情形: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正確的專家來當評審,就代表我們其實一直在創新,所以才會培養出那麼多專家,那就不會有現在的問題。如果我們有那麼多問題,那就代表我們在創新的領域培養出的專家太少了,那當然就會遇到現在的問題。

第三層困境是,我們社會並不鼓勵 A 型專家變成 X 型專家。從 A 型變成 X 型,專家可能會失去原本專家社群的認可、被貶低、很容易被批判(被當成名嘴或什麼事都要搞都要插手的壞事者,例如李遠哲),X型專家跟 A 型專家的衝突就會一直存在。專家會因此沒辦法花百分百的精神在原本的專業上,或是因此需要花 120% 的努力去維持原本的專業加上新的專業。

所以我認為,社會該鼓勵專家去談他不懂的事。台灣社會需要更快的演進,需要更高頻率、更深入的跨領域交流,需要真正的 X 型專家去探索。如果你認為一個專家講錯話、或是在他其實不熟悉的領域大放厥詞,那我們應該主動去接觸他,或是公開地回應他、反駁他,讓對話開展,而不是要他不要說話。這位專家可能就斷了從 A 型專家轉變成 X 型專家的念頭。當然,專家都該對自己講的話負責,而且要盡量嚴謹,不然從根本上就稱不上專家了。而如果稱不上專家,那就也沒有「社會不該鼓勵專家談他不懂的事情」的問題了,那就只是單純的媒體或名嘴亂象罷了。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It’s Okay to be Smart(http://www.itsokaytobesmart.com/post/27133617699/neil-degrasse-tyson-giving-the-finger) 注意:這張照片是被修改過的,Neil deGrasse Tyson 原本比的是食指。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