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五種你會在 Facebook 上分享資訊的理由

2015 年 12 月 02 日

文/Psydetective(心靈偵探)

目前就讀於台大心理學系四年級,平常沒事的時候就讀讀心理學,寫寫心理學 blog,丟丟棒球,聽聽歌,或是背著兩台單眼相機,迷失在午後的台北街頭。經營「Psydetective – 心靈偵探」粉絲團。

你今天在 Facebook 分享了什麼嗎?一則有趣的影片?一篇深度的好文?一張搞笑的照片?為什麼我們會在社群網站上分享各式各樣的東西呢?

The Next Web 以「What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 can teach us about shareable content」一文,透過心理學研究的基礎,整理出了五種人們會分享資訊的理由,以及背後的科學研究。

一、神經科學:我們分享娛樂、分享啟發、分享有用的訊息

UCLA 於 2013 年所發表的一份神經科學研究當中指出,透過多功能性腦照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e,fMRI),發現我們大腦中的顳葉和頂葉交界處(temporoparietal junction,TPJ),是用來處理「我們即將說出來的話」的腦區,這是腦科學研究第一次找到了和傳遞思想、有效溝通有關的腦區。

根據該研究的教授 Matthew Lieberman 表示,人們的大腦通常會去尋找有趣且有用的訊息,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而已,也是為了要分享這些訊息。

研究資料顯示,人們在看的同時也會思考這項訊息對哪些人而言是有用的、有趣的;因此,當我們的大腦在接觸訊息的時候,就會去思考這項訊息如何讓其他人也感興趣,這顯示著我們的大腦內建了和他人社交的本質

就像最近《星際大戰》電影即將上映,在網路上看到星際大戰相關的影片,你是不是也會分享給身邊的星際大戰的死忠粉絲呢?看到網路上頂新審判案的相關新聞,是不是也會想到要分享給哪些讀法律的朋友呢?

二、心理學:我們分享,為了展現我們的模樣

早在 1986 年,心理學家 Hazel Markus 與 Paula Nurius 發現,我們的「當下我」(now self)和「可能我」(possible self)之間有一個差距。

「可能我」代表著在一個人的理想中,他們可能會成為的模樣、他們想要成為的樣子,以及他們害怕成為的樣貌;而我們想像中自己可能成為的樣貌,將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我們自己,以及影響了我們做事情的動機。

研究者認為,「可能我」能不能在現實中達成,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們會透過分享和我們「可能我」相符合的訊息,當我們在分享訊息時,有時候分享的是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例如,一個人期望自己能成為像鄭南榕、林義雄等等一樣的民主鬥士,那麼在太陽花學運期間,他可能就會不斷地在 Facebook 上分享學運的訊息;如果一個人很討厭政治人物說話不算話,那麼他可能就會在家庭的 line 群組當中不斷轉貼「做好做滿」的影片。(筆者的「可能我」似乎在這篇文章中表露無遺……)

三、溝通:為了滋養我們的關係

分享,是為了讓我們了解,我並不孤單。

紐約時報的客戶洞察團體(The New York Times Customer Insight Group)的一項調查發現,有 78% 的人在網路上分享訊息,是因為該項訊息,是和他分享對象保持聯絡的唯一管道;另外,有 73% 的人認為,他們分享訊息,是為了和被他們分享的人,能夠共享這些興趣。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有時候當你認識一個新朋友的時候,你還不太了解她,但是你知道她很熱衷於養貓,於是網路上看到可愛的貓咪影片時,你就會把這段影片傳給她,開啟一個新的話題;或是有一群和你一樣熱衷於打棒球的朋友,每個假日你們都會一起去打棒球,但是平時交集並不多,於是你們每次賽後聚餐時,總是會聊起最近國際賽時中華隊的表現,或是自己支持的球員,因為這是你們唯一的交集,也是你們能夠聚在一起的原因。

四、動機:為了產生更多的參與感

在 1966 年時,Harvard Business Review 針對「品牌」這個主題所做的一個調查指出,我們分享的訊息當中,有 64% 的資訊和分享者本人是有關的,因為分享可以讓這些人得到一種自我滿足感(self-satisfaction)。

而在這些和分享者有關的資訊當中,又可以分成四種讓人樂於分享的動機

1. 有 33% 的人分享的原因,是和該產品有關的:他們使用該產品的經驗很棒、很獨特、很新鮮,因此他們分享這個品牌。

例如你今天買了一張不錯的按摩椅,讓你每次下班回家之後都能夠通體舒暢,有一天的吃飯時間,你的同事剛好聊到了最近加班身心俱疲,你便把件事情告訴你的同事,推薦他們使用這張按摩椅。

2.有 24% 的原因是和自我有關的:藉此展現自身對該產品的獨到見解、獲得其他人的注意。

例如你的朋友剛好最近要買電腦,於是找你討論,而你又剛好是個電腦專家,對於電腦的性能非常了解,於是你告訴你的朋友,與其購買網路上大家推薦的品牌,不如自己依照自己的需求組裝一台電腦,一方面幫助朋友達成他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讓她看到了你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

3.有 20% 的原因是和他人有關的:藉由分享產品來關懷他人,獲得友誼。

4.也有大約 20% 的原因是和廣告訊息有關的:這個品牌的廣告太棒、太有趣了,因此值得被分享。

五、利他主義:因為特殊動機而說話

根據紐約時報的客戶洞察團體(The New York Times Customer Insight Group)調查發現,有 84% 的訪者認為,透過分享可以支持他們關心的議題;另外,這份報導進一步顯示,有 85% 的人認為,藉由閱讀他人對這個議題的回應,將能夠幫助他們更了解該事件的相關訊息。

不過筆者認為,我們有時候閱讀他人的訊息,並不能幫助我們更了解事情的全貌,反而容易被他人帶風向,而影響我們對該事件的解讀。

怎樣的內容會造成「瘋傳」

而 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 的市場營銷助理教授 Jonah Berger(「『瘋』潮行銷:用50美元『自造』3億風潮、創造業績7倍成長的6大關鍵力」一書作者)及其助手 Katy Milkman 兩人以「為什麼某些內容會讓人瘋傳?」(Why Content Goes Viral)為名的研究,調查了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上面所發表的 7000 篇文章,檢視哪些文章是最常被社會大眾所閱覽與分享,以及為什麼如此的原因,同樣提出五點原因:

  • 49% 被瘋傳的原因在於娛樂性(entertainment):分享能夠告訴其他人他們中意的產品,並潛在地改變了他們的意見,以及鼓舞了他們的行為。
  • 68% 的原因在於定義自我(define ourselves):分享讓人們更了解自己是誰,以及自己在意什麼。
  • 78% 在於維繫關係(relationships):藉由分享某些訊息給某些特定的人,是他們和這些人聯繫的唯一管道。
  • 69% 來自自我滿足(self-fulfillment):分享訊息讓他們覺得更能參與這個世界。
  • 84% 是因為支持某議題(support a cause):分享讓他們能夠支持他們關注的議題。

此外,研究者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個重要的核心概念:

一、正面的內容比負面的內容較容易被分享

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正面的內容遠比負面的內容更容易被分享與瘋傳。這也許會讓我們很訝異,因為比起正面訊息,我們大腦更容易留意負面訊息,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負面偏好(negative bias):即使是在正向和負向訊息相等的情況之下,負向訊息依然會比中性與正向訊息更容易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

要如何製造正向的內容呢?試著以正向的內容來構築事件。研究指出,使用英文當中的最高級形容詞(如Best、Biggest、Greatest)作為標題,會吸引最多人的目光。這也是為什麼之前中國會瘋狂的流行「13億人都驚呆了」之類的標題。

二、能引起高情緒反應的內容較容易被分享

越多能引起高情緒反應(如敬畏、憤怒、焦慮、恐懼、悲傷、幽默、驚嘆)的內容。這也是為什麼反直覺的文章能夠引起我們的注意,以及為什麼讓人憤怒的文章會讓我們分享給朋友。

因此,若是文章的標題能夠激起人們的情緒,將有助於讀者想要讀下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在網路上瘋傳 FBI 帥哥、MC 美江等的影片(儘管這些影片的內容並不是那麼賞心悅目)

三、實用而有用的消息,常常會獲得分享

內容有助於你解決問題、給你實用的建議的文章,能夠符合我們在生活中的需求,也就自然而然的容易被分享了。

 

參考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關於作者


PanX 泛科技

PanX 泛科技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本帳號也會發布來自其他單位提供的新聞稿。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