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臉書越看越憂鬱?科學研究鼓勵人們建立新社群禮儀

斯文.洛馬(Sven Laumer)是德國班保大學(Otto-Friedrich University)資訊系統學助教,同時也擔任業餘美式足球聯盟的裁判。他因為許多球員退出臉書,導致辦活動很難找到人而感到生氣,但忍不住好奇:「為什麼年輕人要退出臉書?」

「曾經,社群網路研究認為臉書是個充滿歡笑、快樂,讓人享受並與親友互動交流的積極場所,」瑞士博爾尼大學(University of Bern)的資訊系統研究員漢娜.克拉斯諾夫( Hanna Krasnova)指出,有研究顯示人們在社群中累積人脈資源和種種訊息,可以或多或少地幫助我們成功。

洛馬一開始猜測退出臉書是出於科技焦慮(Technostress),但經過一串訪談、調查和實驗後,研究團隊發現臉書、推特、Instagram 與 Snapchat 等平台除了表面上的快樂與成功,背後充滿了黑暗、競爭與複雜的人性情緒。當社群平台已成為人類社交本能中密不可分的一環時,也許出現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

社群網路研究曾認為社群媒體帶給大家歡笑和情感交流,但事實上背後仍有許多黑暗面需要探討。Photo via Kreg Steppe @flickr, CC License
社群網路研究曾認為社群媒體帶給大家歡笑和情感交流,但事實上背後仍有許多黑暗面需要探討。Photo via Kreg Steppe @flickr, CC License

社群平台如何影響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

使用臉書可能讓人變得憂鬱的現象,被稱為「臉書憂鬱症(Facebook depression)」。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社會心理學家伊森.克羅斯(Ethan Kross)在2013年透過簡訊向82位有臉書帳號的年輕人進行調查,詢問他們臉書使用的頻率與當下的感受。結果發現越常使用臉書的人,心情也會越來越糟。

洛馬與同事們也發現,臉書動態帶來的不是娛樂,而是一連串的需求:「安慰我、鼓勵我、祝我生日快樂、幫我的大頭貼按讚、看我的新照片。」這些需求不是一對一,而是如散彈槍一般橫掃眾人,難怪社群使用者深感壓力。當人自認沒有能力或資源處理眼前的威脅時,壓力油然而生,洛馬稱來自社交圈的威脅為「社群過載(social overload)」。

人們透過社群紓壓,同時增加他人的社群壓力

但諷刺的是,「社群過載」的成因正是社群媒體最正向的功能之一:「分享(social sharing)」。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醫療社會學家雪拉.柯頓(Shelia Cotten)的研究發現,透過社群網路分享自己的煩惱,可以減輕日常瑣碎雜事所累積的壓力,大量互換的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問題就在於:當你發洩壓力的同時,你正把壓力往人家身上推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心理學家凱斯.漢普敦( Keith Hampton)稱這種二手的壓力為「關心的成本(the cost of caring)」。他表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付出這種代價,因為女性不論在現實或網路上,都承擔更多關心親友的重擔。「當你知道別人身上發生糟糕的事情,不但帶給你壓力,也允許你提供他們社會支持與同情。」

不過,網路上每個朋友的意義並不均等,有些人甚至很少在現實中接觸,洛馬的團隊發現社群過載更容易壓垮那些擁有較多「純臉書朋友」的人。人類學家羅賓.鄧巴( Robin Dunbar)曾預估人類最多有精力一次維持100到200段友誼,但如果我們在臉書或推特上頻繁地和150位朋友互動,而他們又定期發出社會支持的需求,那我們很快就筋疲力竭,還怎麼融入現實的社交圈呢?許多受夠的人乾脆就全盤退出,「社群過載讓人焦慮。

人們透過社群分享煩惱,抒發壓力的同時,也讓周圍的人接收各種要求與壓力。Photo via Evil Erin @flickr, CC License
人們原本透過分享煩惱來抒發身心壓力,並輪流互相給予安慰。但現代網路交友圈常超出我們可應付的範圍,每天得接收他人大量的「幫我按讚,安慰我,關注我」需求,這種威脅感稱之為「社交過載」。Photo via Evil Erin @flickr, CC License

人們親近優秀的人,但又對他人較正向的生活感覺沮喪

更甚者,研究顯示人們傾向於發佈讓自己看起來更棒的事物,隱去背後所有的煩憂。但就算你的朋友總是實話實說,抱怨或諷刺生活的種種煩惱,我們卻會選擇忽視,並自動靠近感覺較優越的那一群人。

認知科學家夏洛特.布利茲(Charlotte Blease)從人類遠祖的生存環境來解釋「人為何會變得憂鬱」。憂鬱是一種生存手段,讓我們在強勢的競爭對手面前表現出臣服的低姿態,以免除被攻擊的危險。但這種反應到了現代,就導致我們一面被社交地位高的人吸引,一面覺得自己像個魯蛇。

忌妒一類的輕度負面情緒,會促使我們設定更高的目標並成長,但人們往往很難承認忌妒,甚至會壓抑自己在忌妒的念頭。克拉斯諾夫詢問357位受試者,使用臉書後有什麼樣的感覺 ─ 她把挫折感和焦慮也歸因於忌妒 ─ 有29.6%的人感到忌妒。

不幸的是,舒緩自己忌妒的方法,是發佈更正向美好的內容。這可能會引發他人的忌妒,再次發布讓我們更忌妒的正面內容,結果就變成無限的忌妒循環。

芝加哥大學的行為學家尼可拉斯.伊普利(Nicholas Epley)警告,隨著人們花越多時間在社群上管理個人照片,我們也變得越來越自戀且沒有同情心。自戀對建立人際關係只有短期效果,長期來說反而有害。

那麼只瀏覽別人的動態,自己減少發文呢?克羅斯的研究結果讓人萬分糾結:和積極的臉書使用行為(發佈動態、聊天、回應他人的訊息)相比,消極的臉書使用行為(只瀏覽塗鴉牆,閱讀別人的照片和動態)會讓人心情變差。「消極使用臉書時,人們會產生更多忌妒感,讓心情越來越差。」

也就是說,想逃離臉書憂鬱症就要多發文。但越積極使用社群媒體,又可能會造成身心潛在的壓力。

Charlotte Blease認為「憂鬱」讓人類祖先面對強勢對手時表現出臣服,以免被攻擊。但這種反應在現代就導致人們看到親友在社群上美好的一面時,覺得自己像魯蛇。。Photo via Nagarjun Kandukuru @flickr, CC License
Charlotte Blease認為「憂鬱」讓人類祖先面對強勢對手時表現出臣服,以免被攻擊。但這種反應在現代就導致人們看到親友在社群上美好的一面時,覺得自己像魯蛇。。Photo via Nagarjun Kandukuru @flickr, CC License

如何從社群憂鬱症中解脫?同理心為上策

幸運的是,社群網路的科學研究理論可以快速應用於現實中,即使科學家還沒有完全了解社群媒體科技對人類本性的影響,但克羅斯認為:「一旦找出讓人憂鬱的機制,我們就有機會重新調整與科技互動的最佳方式。」

一些現有的臉書工具可對此狀況進行改善,例如「朋友名單」分類,把社會支持的能量留給最重要的親友。「取消追蹤」可減少忌妒和社群過載。「附近的朋友」和「影像通訊」增加面對面互動的機會(研究顯示可提升心情)。以及即將推出讚以外的六種回應鈕,提供更多樣的互動方式。

然而最重要的關鍵可能會是「同理心」,現實生活中人們為了建立長久且有回報的關係,會抑制總想勝過別人的衝動。但在網路上發佈看似無害的旅遊照片、美妝自拍,假裝抱怨的炫耀文,可能會帶給周圍的朋友壓力和忌妒感。這些針對社群媒體黑暗面的研究,讓我們有機會建立起一種新的社群網路使用禮儀:讓社群媒體與真實生活結合,為真正的友誼付出關懷並收到回報。

我們應該擁抱這樣的機會,不是為了趕走壓力,而是因為有些壓力值得擁抱。

科普作家Chelsea Wald分析,炫耀式的社群發文會造成他人的壓力,應該讓社群媒體與真實生活結合,並為真正的友誼彼此付出,建立起新的社群媒體使用禮儀。Photo via Paško Tomić @flickr, CC License
科普作家Chelsea Wald分析,炫耀式的社群發文會造成他人的壓力,應該讓社群媒體與真實生活結合,並為真正的友誼彼此付出,建立起新的社群媒體使用禮儀。Photo via Paško Tomić @flickr, CC License

 

快訊來源

首圖來源:Pixabay

關於作者


Valerie

PanX 編輯,興趣多多,書籍雜食者。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